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岳億玲 主任醫師
淮北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小兒科
-
您好,主動脈鈣化是由人體老化、血管彈力降低或血管壁受損引起的。如果目前沒有不適癥狀,不用過于緊張,建議查血脂看有無高脂血癥。應該避免過度的勞累,一定要注意多休息,同時還要養成定期到醫院進行體檢的好習慣。規律的休息以及合理的飲食在年輕時就要養成,杜絕熬夜等。
2018-11-24 11:1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病情分析: 意見建議: 在普通人群當中,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是隨年齡的增加而逐年增加的。在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中,從胸部和腹部的X線照片中可以發現,血管內膜下鈣化斑點的發生和鈣化的持續發展變得越來越明顯。在Framingham的研究中,研究學者Wilson等顯示,通過標準的側腹部X線診斷技術進行評估,腹主動脈鈣化(ACC)對后續發生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有很高的預見性。在Framingham的研究中還證實腹主動脈鈣化會增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風險。 血管的鈣化包括主動脈鈣化,在透析的病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同時,礦物質代謝病癥也被報道是引起血管鈣化的風險因素。近年來,通過腦電地形圖和CT的檢查在數量上來評估血管硬化的情況變得越來越普遍。但是這些檢查的方法都需要特殊的儀器檢查,而且操作起來價格十分昂貴,在一般的臨床實踐中是不容易很快完成的。 雖然在普通人群當中,ACC被報道是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有很高的預見性。但在持續性血液透析病人中,ACC的發生是否對有血管鈣化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依然有很高的流行性,是不得而知的。 因此,MrSenjiOkuno等在2007年的AJKD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針對ACC進行了一項隊列研究。該研究選擇單中心的515例持續性血液透析病人,以常規的側腹部X線診斷方法評估ACC的存在,來觀察ACC的發生與死亡原因及心血管死亡率的關系。該項研究得出的結果是平均年齡是60歲左右的病人,ACC有291例病人占到56.5%,平均隨訪觀察51個月左右,共有103例病人死亡,其中有41例病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人中患有ACC的病人和無ACC的病人各占到27.8%和9.8%,在ACC病人中患有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各自為11.6%和3.1%。Kaplan-Meier數據分析顯示,患有ACC病人的死亡率與未有ACC的病人相比較是明顯升高的(P
2014-01-07 22: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這種情況是應該注意防止控制鈣化的情況 另外就是應注意看看現在是不是引起了心衰的情況必要的情況是可以用點卡托普利進行對癥的治療 然后癥狀進一步的加重可以手術治療或是換瓣治療的
2014-01-06 22:0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侯衍豹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主動脈鈣化是老年性退行性變化的改變,不需特殊治療。建議你可以通過膳食調節,飲食注意清淡少鹽,膳食纖維多攝入,抗氧化物質多攝入,脂肪總量控制少攝入,高優蛋白攝入。適當多運動。
2013-12-27 22:2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