四大癥狀提示小兒腸套疊 小兒腸套疊有何原因
腸套疊是指一段腸管套入與其相連的腸腔內,并導致腸內容物通過障礙。急性腸套疊最多見于嬰兒期,以4~10個月嬰兒多見,2歲以后隨年齡增長發病逐年減少。下面我們看看小兒腸套疊的癥狀有哪些?
四大癥狀提示小兒腸套疊
1、陣發性哭鬧,由于嬰兒不會訴腹痛,故表現為突然發生哭鬧、屈腿、面色蒼白,腹痛緩解時仍可玩嬉或入睡。
2、嘔吐,嬰幼兒陣發性哭鬧開始后不久就會出現嘔吐,最初嘔吐物為奶塊或食物,以后可帶有草綠色的膽汁,甚至吐出有糞臭味的液體。
3、便血,起病數小時后可排出暗紅色血便或粘液的糞便,像果醬樣,有時可排出深紅色血水或鮮血便。
4、腹部腫塊,腸套疊腫塊的部位,依套入點和套入程度而定,以右下腹或右上腹為多。
小兒腸套疊有何原因
1、飲食改變
生后4~10個月,為添加輔食及增加乳量的時期,也是腸套疊發病高峰期。由于嬰兒腸道不能立即適應所改變食物的刺激,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引起腸套疊。
2、回盲部解剖因素
嬰兒期回盲部游動性大,回盲瓣過度肥厚,小腸系膜相對較長,嬰兒90%回腸瓣呈唇樣凸入盲腸,長達1厘米以上,加上該區淋巴組織豐富,受炎癥或食物刺激后易引起充血、水腫、肥厚,腸蠕動易將回盲瓣向前推移,并牽拉腸管形成套疊。
3、病毒感染或其他原因
引起回盲部集合淋巴結腫大因素:小兒腺病毒或輪狀病毒感染后,可引起末端回腸集合淋巴結增生,局部腸壁增厚,甚至形成腫物向腸腔突起構成套疊,加之腸道受病毒感染或其他原因刺激,蠕動增強,導致發病。
4、免疫反應不平衡因素
原發性腸套疊多發生于1歲以內,是機體免疫功能不完善時期,腸壁局部免疫功能易破壞,蠕動紊亂而誘發腸套疊。繼發性腸套疊多因腸壁或腸腔內器質性病變,如腸息肉、腫瘤、腸壁血腫、梅克爾憩室、腸囊腫翻入腸腔,牽帶腸壁作為起點而引起腸套疊,發病率約占2%~5%。
小兒腸套疊需注意
未明確病因之前,不可輕易用止痛藥,以免誤診。
引起腸套疊的原因較多,灌腸復位后要及時進行中醫調氣和血治療,以防復發。
注意飲食衛生,進食要定時定量,勿過食生冷、寒涼之品。
注意保暖,保護腹部勿受寒凍。
平時,可以經常按摩寶寶腹部:讓寶寶仰臥,家長將手心搓熱,置于寶寶腹部,順時針方向揉摩2~5分鐘,然后掌心對準臍部作腹部振顫按摩1分鐘。經常按摩可促進消化,強健寶寶的腸胃功能。
(責任編輯:林志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