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斌 主治醫師
滁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骨外科
-
患者好,1。增強體質,加強抗病能力:平日應加強鍛煉,提高耐寒能力,預防上呼吸道感染。2。及時治療鏈球菌感染:常見的鏈球菌感染的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體炎,淋巴結炎,中耳炎,鼻竇炎,皮膚丹毒或膿皰疹,還有猩紅熱等。一旦發生這些疾病,要及時應有有效抗生素(一般應有青霉素即可)治療,療程約7~10天。3。長期藥物預防:對于反復發生或遷延不愈的鏈球菌感染患兒,以及初次發病的風濕病患兒,可應用長效青霉素注射液每月肌注20萬單位,或每兩周肌注60萬單位。前者為了預防風濕病的發生,后者為了防止風濕病的復發,都有一定效果。
2019-01-23 11:5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我國關節炎患者已超過一億,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針對人們對此還沒有足夠警惕的現實,有關專家近日在北京發出了“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防止致殘”的呼吁。他們的預防“藥方”是:經常鍛煉身體,防止過度疲勞,改變生活習慣。 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共有一百多種類型,其中最常見的是骨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兩種。全世界共有3.55億關節炎患者,其中1.9億患骨關節炎,超過1650萬人患類風濕關節炎。作為世界頭號致殘性疾病,骨關節炎嚴重者可喪失全部活動能力,而類風濕關節炎病程達到兩年者,其骨破壞率即為50%,病情嚴重者壽命大約縮短10-15年。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風濕病科主任唐福林等專家指出,在幾乎所有40歲以上的人身上,凡是承受重量的關節都會發生變化。盡管大多數癥狀只是到年事增高后才顯現出來,但能影響所有年齡的人,包括兒童在內。除年齡外,引起骨關節炎的危險因素包括體重過量、受傷和糖尿病等,而類風濕關節炎可能與免疫系統過度活躍有關。 唐福林說,增加各種人群對關節炎的認識已成為當務之急。國際上已將每年10月12日定為“世界關節炎日”,以喚起人們的關注。在我國,開發出關節炎治療藥“西樂葆”的美國法瑪西亞公司今年向衛生部“關節炎防治教育計劃”基金捐助人民幣1000萬,推進了針對性宣傳教育的開展。 專家們強調,預防關節炎有幾點可以做到:經常鍛煉身體,保持正常體重可減少患骨關節炎的危險;防止過度疲勞,避免讓關節經受長期壓力可降低患關節炎的機率;改變過量飲酒等生活習慣有助于防止關節惡化,防止出現并發癥。
2014-01-07 22: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克升 醫師
山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內科
-
1. 增強體質,加強抗病能力:平日應加強鍛煉,提高耐寒能力,預防上呼吸道感染.2. 及時治療鏈球菌感染:常見的鏈球菌感染的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體炎,淋巴結炎,中耳炎,鼻竇炎,皮膚丹毒或膿皰疹,還有猩紅熱等.一旦發生這些疾病,要及時應有有效抗生素(一般應有青霉素即可)治療,療程約7~10天.3. 長期藥物預防:對于反復發生或遷延不愈的鏈球菌感染患兒,以及初次發病的風濕病患兒,可應用長效青霉素注射液每月肌注20萬單位,或每兩周肌注60萬單位.前者為了預防風濕病的發生,后者為了防止風濕病的復發,都有一定效果.
2013-12-27 22: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常見 主治醫師
中原油田婦幼保健院
一級
內科
-
膝蓋保暖主要還是得多穿,穿的暖和才能保暖.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 意見建議: 平時要經常參加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鍛煉,對風濕性關節炎大有好處.
2013-01-02 12: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