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沙英娟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心肌缺血的形成原因較為復雜,主要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冠狀動脈痙攣、心肌耗氧量增加、炎癥、栓塞等。治療藥物多樣,同時存在一些忌諱。 1.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這是最常見的原因,脂質在冠狀動脈壁沉積,形成斑塊,導致血管狹窄。 2.冠狀動脈痙攣:血管平滑肌突然收縮,使血管管腔變窄。 3.心肌耗氧量增加:如劇烈運動、情緒激動等,使心肌需氧增多,相對供血不足。 4.炎癥:如心肌炎,炎癥反應可影響心肌供血。 5.栓塞:血栓或其他栓子堵塞冠狀動脈。 治療藥物有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硝酸異山梨酯等。忌諱包括吸煙、大量飲酒、過度勞累、情緒劇烈波動等。 總之,心肌缺血需要綜合治療,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藥物治療等。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囑進行治療和康復。
2024-12-18 00:2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巴音吉力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心肌缺血者要注意飲食,六個字,低脂肪高纖維.情緒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定時排便,不能過度勞累.常用藥物:心痛定,硝酸甘油,消心痛等,用些活血化瘀的中藥也是不錯的選擇
2013-12-24 14:0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心肌缺血治療要注意低脂飲食,低膽固醇飲食,戒煙。保證休息時間和質量。建議口服丹參片試試。
2013-12-21 23:1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心肌缺血,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心臟的供血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存在著波動,但這種波動經過機體自身調節,促使血液供需相對恒定,保證心臟正常工作。如果任何一種原因引起心肌缺血,經機體調節不能滿足心臟工作需要,這就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心肌缺血。 心臟為什么會缺血呢?血壓降低、主動脈供血減少、冠狀動脈阻塞,可直接導致心臟供血減少;心瓣膜病、血粘度變化、心肌本身病變也會使心臟供血減少。還有一種情況,心臟供血沒有減少,但心臟氧需求量增加了,這是一種相對心肌缺血。給心臟供血的血管叫冠狀動脈,開口在升主動脈內。 臨床顯示: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見的病因,是冠狀動脈狹窄。而冠狀動脈狹窄的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臟病就是大家常說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禍首”。 心肌缺血對心臟和全身都可能帶來許多不利影響。氧是心肌細胞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而氧是通過血液輸送給細胞的。心臟沒有“氧倉庫”,完全依賴心肌血供,所以一旦缺血,立刻會引起缺氧。缺氧的直接后果是心肌細胞有氧代謝減弱,產能減小,使心臟活動時必需的能量供應不足,引起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同時,代謝的廢物也不能被有效及時地清除,易產生不利影響。缺血、缺氧、缺能量,最終會影響心臟的收縮功能。若有20%~25%的心肌停止收縮,通常會出現左室功能衰竭;若有40%以上的心肌不能收縮,就會有重度心泵功能衰竭。如果這種情況突然發生,就會出現非常危險的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就常與這種情況相關 心肌缺血還會損害舒張功能。收縮不良和舒張不良結合起來,易導致心室充盈壓升高,引起肺充血,還可引起復雜的物質代謝紊亂和心肌電活動失常。因此,一旦出現心肌缺血,應找準病因對癥治療,才可避免潛在的嚴重后果。 心機缺血 是冠心病的一種,治療方案為選擇硝酸脂類藥物(如單硝酸異山梨脂或其緩釋劑型),作用為擴張心臟冠狀動脈,增加心肌供血;還應該服用他汀類藥物(如阿伐他汀、辛伐他汀)一方面降低血漿中的膽固醇,一方面穩定動脈斑塊,防止斑塊脫落形成血栓,造成中風等。 所謂無癥狀心肌缺血是指冠心病診斷已確定心肌缺血的客觀指標,如心電圖典型缺血性ST段變化等,它是冠心病的一種特殊類型。但由于無癥狀往往被人們所忽視。 無癥狀心肌缺血正日益受到重視,主要是由于近年來大量的研究發現,大約25%~50%的急性猝死者中,生前無心絞痛發作史;但近90%的尸檢中,發現這些人均有嚴重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美國約2%~4%貌似健康的無癥狀的中年人,檢查發現有明顯的冠脈病變和無癥狀心肌缺血發作。猝死的原因通常是致命性心律失常,而在致命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發作前,心電圖可檢出無癥狀心肌缺血與猝死之間可能有因果關系。此外,有人報道,美國每年有45萬人猝死,其中20%~50%死于緩慢性心律失常,在此之前或同時,常伴有無癥狀心肌缺血。亦有人對5209例冠心病病人進行30年隨訪觀察中發現,25%的心肌梗死是無癥狀的,其10年內死亡率為84%。結果表明,無癥狀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與有癥狀的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相似。即使在已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中,也仍有30%的病人沒有癥狀,這表明梗死周圍心肌有殘余缺血,這種殘余缺血往往導致再次心肌梗死和猝死。目前醫學上將無癥狀心肌缺血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Ⅰ型、安全無癥狀性心肌缺血:此型無癥狀,是偶然被發現有心肌缺血,有人估計在完全無冠心病癥狀的中年男性中(一般人群)占2%~5%。其預后與心絞痛患者相似。 Ⅱ型、心肌梗死后的無癥狀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后雖無心絞痛但確有心肌缺血存在者較為多見。此型患者預后較Ⅰ型更為不良,尤其當左心室功能異常時,其死亡率為5%~6%。 Ⅲ型、心絞痛伴有無癥狀心肌缺血:研究表明心絞痛患者中70%~80%同時存在無癥狀心肌缺血,并且可發生在不同類型的心絞痛中。必須指出,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伴有無癥狀心肌缺血常能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經治療后癥狀消失但仍有心肌缺血存在,這是預后不良的重要指標。 因此,無癥狀性心肌缺血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它可影響各型冠心病的預后,所以應積極診斷與治療。
2013-12-12 23: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考慮這種情況對孩子影響不大啊,建議定期到醫院檢查胎兒的情況較好,不要過于擔心,注意合理的飲食
2013-12-12 2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