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笑書 醫師
邢臺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凝血時間長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血小板減少、凝血因子缺乏、藥物影響、肝臟疾病、維生素 K 缺乏等。 1.血小板減少:血小板數量不足或功能異常,無法有效形成血小板血栓,常見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 2.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患者缺乏凝血因子Ⅷ或Ⅸ,導致凝血過程受阻。 3.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阿司匹林、肝素、華法林等,會抑制凝血功能。 4.肝臟疾病:肝臟是許多凝血因子合成的場所,肝臟功能受損如肝硬化時,凝血因子合成減少。 5.維生素 K 缺乏:維生素 K 參與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缺乏時會影響凝血。 6.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這是一種復雜的病理過程,會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導致凝血功能障礙。 總之,凝血時間長的原因較為復雜。如果發現凝血時間異常,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血常規、凝血功能檢查等,以明確原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2-17 17: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病情分析: 出血性疾病可以分為三類: (1)血管因素異常:包括血管本身異常和血管外因素異常引起出血性疾病.過敏性紫癜,維生素C缺乏癥,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癥等即為血管本身異常所致.老年性紫癜,高胱氨酸尿癥等即為血管外異常所致. (2)血小板異常:血小板數量改變和粘附,聚集,釋放反應等功能障礙均可引起出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藥源性血小板減少癥及血小板增多癥等,均為血小板數量異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血小板無力癥,巨型血小板病等為血小板功能障礙所致的出血性疾病. (3)凝血因子異常:包括先天性凝血因子和后天獲得性凝血因子異常兩方面.如血友病甲(缺少Ⅷ因子)和血友病乙(缺少Ⅸ因子)均為染色體隱性遺傳性出血性疾病.維生素K缺乏癥,肝臟疾病所致的出血大多為獲得性凝血因子異常引起的.指導意見:出血性疾病應該做的檢查 (1)血小板粘附功能測定 (2)血小板聚集功能測定 (3)凝血酶原消耗試驗 (4)凝血活酶生成試驗 (5)凝血酶時間測定 (6)凝血因子活動度測定
2013-12-26 06:4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秀麗 主治醫師
廣州市荔灣區華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其他
婦科
-
你好,凝血時間延長見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各型血友病;獲得性(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重癥肝病,維生素K缺乏等;纖溶蛋白溶解活力增強:如繼發性,原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亢進等;血液循環中有抗凝物質:如有抗因子Ⅷ或因子Ⅸ抗體,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 )早期肝素治療時等。
2013-12-15 06: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