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兒童睡眠質量的三大障礙
影響兒童睡眠質量的因素很多,但最多見的是三大障礙——
夜 驚
媽媽聽到強強輕微的鼾聲,就輕手輕腳地回到客廳看電視。哪知,她剛坐下,臥室里便傳來強強的大叫聲:“媽媽!媽媽!……”媽媽急忙過去緊緊抱著強強:“別怕,媽媽在呢。”但強強毫無反應,依舊大喊大叫,還伴面色蒼白、呼吸急促、全身大汗。
媽媽嚇壞了,正準備把強強抱到醫院去看醫生,強強卻停止了喊叫,安安穩穩地睡著了。
第二天,媽媽把強強的情況向醫生反映,醫生說:“這叫夜驚。”
夜驚可發生在兒童的任何年齡階段,但以5~7歲最為常見。大多數寶寶的夜驚發生在入睡后半小時內,最遲不超過兩小時。寶寶夜驚時的表現令家長很害怕、擔心。有時他會突然坐起,有時還會突然下床,且面露恐懼表情,意識仍朦朧,盡管媽媽不停地呼喚,但一般很難叫醒孩子。寶寶常會緊張地抓住抱他的人,似乎仍在繼續遭受強烈的痛苦,面對媽媽的安撫、擁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需要持續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才能平靜。
發生夜驚的寶寶,多有緊張、受驚的經過,如初次離開父母進入陌生的環境,受到體罰、責罵、外傷及意外傷害等。另外,睡前看恐怖緊張的影視劇或聽此類故事等,也是夜驚發作的重要誘因。
絕大多數寶寶的夜驚不是疾病的表現,不需要藥物治療。隨著寶寶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成熟,正常睡眠節律的建立,這種現象會逐漸減少并消失。但家長應注意尋找原因,幫寶寶去除誘因,夜驚現象才會越來越少。
夜 游
小剛每天晚上9點上床睡覺。有天晚上11點左右,還在挑燈夜讀的媽媽驚訝地發現,小剛迷迷糊糊地從臥室走出來,走進衛生間。媽媽以為小剛是小便,沒想到他在衛生間拿了一支牙膏,又回到床上繼續睡覺。
小剛媽把這個奇怪的現象告訴小剛爸。于是夫妻倆密切觀察,沒隔幾天,他們發現小剛迷糊地到另一間臥室把爸爸的鞋子拎到自己的床上,又繼續睡覺了。
第二天,夫妻倆帶著小剛到醫院。醫生檢查后說,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睡眠障礙——睡行癥,俗稱夜游癥。這種癥狀可有家族遺傳傾向,但絕大多數患兒與大腦皮層發育不成熟,或精神創傷、心理緊張等因素有關。
夜游對寶寶的健康并沒有不利的影響,可以不用藥治療,但需注意一些問題:
1.防止發生意外。把門窗關好,防止寶寶夜游時把門窗打開外出;不在室內放置刀具、汽油等危險物品。
2.不必強行叫醒寶寶。如果強行叫醒,可能使寶寶出現興奮躁動和意識模糊狀態。媽媽可以輕柔地把寶寶領回床上,讓他繼續睡覺。
3.白天不讓寶寶過度疲勞,睡前不要吃得太飽,也不要讓寶寶太興奮。隨著年齡增長,夜游癥可不治而愈。但頻繁的夜游影響睡眠質量,容易發生意外,還可能與某些疾病有關,此時應請醫生檢查治療。
噩 夢
半夜里,亮亮突然叫喊:“媽媽,我怕!我怕!”驚醒的媽媽忙把他抱到懷里,問他怕什么,亮亮說:“妖怪追我!”經過媽媽的安慰,他才安然入睡。
噩夢,也稱夢魘,是困擾寶寶睡眠的常見障礙。它的某些表現雖然與夜驚有些相同,但夜驚的寶寶醒后什么也不知道,事后不會感到害怕;而噩夢后的寶寶驚醒后能生動地回憶起夢境,感到非常緊張、恐懼,甚至到第二天還有清楚的記憶。因此,噩夢對寶寶可能產生不良的心理影響。
噩夢常發生在睡眠周期中的眼球快速運動期,也就是多發生于后半夜。寶寶在白天受到某些強烈的刺激,如看到恐怖的電視或聽到恐怖的故事,這些都會在大腦皮層留下深深的印跡,到了夜深人靜時,其他的外界刺激不再進入大腦,這個刺激的印跡就會釋放,發揮作用。
在寶寶做噩夢哭醒后,媽媽要將他抱起并安慰他,用幽默、甜蜜的語言向寶寶解釋沒有什么可怕的東西,同時告訴他爸爸媽媽就在身邊,以增加他的安全感。
做噩夢的寶寶在第二天往往還會記住夢中的怪物,媽媽可以叫他將怪物畫下來,以培養寶寶的創造力,然后借助于“超人”、“黑貓警長”等卡通形象的威力打敗怪物,安慰寶寶。
當寶寶第一次獨自睡覺時,會因害怕而做噩夢。要事先跟寶寶說明一個人睡的好處,另一方面可開個小燈,以消除寶寶對黑暗的恐懼;也可以打開房門,讓寶寶聽到父母的講話聲,這樣寶寶就可以安心入睡。
需要提及的是,噩夢的發生雖然也與心理因素有關,但有些寶寶患感冒、寄生蟲感染等疾病時會做噩夢;寶寶生長發育快,鈣及其他營養素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時,也會做噩夢。此外,噩夢還可能與睡姿不舒服、臉面被被子蓋住或身體露在被子外受涼,以及胸部受壓等因素有關。因此,媽媽要細心觀察寶寶的生活,為他解除各種容易導致噩夢發生的誘因。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