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費楊 醫師
鐵力市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流行性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引起的,以發熱、出血、充血、低血壓休克及腎臟損害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傳播途徑多樣,癥狀復雜,治療需及時有效。 1. 病因:主要由漢坦病毒感染引起,黑線姬鼠、褐家鼠等為主要傳染源。 2. 癥狀:發熱、頭痛、腰痛、眼眶痛、惡心嘔吐、皮膚黏膜出血等。 3. 傳播途徑:呼吸道傳播、消化道傳播、接觸傳播、母嬰傳播等。 4. 診斷:依靠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如血常規、尿常規、特異性抗體檢測等。 5. 治療:早期抗病毒治療,如利巴韋林。對癥治療包括補充血容量、糾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環等。 6. 預防:防鼠滅鼠,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接觸鼠類污染物。 總之,流行性出血熱是一種嚴重的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至關重要。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措施,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2024-12-19 10: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流行性出血熱 流行性出血熱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簡稱出血熱。傳染源為病鼠,通過寄生在病鼠身上的螨蟲咬人傳染。流行季節一般在10月到次年1月。 本病潛伏期約1 ̄2周。起病急,常突然畏寒發熱。半數以上的閏內出現頭痛、腰痛、眼眶等“三痛”現象,以及面紅、頸紅、肩胸紅的“三紅”癥狀。另外,口腔粘膜、眼結膜以及胸背、腋下等處皮膚有出血現象。發熱多在3 ̄5天消退。熱退后癥狀反而加重,出現血壓下降、脈搏微弱、煩燥不安、胡言亂語等休克現象。由于出血和低血壓使腎臟受到損傷,表現為小尿、尿中毒、酸中毒等,嚴重時危及生命。 本病目前尚無滿意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對癥治療。
2014-01-18 16:4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曹曉宇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全科
-
您好,流行性出血熱是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癥狀有發熱、出血和腎臟損害等。傳染源農村主要是黑線姬鼠、城市是褐家鼠。傳播途徑尚未完.清楚。..
2014-01-07 16:5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