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方秋云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三級甲等
眼科
-
患者您好,這是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鵝口瘡,還是需要適當的治療。建議使用碳酸氫鈉溶液進行清潔口腔,同時局部使用制霉素魚肝油溶液,每日2~3次。同時注意口腔的清潔為好,在吃過食物后都是可以適當的漱口,清除食物的殘渣,一些刺激性大的食物都是避免食用,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9-03-16 15:38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病情分析:您好,鵝口瘡一般不需口服抗真菌藥,可口服微生態制劑,糾正腸道菌群失調,抑制真菌生長,可用制霉菌素魚肝油混合液外涂,指導意見:您好,要注意衛生,勤洗手,及時消毒,奶瓶用碳酸氫鈉溶液侵泡,避免擦拭
2014-09-03 14:0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問題分析: 鵝口瘡比較容易治療,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涂搽在創面上,每4小時用藥一次,療效顯著。 鵝口瘡又稱雪口瘡,屬白色念珠菌感染,常發嬰兒營養不良,身體衰弱者,意見建議:可因此使嬰兒拒食、哭鬧。取吳茱萸10克,研末,用食醋調成糊狀,敷于患兒雙側涌泉穴,外貼傷濕止痛膏,24小時后取下。一般敷貼1次即有效
2014-09-01 14:0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建議去口腔粘膜科正規治療
2014-08-29 14:0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楠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鵝口瘡是由真菌傳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見于嬰幼兒.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這種真菌有時也可在口腔中找到當嬰兒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時可以發病.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或因哺乳奶頭不潔或喂養者手指的污染傳播,局部用藥 鵝口瘡比較容易治療,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涂搽在創面上,每4小時用藥一次,療效顯著. 全身用藥 癥狀嚴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藥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進行綜合治療. 飲食衛生 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潔,奶瓶,奶頭,碗勺等專人專用,使用后用堿水清洗,煮沸消毒.母乳喂養者每次喂奶前,母親應先洗手,清潔乳頭. 營養供給 應選擇容易消化吸收,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并適當增加維生素B和C的供給,如動物肝臟,瘦肉,魚類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2013-12-17 14: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瑞 主任醫師
河北省第六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精神科門診
-
你好,這種情況可以用消毒藥棉蘸2%-4%的碳酸氫鈉擦洗口腔,注意動作要輕,再用1%龍膽紫涂抹,每天一到兩次,也可將一粒霉菌素研成末和碳酸氫鈉一起涂于患處,加上紅糖效果更佳,每天數次。如無好轉可用,1片氟康唑和2%-4%的碳酸氫鈉配成3ml溶液外用,或者用西瓜霜噴霧劑,口服葡萄糖酸鋅,堅持一周即可。
2013-06-19 14:2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