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錢立康 副主任醫師
銅陵市婦幼保健院
二級甲等
內一科
-
白細胞酯酶是存在于白細胞中的一種酶類物質,其檢測結果在醫學上具有重要意義,與炎癥、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及藥物等因素有關。 1.炎癥:當身體局部發生炎癥,如陰道炎、尿道炎等,白細胞酯酶可能呈陽性,提示存在炎癥反應。 2.感染:細菌、病毒、真菌等病原體感染時,機體調動白細胞參與免疫,可使白細胞酯酶升高。 3.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會導致免疫系統異常激活,影響白細胞酯酶水平。 4.腫瘤:某些腫瘤性疾病,可能影響機體的免疫狀態,間接導致白細胞酯酶變化。 5.藥物:部分藥物可能影響免疫系統,從而對白細胞酯酶產生影響。 總之,白細胞酯酶的檢測結果需要結合臨床癥狀、其他檢查指標等綜合判斷,以明確具體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果檢測結果異常,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2024-12-18 04: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進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BV陽性提示有細菌性陰道炎。 細菌性陰道炎包括淋球菌、大腸桿菌、鏈 球菌等引起的感染。引起細菌陰道炎的原 因有性生活、接觸被細菌 污染的衣服、便 盆、浴池以及平時不注意外陰清潔衛生等 都可導致。 白細胞酯酶是人體白細胞內含有的一種特異性 酶類,臨床常用這種酶類來檢測標本中有無白細 胞存在,但這種酶類只在中性粒細胞內存在,其它 的細胞內則沒有,所以不能檢測其它類型的白細 胞,只能檢測中性粒細胞,也就是通過常說的炎性 細胞.這個結果陽性說明所檢測的標本中有白細 胞存在,也就是中性粒細胞,表示有炎癥存在,但不 能說明是什么病原感染. 這個和豬頭肉關系不大。
2012-11-21 19: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尿常規檢查內容包括尿的顏色,透明度,酸堿度,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管型,蛋白質,比重,尿膽原,膽紅素,亞硝酸鹽,隱血,酮體及尿糖定性. (1)尿色:正常尿液的色澤,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體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淺隨尿量而改變.正常尿呈草黃色,異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藥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變化. (2)透明度:正常新鮮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見稍混濁外,多數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過久則出現輕度混濁,這是由于尿液的酸堿度改變,尿內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漸析出之故. (3)酸堿度:正常尿為弱酸性,也可為中性或弱堿性,尿的酸堿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飲食種類,服用的藥物及疾病類型. (4)細胞:在臨床上尿中有重要意義的細胞為紅細胞,白細胞及小圓上皮細胞.①紅細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見紅細胞,離心沉淀后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3個.若尿中出現多量紅細胞,則可能由于腎臟出血,尿路出血,腎充血等原因所致.劇烈運動及血液循環障礙等,也可導致腎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現蛋白質和紅細胞.②白細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數白細胞存在,離心尿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5個.異常時,尿中含有大量白細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膿性病變,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③小圓形上皮細胞.正常尿液中,有時可發現少數脂肪變性的小圓形上皮細胞.若腎小球腎炎時,尿中上皮細胞增多.若腎小管有病變時,可出現許多小圓形上皮細胞. (5)管型:正常尿液中僅含有極微量的白蛋白,沒有管型,或偶見少數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現1個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個腎單位的情況,是腎臟疾病的一個信號,對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6)蛋白質:一般認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質量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規定性檢測為陰性.病理性蛋白尿見于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急性腎功能衰竭,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妊娠中毒癥,狼瘡性腎炎,放射性腎炎及腎內其它炎癥病變,中毒,腫瘤等. (7)比重:尿液的比重約在1.015~1.025之間,嬰幼兒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齡,飲水量和出汗的影響.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腎臟的濃縮功能,故測定尿比重可作為腎功能試驗之一. (8)尿糖定性:正常人尿內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內含糖量為0.1~0.3克,最高不超過0.9克,定性試驗為陰性.尿糖陽性多見于腎性糖尿,糖尿病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 (9)尿膽原:正常參考值:弱陽性.臨床意義:陽性,見于溶血性黃疽,肝病等.陰性,見于梗阻性黃疽. (10)膽紅素:正常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陽性,見于膽石癥,膽道腫瘤,膽道蛔蟲,胰頭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黃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細胞壞死等導致的肝細胞性黃疽. (11)亞硝酸鹽:正常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陽性,見于膀胱炎,腎盂腎炎等. (12)酮體:正常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陽性,見于糖尿病酮癥,妊娠嘔吐,子癇,腹瀉,中毒,傷寒,麻疹,猩紅熱,肺炎,敗血癥,急性風濕熱,急性粟粒性肺結,驚厥等.此外,饑餓,分娩后攝入過多的脂肪和蛋白質等也可出現陽性.尿酮體陽性鑒于糖尿病酮體酸中毒及饑餓性酮癥. (13)隱血:正常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陽性,見于泌尿系統結石,感染,腫瘤,急慢性腎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癌,血友病等.
2012-02-16 12:4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區煦東大夫給您的回復:因為您沒有提供您做的白帶檢查的結果(報告全文)是如何的,恕我無法判斷您到底有沒有患陰道炎。但是,在醫學上是沒有“混合性陰道炎”這一種術語和病名的,所有的陰道炎都是檢查到有致病菌才能診斷為陰道炎,而且是以致病菌的名稱來命名陰道炎的。根據您提供的情況,您經過“治療”后現在做的白帶檢查的結果是完全正常的白帶檢查的結果,您所提及的檢查到“白細胞酯酶+”是屬于完全正常的情況。所謂的“白細胞酯酶”是只要在白帶里面有“白細胞”的話,就會相應的檢測到“白細胞酯酶+”的,因為檢查“白細胞”是有顯微鏡檢測的,檢測“白細胞酯酶”是有生化方法檢測的。在陰道內檢查到有“白細胞”是陰道內的正常防御系統,是陰道內對抗外界致病菌“入侵”的抵抗力!就算是“白帶依舊不正常,白色粘稠狀,像糊糊似的”也不是病,更無須專門的“治療”。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您做了白帶檢查,在白帶里面沒有檢查到有霉菌或其他致病菌的話,就是治愈了陰道炎了,就無須再用藥。否則就是過度用藥。過度用藥也會造成陰道粘膜或外陰皮膚粘膜的損傷,產生瘙癢的感覺。過度用藥也會影響到陰道內的正常菌群無法恢復,再次發生霉菌性陰道炎或導致細菌性陰道病的發生,得不償失!請您參看我在本網頁上已經發表的有關《白帶為什么越洗越多?》《為什么外陰越洗越癢?》《談談細菌性陰道病》的科普文章的有關內容。
2012-02-08 12: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