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蘭青 主任醫師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口腔科
-
鵝口瘡由真菌感染引起,表現為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塊,通常無痛感,不影響正常飲食。若未經治療,感染可能加重,甚至伴隨低燒等癥狀。鑒于真菌感染易于反復,自我恢復的可能性較低。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8-11-30 05:32
1.真菌感染特性:鵝口瘡源于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此類微生物在適宜環境下易增殖,缺乏有效干預時難以自愈。
2.免疫系統反應:嬰幼兒免疫系統發育未完全,抵抗真菌的能力較弱,難以自發清除病原體。
3.感染擴散風險:未經治療,口腔內的真菌可能進一步擴散,加重病情,影響更廣泛區域。
4.低燒等并發癥:隨著感染加劇,可能出現低燒等全身癥狀,提示需要積極治療而非等待自愈。
5.反復發作傾向:即使某些情況下看似癥狀減輕,真菌感染仍可能反復發作,不易徹底清除。
鑒于上述因素,鵝口瘡不經治療很難自愈。建議盡早就醫,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以避免癥狀惡化及復發。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鵝口瘡,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或因哺乳奶頭不潔或喂養者手指的污染傳播。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涂搽在創面上,每4小時用藥一次就可以了,效果不錯。
2013-12-27 12:50
-
-
回答7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問題分析:鵝口瘡不會自愈的意見建議:鵝口瘡不會自愈的,鵝口瘡是由真菌傳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見于嬰幼兒.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意見建議:治療用2%碳酸氫鈉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潔口腔.然后用制霉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涂搽在創面上。平時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潔,奶瓶
2013-12-27 12:5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鵝口瘡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一般不會自愈。其好發于嬰幼兒因其免疫系統發育不健全抵抗力低,隨年齡增長患病率降低。您可給孩子加強營養,注意口腔衛生,孩子使用的手絹、毛巾、碗勺、奶瓶等注意消毒。若母乳喂養母親的乳頭在喂奶前后也要用碳酸氫鈉溶液擦洗,以防交叉感染。孩子使用藥物白膜消失后堅持使用碳酸氫鈉溶液擦洗口腔一周鞏固治療。
2013-12-24 12:5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病情分析:你好,鵝口瘡多音上火,機體缺乏維生素等因素導致指導意見:在治療上建議使用中藥萊菔子研磨和醋敷于腳心的涌泉穴,同時要多飲水,多吃瓜果蔬菜補充維生素,注意局部清潔衛生
2013-12-19 12: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巧花 醫師
丁集鎮衛生院
一級
婦科
-
鵝口瘡,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或因哺乳奶頭不潔或喂養者手指的污染傳播。中醫治療可用板藍根15g,煎水,反復涂擦患處,效果不錯。治療也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涂搽在創面上,每4小時用藥一次就可以了、平時要注意口腔護理,每次喂奶后再喂幾口溫開水,可沖去留在口腔內的奶汁,這樣霉菌就不會生長了。注意口腔衛生,喂奶器具要清潔,定期消毒。不可亂用抗生素。
2013-12-17 13: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巴音吉力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鵝口瘡不會自愈的。鵝口瘡是由真菌傳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見于嬰幼兒.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治療用2%碳酸氫鈉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潔口腔.然后用制霉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涂搽在創面上。平時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潔,奶瓶,希望能幫助你
2013-12-13 13:3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