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寶寶頭上長癤子,可能是由于細菌感染、皮膚不潔、免疫力低下、飲食不當、毛囊堵塞等原因引起。處理方法包括局部護理、藥物治療、調整生活習慣等。 1. 細菌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侵入毛囊,引發炎癥。需要保持局部清潔,避免擠壓癤子。 2. 皮膚不潔:寶寶出汗多,未及時清潔頭部,易滋生細菌。要勤洗頭,用溫水和溫和的嬰兒洗發水。 3. 免疫力低下:寶寶免疫系統尚未完善,易受感染。保證充足睡眠,適當補充營養,增強免疫力。 4. 飲食不當:過多食用辛辣、油膩食物。調整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5. 毛囊堵塞:頭發油脂分泌旺盛或污垢堆積。定期清理頭皮,保持毛囊通暢。 總之,寶寶頭上長癤子,家長不必過于驚慌。注意觀察癤子的變化,如紅腫加重、出現膿液等,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注意寶寶的日常護理,幫助寶寶盡快恢復。
2024-12-17 23:0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病情分析: 切幾段蘆薈,砸爛了敷到癤子上,用紗布覆蓋,貼好,很快就好了. 還有,多洗洗(可用棉簽),保持清潔無汗,癤子就不會感染得更大.
2013-12-26 23: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病情分析: 1.寶寶發燒不需要太驚慌 當孩子體溫低于38.5℃時,可以不用退熱藥,最好是多喝開水,同時密切注意病情變化,或者應用物理降溫方法,若是體溫超過38.5℃時,可以服用退熱藥,目前常用的退熱藥有撲熱息痛,小兒泰諾林,美林等,但是最好在兒科醫生指導下使用; 2.物理降溫的方法 在沒有冷風直吹的情況下,脫去過多的衣服或松開衣服有利于散熱,給小兒使用35%—45%的酒精或溫水進行擦浴,主要是在大血管分布的地方,如前額,頸部,腋窩,腹股溝及大腿根部,這樣能達到退溫的效果; 3.發燒的吃藥方面 引起小兒發熱的病因有很多,在病原菌不明時最好不要濫用消炎藥物,因為“是藥三分毒”,若是濫用消炎藥物可引起小兒肝腎功能的損害,增加病原菌對藥物的耐藥性,不利于身體康復,小兒發熱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病情對癥下藥,才能起到病除的效果; 4.發燒的飲食 多喝開水,在不肯喝水的情況下可以改喝果汁之類的;吃些易消化的食物,誠在住院期間是以稀飯,湯水,面條為主; 指導意見: 家庭治療措施: ●不要急于降溫 如果醫生確定你只是感冒了,在你能耐受的范圍內,最好不要急于服用解熱 藥.發燒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我們的身體藉由升高體溫來調動自身的防 御系統殺死外來病菌(一般來說,病菌在39℃以上時就會死亡),從而縮短疾病 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如果你在感冒初起時(37—38.5℃)使用藥物來退 燒,會使體內的細菌暫時變成假死狀態,并使他們產生抗藥性,一旦死灰復燃,往往更難治療. ●冷敷 如果高燒讓你無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幫助降低體溫.在額頭,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塊濕冷毛巾,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時,應換一次,反復直到燒退為止.也可將冰塊包在布袋里,放在額頭上. ●熱敷 假使體溫不是太高,可以采用熱敷來退燒.用熱的濕毛巾反復擦拭病人額頭,四肢,使身體散熱,直到退燒為止. 但是,如果體溫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熱敷退燒,應以冷敷處理,以免體溫繼續升高. ●擦拭身體 蒸發也確降溫作用.專家建議使用冷自來水來幫助皮膚驅散過多的熱.雖然你可以擦拭(用海綿)全身,但應特別加強一些體溫較高的部位,例如腋窩及鼠蹊部.將海綿擠出過多的水后,一次擦拭一個部位,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體溫將蒸發這些水分,有助于散熱. ●泡澡 有時候,泡個溫水澡是最舒服不過了.它同樣也可以起到緩解發熱的癥狀.嬰兒應以溫水泡澡,或是以濕毛巾包住嬰兒,每15分鐘換一次. ●補充液體 當你發燒時,你的身體會流汗散熱;但當你發高燒時,身體會因為流失太多水分而關閉汗腺,以阻止進一步的水分流失,這使你的身體無法散熱.解決之道就是補充液體,喝大量的白開水及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蘿卜汁.如果你想喝番茄汁,應選用低鈉的產品.發燒期間應避免固體食物,直到狀況好轉. 如果嘔吐情形不嚴重,還可以吃冰塊退燒.在制冰盒內倒入果汁,冰成冰塊,還可在冰格內放入葡萄或草莓,這尤其受到發燒的孩子歡迎. ●適當服用止痛藥 若感到非常不舒服,可服用止痛藥.成人服用2片阿司匹林或2片撲熱息痛,每4小時服用——次.撲熱息痛的優點是較少人對它過敏.由于阿司匹林與撲熱息痛的作用方式有些不同,因此你若覺得使用任何一種皆無法有效地控制發燒,不妨兩種并用.每6小時服用2片阿司匹林及2片撲熱息痛.服用這些藥物時,需先經醫師同意. ●切勿讓孩子服用阿司匹林 18歲以下的青少年,千萬不要服用阿司匹林.因為阿司匹林可能使發燒的兒童爆發雷氏癥候群,這是一種致命性的神經疾病.兒童可以用撲熱息痛代替.以每磅體重服用5—7毫克的方式,計算服用量,每4小時服用一次.記住,增加使用頻率或超過適當劑量,都有危險,一定要有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注意穿衣適量 如果你感到很熱,則脫下過多的衣物,使體內的熱氣可以散發出來.但如果因此而使你打寒顫,則說明衣物太少,應該增加,直到不冷為止. 如果患者是小嬰兒,則需特別注意,因為他們還不會表達他們的感受.其實,給小孩穿過多衣服或把他們置于酷熱的場所,都可能引起發燒. 同時,勿使室溫過高,醫師通常建議勿超過20℃.同時,應讓室內適度地透氣,以幫助復原,并保持柔和的光線,使病人放松心情.
2013-12-21 23:0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 癤是指發生在肌膚淺表部位感受火毒,致局部紅腫,熱痛為主要表現的急性化膿性疾病. 首先,要注意皮膚的清潔衛生,否則葡萄球菌侵入毛囊,皮脂腺及皮下組織,就會化膿而發病. 平時用野菊花,金銀花,蒲公英,綠豆衣各12克,甘草6克,煎水代茶飲用,也有助于預防癤子的發生.也可少量服用六神丸. 一旦發生癤子,宜內外兼治.內服清熱解毒中藥,可用金銀花,連翹,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馬齒莧各15克,水煎服用.外敷清熱解毒中藥,可用新鮮馬齒莧60克,或用蒲公英60克,或用敗醬草60克,或用芙蓉花嫩葉60克,加少許食鹽,搗爛,外敷患處,每日換藥2~4次,對尚未化膿的癤子效果較好.已經化膿的,必須讓癤子成熟潰破,膿液流出,才能逐漸愈合.
2013-12-21 23:0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田彥素 醫師
江蘇靖江市太和醫院
一級甲等
婦科
-
你好,據你所述,考慮可能有毛囊炎、皮脂腺炎或癤癰有關,建議你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可以口服消炎藥和外用百多邦或紅霉素軟膏治療即可好轉。
2013-12-15 23: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