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松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胃癌的癥狀較多,包括上腹部疼痛、食欲減退、體重下降、惡心嘔吐、黑便等。 1.上腹部疼痛:多為持續性隱痛,與進食關系不大,部分患者疼痛規律改變。 2.食欲減退:對食物缺乏興趣,進食量明顯減少。 3.體重下降:由于腫瘤消耗及進食減少,體重逐漸減輕。 4.惡心嘔吐:常因胃排空障礙或腫瘤刺激引起。 5.黑便:腫瘤侵犯血管導致出血,血液經腸道排出形成黑便。 6.吞咽困難:腫瘤較大時可阻塞食管與胃交界處,引起吞咽困難。 總之,胃癌的癥狀可能因人而異,如果出現上述癥狀,尤其是持續不緩解或逐漸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
2024-12-19 05:5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京生 主治醫師
南京市六合區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腫瘤內科
-
腺體異型增生不是癌,但肝癌轉移肯定是癌。
2014-03-18 17:2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胃癌常見的癥狀有出現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適或疼痛;有時伴有噯氣、返酸、嘔吐。若癌灶位于賁門,可感到進食不通暢;若癌灶位于幽門,出現梗阻時,病人可嘔吐出腐敗的隔夜食物。目前的針對胃癌放化療方案已經比較成熟,多數有效,現在研究表明放化療前、中、后結合服用硒維康口嚼片,可以很好的增效減毒,縮短愈后周期,防止復發轉移。希望這些建議對你有幫助。也祝愿病人早日恢復健康。
2014-03-18 17: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胃癌的癥狀有哪些1、一旦胃癌的病情到了中期,那么患者的癌腫有可能會發生轉移,而一般發生癌腫轉移的胃癌患者,會有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或出現肝腫大、質硬并可有表面不平感,甚至可出現腹水等的癥狀表現。而倘若患者的腫瘤擴散至盆腔,可引起卵巢腫塊或肛門旁淋巴結腫大。 胃癌的癥狀有哪些2、在中期的胃癌患者有捫及腹部腫塊、質硬、有壓痛的感覺。 胃癌的癥狀有哪些3、嘔血及黑便也是中期胃癌的常見癥狀之一。 胃癌的癥狀有哪些4、患有中期胃癌的患者,胃的賁門部及胃底部癌會有吞咽困難的可能。而幽門區癌可有幽門梗阻表現。 胃癌的癥狀有哪些5、胃癌的病情到了中期會由開始的間斷上腹疼痛到出現持續性上腹疼痛。 胃癌的癥狀有哪些6、出現進行性消瘦、貧血、低蛋白血癥、浮腫、惡液質等癥狀也是中期胃癌的常見癥狀表現。 胃癌的癥狀有哪些7、體征:一般胃癌在早期是沒有體征的,而病情到了中期,疾病的癥狀及體征主要以上腹壓痛最為常見。1/3患者可捫及上腹部腫塊,質堅而不規則,可有壓痛。能否發現腹塊,與癌腫的部位、大小及患者腹壁厚度有關。胃竇部癌可捫及腹塊者較多。
2014-03-13 17: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胃癌有以下癥狀表現和體征: 早期胃癌多無癥狀或僅有輕微癥狀。當臨床癥狀明顯時,病變已屬晚期。因此,要十分警惕胃癌的早期癥狀,以免延誤診治。 1.癥狀 (1)早期胃癌:隨著病情發展,胃的功能和周身狀況逐漸發生改變,這些癥狀常無特異性,可時隱時現,可長期存在。如上腹脹痛、鈍痛、隱痛,惡心,食欲不振,噯氣和消瘦等;少數潰瘍型(Ⅱc型和Ⅲ型)早期胃癌也可有潰瘍樣癥狀,呈節律性疼痛,反酸,內科治療可緩解等。有的患者胃癌與某些良性病變共存或在某些良性病變的基礎上(如慢性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發生癌變,而這些良性胃部疾病的癥狀已長期存在,或反復發作,更易使患者和醫生放松對胃癌的警惕,而延誤診斷時機。某些早期胃癌也可以出現嘔血,黑便,或吞咽困難等癥狀而就診。 ①上腹不適:是胃癌中最常見的初發癥狀,約80%患者有此表現,與消化不良相似,如發生腹痛,一般開始較輕微,且無規律性,進食后不能緩解,逐漸加重,可以為隱痛,鈍痛。部分可以有節律性疼痛,尤其胃竇胃癌更明顯,甚至進食或服藥可緩解。老年人痛覺遲鈍,多以腹脹為主訴。這些癥狀往往不被患者所重視,就醫時也易被誤認為胃炎或潰瘍病。故中年患者如有下列情況,應給予進一步檢查,以免漏診:A.既往無胃病史,但近期出現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適或疼痛,經治療無效;B.既往有胃潰瘍病史,近期上腹痛的規律性改變,且程度日趨加重。如癥狀有所緩解,但短期內又有發作者,也應考慮胃癌的可能性,及時作進一步檢查。 ②食欲減退或食欲不振:食欲減退和消瘦是胃癌次常見癥狀,將近50%的胃癌患者都有明顯食欲減退或食欲不振的癥狀,部分患者是因進食過多會引起腹脹或腹痛而自行限制進食的。原因不明的厭食和消瘦,很可能就是早期胃癌的初步癥狀,需要引起重視。早期胃癌患者一般無明顯的陽性體征,大多數患者除全身情況較弱外,僅在上腹部出現深壓痛。 (2)進展期胃癌:胃癌病變由小到大,由淺到深,由無轉移至有轉移是一個漸進性過程,因此早期,進展期乃至晚期之間并無明顯界限,不僅如此,各期之間癥狀常有很大交叉,有些患者病變已屆進展期,但癥狀尚不明顯,有些雖處早期但已有較突出的癥狀,也有些患者是以器官轉移的癥狀或合并癥的癥狀而就診。根據國內資料的統計進展期胃癌常見的癥狀如下: ①腹痛:當胃癌發展擴大,尤其在浸潤穿透漿膜而侵犯胰腺或橫結腸系膜時,可出現持續性劇烈疼痛,并向腰背部放射。極少數癌性潰瘍穿孔的患者也可出現腹部劇痛和腹膜刺激征象。 ②食欲減退和消瘦:癌腫毒素的吸收,可使患者日益出現消瘦、乏力、貧血,營養不良的表現,往往是進行性加重,最后表現為惡病質。 ③惡心嘔吐:也是較常見的癥狀之一,早期即可發生。胃竇部癌也可出現幽門梗阻的癥狀。 ④嘔血和黑便:癌腫表面形成潰瘍時,則出現嘔血和黑便。1/3胃癌患者經常有小量出血,多表現為大便潛血陽性,部分可出現間斷性黑便,但也有以大量嘔血而就診者。 ⑤腹瀉:可能與胃酸過低有關,大便可呈糊狀甚而可有五更瀉。晚期胃癌累及結腸時常可引起腹瀉,鮮血便等。 ⑥咽下困難:癌腫長大后,可出現梗阻癥狀,賁門或胃底癌可引起下咽困難,胃竇癌引起幽門梗阻癥狀。 2.體征 早期胃癌可以無任何體征。或僅有上腹部壓疼。中晚期胃癌多數上腹壓痛明顯。1/3患者腹部可觸及腫塊,質硬,表面不平滑,有觸痛,尤其患胃竇部癌的消瘦患者更易發現腫塊。至于轉移灶如直腸前觸及腫塊、臍部腫塊、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和腹水的出現,更是晚期胃癌的證據。 上腹部腫塊、直腸前隱窩腫物、臍部腫塊、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左腋下淋巴結腫大,腹水等常提示已有遠處轉移。并常因轉移部位不同而出現相應體征,而使臨床表現非常復雜。如肝轉移可出現肝大,黃疸等,卵巢轉移可發現卵巢腫大和大量腹水,肺部轉移可有呼吸困難等。 此外,胃癌伴癌綜合征也可成為重要體征,如血栓性靜脈炎、皮肌炎等。晚期患者可有發熱,惡病質等。 (一)癥狀 早期表現為上腹不適,約為80%患者有此表現,將近50%胃癌患者有明顯 食欲減退或食欲不振。晚期可出現乏力,腰背疼及梗阻后出現惡心、嘔吐、進食困難。腫瘤表面潰瘍時出現嘔血、黑便。 (二)體征 早期無特殊體征,晚期可見上腹腫塊,直腸指診可及腫塊,左鎖骨上淋巴結 腫大,同時貧血、消瘦、腹水等惡液質表現。 (三)實驗室檢查 早期可疑胃癌,游離胃酸低度或缺,如紅血球壓積、血紅蛋白、紅細 胞下降,大便潛血(+)。血紅蛋白總數低,白/球倒置等。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失調等化驗異常。 (四)X線表現氣鋇雙重造影可清楚顯示胃輪廓、蠕動情況、粘膜形態、排空時間,有無充盈缺損、龕影等。檢查準確率近80%。 (五)纖維內窺鏡檢查 是診斷胃癌最直接準確有效的診斷方法。 (六)脫落細胞學檢查 有的學者主張臨床和x線檢查可疑胃癌時行此檢查。 (七)B超 可了解周圍實質性臟器有無轉移。 (八)CT檢查 了解胃腫瘤侵犯情況,與周圍臟器關系,有無切除可能。 (九)免疫學CEA、FSA、GCA、YM球蛋白等檢查。 中晚期胃癌患者多有上腹部癥狀和全身性表現,通過X線鋇餐透視及胃鏡檢查等,診斷不難確定。早期胃癌常無明確癥狀,容易延誤診斷。臨床醫生應提高對胃癌的警惕,對中年以上患者,近期出現持續性上腹部不適、食欲不振、體重減輕、黑便或多次糞便潛血試驗陽性者,尤其是久居胃癌高發區的患者,或有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腺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者,有胃潰瘍病史及曾進行過胃腸吻合手術者以及親屬中有胃癌史者均應進行鋇餐及胃鏡檢查,以便及時明確診斷。
2014-03-11 17:2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靜 醫師
山東省立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早期胃癌可無任何癥狀,有的可有輕度的消化不良,經常被忽視,由于無癥狀,很難歸咎到胃癌中;中期或后期經常有胃納差,食無味,飽腹感 、貧血,腹痛以隱痛不適為主,體重減輕,以及全身無力。胃癌的主要體征有腹部腫塊,時有壓痛。
2014-03-08 10: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胃癌是什么引起的? -
Q: 胃癌早或中期僅吃中藥能治好嗎? -
Q: 胃癌進展期能否選擇保守治療? -
Q: 胃炎如何逐步發展為胃癌? -
Q: 晚期胃癌是否還有康復的可能? -
Q: 晚期胃癌還有康復的可能嗎? -
Q: 胃癌術后喝湯惡心嘔吐應如何處理? -
Q: 患上胃癌應如何應對? -
Q: 胃癌擴散患者能否服用胃復春 -
Q: 胃癌術后喝湯惡心嘔吐如何治療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是胃上皮來源的惡性腫瘤,世界上胃癌發病率約17. 6/10萬,據統計占我國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腫中占第三位。男性居多,男女患者比例為2~3:1。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據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的統計,42%的胃癌患者在我國,其原因可能與飲食習慣、生活環境、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等因素有關。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由于飲食結構的改變、工作壓力增大以及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現年輕化傾向。胃癌可發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數以上發生于胃竇部,胃大彎、胃小彎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絕大多數胃癌屬于腺癌,早期無明顯癥狀,或出現上腹不適、噯氣等非特異性癥狀,常與胃炎、胃潰瘍等胃慢性疾病癥狀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國胃癌的早期診斷率仍較低。胃癌的預后與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組織類型、生物學行為以及治療措施有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