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針灸后扎針位置出現腫塊,可能是針刺反應、局部出血、感染、血腫形成、過敏反應等因素所致。 1. 針刺反應:針灸刺激可能導致局部組織的應激性反應,引起輕微腫脹。一般無需特殊處理,短時間內可自行緩解。 2. 局部出血:針刺過程中損傷小血管,血液滲出到周圍組織形成腫塊。較小的出血可自行吸收,較大的出血可能需要按壓止血或冷敷。 3. 感染:如果針灸操作時未嚴格遵循無菌原則,可能會引發感染,導致腫塊伴紅腫、疼痛。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等治療。 4. 血腫形成:較大的血管損傷后,血液在局部積聚形成血腫。早期可冷敷,后期熱敷促進吸收。 5. 過敏反應:對針灸針材質或消毒所用藥物過敏,可出現腫塊及瘙癢。可使用抗過敏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總之,針灸后扎針位置出現腫塊的原因多樣。若腫塊持續不消退、疼痛加重或出現其他不適,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2-18 02:4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考慮是血腫形成的,建議熱敷就可以的,一般慢慢會吸收的。
2013-12-14 14: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病情分析:放心吧,這個是沒有什么妨礙的,是銀針刺破了細小的血管造成的皮下血腫,沒有任何妨礙,一般情況下醫院都是使用一次性針灸針,即使不是一次性的也會高壓消毒,不會出現問題。指導意見:腫塊可以自行消失,另外可以使用熱敷促進腫塊消失,不必有心理負擔,完全不影響的
2013-12-12 19: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針灸?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內病外治”的醫術。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