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青 住院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三級甲等
腫瘤科
-
懷孕后,通過驗血檢測是否懷孕通常在受孕后的 7 - 10 天左右可以進行。這涉及到受精卵著床時間、激素水平變化、檢測方法敏感度、個體差異以及檢測機構的準確性等因素。 1. 受精卵著床時間:一般在受孕后 6 - 8 天,著床后開始分泌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但初期量少,需一定時間積累才能被檢測到。 2. 激素水平變化:懷孕后 HCG 水平逐漸升高,達到一定閾值才能被檢測出。 3. 檢測方法敏感度:不同的檢測試劑和設備敏感度不同,高敏感度的能更早檢測出。 4. 個體差異:每個人的激素分泌速度和水平存在差異,有些人可能稍晚才能檢測出。 5. 檢測機構的準確性:正規醫療機構的檢測結果更可靠。 總之,懷孕后驗血檢測的時間并非絕對固定,如果懷疑懷孕且初次驗血結果陰性,可在幾天后復查。同時,還可結合其他癥狀和檢查來確認懷孕情況。
2024-12-18 02: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現在醫學界把各種因素所致的外陰部皮膚和粘膜的不同程度的變白或粗糙萎縮的狀態全叫做外陰白斑。它的癌變率并不高,一般只有2%,僅在上皮增生時可視為癌前病變。人們覺得外陰白斑這一名稱不太理想,于是把它改稱為慢性外陰營養不良,其病因不明,據說與真皮內存在一種能抑制表皮細胞分裂與生長的激素有關。這種激素可以使局部結締組織增生和代謝刺激物之間的平衡失調。臨床上可以分為增生型外陰營養不良、硬化苔蘚型外陰營養不良及混合型三種。 外陰白斑一般伴有奇癢,可持續數月乃至20年之久,這種搔癢不分季節與晝夜,叫人難以忍受。如伴有滴蟲性陰道炎或霉菌性陰道炎,搔癢將加劇。 由于病因不明,尚無特異治療方法。可試用激光療法,也可采用2%氫化考的松軟膏止癢,或涂用2%丙酸睪酮魚肝油軟膏。平時要注意保持清潔干燥,忌用肥皂或刺激性藥物清洗外陰,不要食用辛辣或刺激性食物。衣著宜寬大,勤換洗,同時要注意穿用質地柔軟的棉制品。 外陰白斑的發展緩慢,過去認為癌變機會大多采用外科手術切除,現不主張手術治療。晚期陰道口可攣縮狹窄,外陰也會萎縮,陰蒂萎縮,周圍組織均失去彈性。 這位婦女在信中談到的第二癥狀是陰吹,即陰道口可以產生或吸入氣體,然后再像放屁那樣有聲有響地排出來。從中醫講屬于氣虛,西醫認為與會陰底部的恥骨尾骨肌無力有關。由于外陰萎縮,陰道口閉合不嚴,故氣體易于涌入。進行恥骨尾骨肌鍛練有助于克服這一問題。她這一癥狀發生在產后,陰道擴張后尚未康復,陰道周圍的恥骨尾骨肌變薄變弱后不能使陰道緊密閉合,使氣體容易涌入或存留在陰道內,當用力收腹才將氣體排出。患者如能每天堅持鍛練恥骨尾骨肌,幾個月后必然見效。 “外陰白斑”必須堅持長期治療 “外陰白斑”即由病變而引起的表皮增厚,表皮基底層色素脫失以及真皮淺層血管減少,致使外陰皮膚或粘膜色澤減退或呈白色。患了“外陰白斑”的婦女很恐懼,懷疑這是不是癌前病變,近年來,通過大量臨床實驗證實,其癌變率僅為2%左右。1975年國際外陰病研究會決定取消“外陰白斑”名稱,而稱該病為“外陰白色病變”或“慢性外陰營養不良”。外陰皮膚變白患者因其無感覺,一般自己并不知道,而是由醫生發現的;也有的患者,因外陰癢而在就診時發現。外陰部皮膚為什么會變白呢,其原因至今還不清楚,但比較清楚的是,當外陰皮膚發生某些疾病后,病區表皮過度角化,皮膚的黑色素細胞減少顏色就變白。病區皮膚有的增厚似皮革狀;有的變薄,干燥容易破裂,甚至出現潰瘍、硬結。外陰皮膚顏色變白,無論癢與否都應到醫院去檢查,丸其皮膚有增厚,粗糙、隆起、潰瘍、破裂、硬結者更應警惕,必要時可進行手術治療。由于“外陰白色病變”是較頑固的,故要堅持長期治療,定期隨診。隨診時間以3~6個月為一次較好,在堅持治療后一般能取得較為滿意效果。藥物治療可服用維生素類藥物。如外陰癢較重而影響睡眠,可適當服用些鎮靜藥,局部可搽1%氫化考地松和1~2%睪丸酮軟膏,這種治療可堅持6~8周,每日3~4次。在堅持長期治療同時,長期保持外陰清潔于燥,不穿太緊內褲,不穿通透性不好的化纖內褲,少吃易過敏食物,都是十分必要的。(三九健康網)
2012-09-30 18:0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秦磊 主任醫師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普外科
-
腎虛宜食物品 腎虛者宜吃下列食物。 芝麻 甘平,有補肝腎、潤五臟的作用。如《本草經疏》中就曾記載:“芝麻,氣味和平,不寒不熱,補肝腎之佳谷也。”尤其是腎虛之人腰酸腿軟,頭昏耳鳴,發枯發落及早年白發,大便燥結者,最宜食之。 粟米 又稱谷子、稞子。能補益腎氣。《名醫別錄》及《滇南本草》中都說到“粟米養腎氣。”明·李時珍還說:“粟,腎之谷也,腎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 豇豆 又稱飯豆、長豆。性平,味甘,能補腎健脾,除脾虛者宜食外,腎虛之人也宜食用,對腎虛消渴、遺精、白濁,或小便頻數,婦女白帶,食之最宜。《本草綱目》曾這樣記載:“豇豆理中益氣,補腎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藥志》也說它能“滋陰補腎,健脾胃,治白帶,白濁和腎虛遺精。” 牛骨髓 有潤肺、補腎、益髓的作用。《本草綱目》說它能“潤肺補腎,澤肌,悅面”。對腎虛羸瘦、精血虧損者,尤為適宜。 狗肉 性溫,味咸,除有補中益氣作用外,還能溫腎助陽,故腎陽不足、腰膝軟弱或冷痛,食之最宜。《日華子本草》認為:狗肉“補胃氣,壯陽,暖腰膝,補虛勞,益氣功。”《醫林纂要》亦云:“狗肉補肺氣,固腎氣。”清代醫家張璐還說:“犬肉,下元虛人,食之最宜。”下元虛者,即腎陽虛弱、命門火衰是也。 羊骨 性溫,味甘,能補腎強筋骨。《飲膳正要》認為:“羊尾骨益腎明日,補下焦虛冷。”《本草綱目》中記載:“羊脊骨補骨虛,通督脈,治腰痛下痢;羊脛骨主脾弱,腎虛不能攝精,白濁。”唐代《食醫心鏡》還介紹:“治腎臟虛冷,腰脊轉動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爛,空腹食之。”對腎虛勞損,腰膝無力怕冷,筋骨攣痛者,最宜食之。 豬腎 性平,味咸。唐·孟詵認為豬腎“主人腎虛”。《日華子本草》說它“補水臟,治耳聾”。水臟者實指腎臟而言。故凡因腎虛所致的腰酸腰痛、遺精、盜汗及老人腎虛耳聾耳鳴,宜常食之。 淡菜 有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隨宜居飲食譜》中說它“補腎,益血填精”。《本草匯言》亦云:“淡菜,補虛養腎之藥也,此物本屬介類,氣味甘美而淡,性本清涼,善治腎虛有熱。”所以,凡腎虛羸瘦、勞熱骨蒸、眩暈盜汗、腰痛陽痿之人,食之最宜。 干貝 又稱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補腎滋陰,故腎陰虛者宜常食之,清代食醫王孟英認為:“干貝補腎,與淡菜同。”《本草求真》中也說它能“滋真陰”,實則指滋補腎陰之義。 鱸魚 又稱花鱸、鱸子魚。性平,味甘,既能補脾胃,又可補肝腎,益筋骨
2012-07-16 23:0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