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成成 主治醫師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肛腸外科
-
您好,癥狀為左下腹疼、腹瀉、里急后重、時便下沾液、便秘或泄瀉交替性發生、時好時壞,纏綿下斷、反復發作。在治療上需分別采取溫健脾陽、疏肝健脾和溫補脾腎的方法,佐以澀腸止瀉藥物,標本兼治,常能取得較好的療效。但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還需“忌口”。因為“忌口”與治療效果的提高和鞏固有著密切關系,否則藥雖對癥,但治療效果不佳,甚至徒勞無功;或已有改善,又見病情反復,以至前功盡棄。平時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加強飲食衛生和水源管理;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燙洗。要注意休息和增加營養。另外,應保持心情舒暢、避免強烈刺激、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2019-01-23 16:15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建議保留灌腸。
2014-03-22 06:5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病情分析:慢性結腸炎屬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與某些病原體感染、遺傳基因及精神因素有關,大多病程長,病情纏綿難愈,這些癥狀不是通過調理脾胃、健脾益腸就能解決的,而應寒熱通補、健脾和中、燮理陰陽,就能從根本上治療腸炎。可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 意見建議:
2014-03-21 06:5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什么是慢性結腸炎 提起慢性結腸炎人們就會想到腹痛、腹瀉或便秘等臨床癥狀,事實上慢性結腸炎還必須具備腸鏡下黏膜充血、水腫的表現,現在在國內有許多醫院纖維結腸鏡檢查報告中,提示為“慢性結腸炎”的比例比較高。由于其病因尚不清楚,又稱為”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 慢性結腸炎與潰瘍性結腸炎的區別 與克隆病和潰瘍性結腸炎不同的是慢性結腸炎的腸粘膜炎癥性改變更輕,在纖維結腸鏡下的表現主要是腸段粘膜的充血,血管網絡模糊,血管網絡偏粗,粘膜發紅或因蒼白而光亮,有些可見粘膜粗糙。這就是通常結腸鏡的檢查?報告中?所描述的“腸粘膜充血,血管網模糊,粘膜?水腫,反光增強“等。這些病變常常只累及直腸和乙狀結腸,累及全結腸的幾乎未見。 .慢性結腸炎的主要癥狀 慢性結腸炎的主要癥狀有:慢性腹瀉或便秘,雙側腹部及雙側下腹部的純痛或隱痛,或腹脹,大便帶粘液有些伴腸鳴。以直腸炎癥為主者可表現為少腹膀胱區的脹痛和尾骶部的墜脹,有時可能回誤診為泌尿系統感染、前列腺炎、盆腔炎等。 慢性結腸炎病因 導致慢性結腸炎的因素有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一是指腸道感染了細菌、霉菌等病毒,使腸道長期處于炎癥狀態,二是指由于人的身體過度疲勞、長期處于營養不良狀態,以及情緒容易激動等,這些因素都可以誘發慢性結腸炎的發生。中醫認為慢性結腸炎是虛寒性下利的一種表現,它與脾胃、肝、腎功能的失調有著密切關系。 慢性結腸炎的治療: 慢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征的病程較長,因此治療起來比較困難,無特效藥物,西醫對此病主要運用抗生素進行消炎止痛,抗感染治療。根據中醫整體觀念,可以針對不同病因,多角度進行治療。發揮中醫辨證論治的優勢,因而療效顯著。由于本病具有虛實夾雜、寒熱錯雜的特點,調理病人的肝腎脾胃,增強人的體質,以此達到機體抗病毒的目的。可以相應選用益腎厚腸湯,方中吳茱萸湯、肉桂溫中止瀉,黃連、黃柏清熱消炎,赤石脂、五倍子澀腸固脫,對慢性腹瀉標本兼治,起到澀腸止瀉的功效。另外,慢性腹瀉應早做鋇灌腸或結腸鏡檢查,以防病生它變,悔之晚矣。 慢性結腸炎的自身保健 慢性結腸炎的自身保健是預防復發、根治該病的關鍵所在。 1.避免受涼,控制情緒外,飲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本病在發作期、緩解期不能進食豆類及豆制品,麥類及面制品,以及大蒜、韭菜、洋山芋、皮蛋、卷心菜、花生、瓜子等易產氣食物。因為一旦進食,胃腸道內氣體增多,胃腸動力受到影響,即可誘發本病,甚至加劇癥狀。 2.柿子、石榴、蘋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膠成分,均有收斂止瀉作用,慢性結腸炎可適量食用。 (最后一點很重要)
2014-03-16 06:5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榮偉 醫師
山東省立醫院
三級甲等
耳鼻喉科
-
結腸炎多是由于飲食不當引起的,治療的話選擇口服腸炎寧或者結腸炎丸。要禁煙酒,生活習慣一定要規律,飲食不要過于油膩生冷,清淡為主。平時可以喝點蜂蜜水,多鍛煉身體。
2014-03-15 07: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景勛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 癥狀為左下腹疼、腹瀉、里急后重、時便下沾液、便秘或泄瀉交替性發生、時好時壞,纏綿下斷、反復發作。在治療上需分別采取溫健脾陽、疏肝健脾和溫補脾腎的方法,佐以澀腸止瀉藥物,標本兼治,常能取得較好的療效。但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還需“忌口”。因為“忌口”與治療效果的提高和鞏固有著密切關系,否則藥雖對癥,但治療效果不佳,甚至徒勞無功;或已有改善,又見病情反復,以至前功盡棄。平時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加強飲食衛生和水源管理;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燙洗。要注意休息和增加營養。另外,應保持心情舒暢、避免強烈刺激、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014-01-01 00:5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