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景吉林 主任醫(yī)師
河北省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心外科
-
潰瘍病穿孔是一種嚴重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治療方法包括禁食禁飲、胃腸減壓、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治療方案的選擇取決于穿孔的大小、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等。 1. 禁食禁飲:避免食物和液體進入胃腸道,減輕胃腸道負擔,減少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穿孔的愈合。 2. 胃腸減壓:通過插入胃管,吸出胃腸道內的氣體和液體,緩解胃腸道內的壓力,減輕腹痛癥狀。 3. 藥物治療: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預防感染;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促進潰瘍愈合。 4. 手術治療:對于穿孔較大、病情嚴重或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如穿孔修補術或胃大部切除術。 5. 營養(yǎng)支持:在治療期間,患者可能無法正常進食,需要通過靜脈輸注營養(yǎng)液來維持身體的營養(yǎng)需求。 6. 密切觀察: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腹部癥狀和體征的變化,以及血常規(guī)、生化指標等,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潰瘍病穿孔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患者應及時就醫(yī),遵循醫(y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并注意術后的護理和康復。
2024-12-18 04:1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y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問題分析:你好,您有上腹部,反酸燒心的病史,這種情況說明您既往患有胃炎或消化性潰瘍,目前突發(fā)的上腹部劇痛,如果做了立位腹部平片有膈下游離氣體的話,主要考慮消化性潰瘍穿孔引起。意見建議:這是一個比較重的疾病,要盡快住院進行禁食,胃腸減壓,抗感染等對癥處理,一般情況下還要考慮手術進行穿孔修補術的。
2013-06-04 10:0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理療科
-
潰瘍病穿孔的治療原則主要是禁食、早期手術、抗休克、抗感染等。 (1)禁食:一經(jīng)確診為潰瘍病急性穿孔,即禁任何飲食,包括各種藥品,目的是盡量減少胃內容物及胃內分泌。 (2)止痛:由于潰瘍穿孔的疼痛劇烈難忍,有些患者可因疼痛而休克,故‘一旦明確診斷,即可肌注杜冷丁等止痛針劑,解除患者痛苦。 (3)胃腸減壓:及早放置胃管,抽吸胃內容物,減輕胃腸壓力,防止外溢腹腔繼續(xù)污染。 (4)靜脈輸液:可根據(jù)患者嘔吐輕重、尿量多少、體溫變化、胃腸減壓量及血壓改變情況等,及時補充調整輸液量和電解質,并加強營養(yǎng)等支持治療。 (5)抗感染:多采用抗菌能力強且抗菌譜廣的抗生素,如先鋒霉索類、氨芐青霉素等。 (6)手術或非手術療法:醫(yī)生可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及其病情發(fā)展決定是否采用手術治療。
2013-06-03 10: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口服康復新液 一、口服康復新液10 ml,每日3次,使用4周; 奧美拉唑20 mg,每日2次,使用4周; 阿莫西林1 g,每日2次; 甲硝唑400 mg,每日2次,飯后服用,使用1周。 二、康復新液每次l0 ml,每天3次,空腹口服(餐前或餐后2h口服); 埃索美拉唑每次20 mg,每天2次,餐前口服。四周為一個療程。 胃鏡及隱血實驗復查。 1)正常維持治療:適用于反復復發(fā),癥狀持久不緩解,合并存在多種危險因素或伴有并發(fā)癥者。維持方法:選用甲氰咪胍400mg、雷尼替丁150mg或法莫替丁20mg,睡前一次服用;也可用硫糖鋁1g,每日2次口服。正規(guī)長期維持療法的理想時間尚難確定,多數(shù)主張至少維持1 ~2年,對于老年人、預期潰瘍復發(fā)可產生嚴重后果者,可終身維持治療。 2)間歇全劑量治療:在病人出現(xiàn)嚴重癥狀復發(fā)或內鏡證明潰瘍復發(fā)時,可給予一療程全劑量治療,據(jù)報道約有2/3以上病人可取得滿意效果。這種方法簡便易行,易為多數(shù)病人所接受。 3)按需治療:本法系在癥狀復發(fā)時給予短程治療,癥狀消失后即停藥。對有癥狀者,應用短程藥物治療,目的在于控制癥狀,而讓潰瘍自發(fā)愈合。事實上有相當多的消化性潰瘍病人在癥狀消失后即自動停藥。按需治療時,雖然潰瘍愈合較慢,但總的療效與全程治療并無明顯差異。下列病例不適用于本法:60歲以上,有潰瘍出血或穿孔史,每年復發(fā)2次以上,以及合并其他嚴重疾病者。藥物治療的同時要注意飲食有節(jié),生活有規(guī)律,適當運動,屬身心疾病心情愉悅,樂觀避免緊張有著重要作用,禁食生冷,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 穴位治療 中國的醫(yī)學,自古以來便以其獨特的思維方式來解釋穴道療法的效果。在《黃帝內經(jīng).素問》中就有記載“氣血不順百病出”的句子。所謂的氣血,就是支配內臟的一種能量,而這種能量若流動混亂,就會引起各種疾病。 “內病外治”之精華,古方今制。穴位保健治療法又是我國中醫(yī)治療的根本,他對于疾病的保健治療可發(fā)揮莫大的助力。比如治療胃病的胃腸貼 便是針對人體相關穴位,采用純天然中草藥精華,利用經(jīng)皮給藥,大大減少了西藥直接作用內臟給人體帶來的副作用和依賴性。從而達到改善微循環(huán),增加肌體細胞活力,有效緩解患部疼痛的作用。 穴道就是位于能量流動的通路上。這種通路稱為“徑路”,穴道的正常稱法應是“經(jīng)穴”。內臟若有異常,就會反應在位于那有異常的內臟徑路上,更進一步地會反應在能量不順的經(jīng)穴上。因此,通過給予穴道刺激,使能量的流動順暢,而達到治病保健的功效,這就是穴道保健治療的目的了。 穴道保健治療法對疾病的治療,的確有極高的效果,而且,最近也逐漸借科學的方法剖析其效果。 其結論,簡單的說,就是:穴道療法之效能是借刺激穴道而調整自律神經(jīng)達到健體強身為目的的運動。中醫(yī)認為體內循環(huán)系統(tǒng)發(fā)生紊亂,就會生病,而這所謂能量紊亂的狀態(tài),換句話說,就是自律神經(jīng)平衡失調的狀態(tài)。 藏民居住在高原高寒地帶,環(huán)境惡劣,且飲食上多以牛羊肉等難以消化的食物為主,故藏醫(yī)很久之前就開始了對胃腸病的研究,其中著名藏醫(yī)元丹貢布編撰的《四部醫(yī)典》有詳盡的描述,其也記錄了很多古方。就是其中兩個最閃耀的明珠。對此,還有一則文獻記錄了名方的淵源: 文成公主下嫁到吐蕃后,由于不適應藏牧民游牧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就落下了腸胃病,雖然遍尋名醫(yī),吃過了各種各樣的藥,但病情仍然不見好轉,久而久之就成了難能治愈的慢性病。沒有辦法,松贊干布只好布告全國,渴望能尋找到奇方妙藥,治愈他心愛的文成公主的病。布告發(fā)布后三個月,有一個叫帕朱的喇嘛神僧揭榜,向松贊干布呈獻了一種秘方。趕緊令人按方配藥煎制,沒想到服用后,該藥果然神奇,文成公主病情大減,連續(xù)服用了3個月,終于治愈了文成公主難纏的病痛!為了表示對喇嘛神僧的謝意和紀念,松贊干布就經(jīng)此神僧的名字“”作為此藥的名稱,后來藏醫(yī)達波拉杰·達歐娜運用自己豐富藏醫(yī)理論不斷完善此配方,終于研制出了廣泛流傳后世的經(jīng)典藏藥。 中草藥秘方 太陽神猴頭菇胃腸保健口服液 :水、猴頭菇、雞、蛇、白糖、甜菊糖甙、檸檬酸 : 1、猴頭菇提取液:猴頭菇性平味甘,含豐富的多糖及多種營養(yǎng)成分,可助消化、益脾胃、利五臟、補氣血。專治消化不良、神經(jīng)衰弱、胃潰瘍。經(jīng)過濃縮提取的猴頭菇精華液,不僅有效成分的含量高于干菇,而且更便于人體的吸收。 2、雞蛇提取液:對人體具有獨特的雙向調節(jié)功能及平衡吸收食物營養(yǎng)的作用。多項研究提示它對人及動物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具有良好的調節(jié)作用,并具有益智、補血、免疫調節(jié)等功能。 :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增強人體抗病能力。用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酸過多、噯氣等腸胃不適癥的輔助治療。 :消化不良、食欲不佳、胃腸功能紊亂者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胃粘膜損傷患者疾病恢復期內和體質虛弱、免疫力低下者生活緊張、經(jīng)常不能定時飲食、容易患胃病的職業(yè)人群 :口服,一次10ml,一日2次,每一療程20天。 1、輕度胃腸不適者:早晚各1支,飯前半小時服用。 2、日常胃腸保健者:早晚各一支空腹服用,如飲食過于無規(guī)律,建議中午加服1支,連續(xù)2-3個療程可收到 良好效果。 胃潰瘍用藥四不許 1、不許服用解熱鎮(zhèn)痛藥如阿司匹林、撲熱息痛、水楊酸鈉、去痛片等。這類藥物退熱效果較好,但對胃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因此,有胃病史的人患感冒發(fā)熱時,不應服此類藥物。可以選用物理降溫和中成藥退熱。 2、不許服用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及免疫抑制等作用,臨床應用很廣,但它可誘發(fā)或加劇潰瘍病,甚至引起出血或穿孔。常見的有強的松、可的松、去炎松、地塞米松等。 3、不許輕易服用消炎鎮(zhèn)痛藥 消炎鎮(zhèn)痛藥常用于治療關節(jié)炎等疼痛性疾病,對胃黏膜有較強的刺激和損傷。常見的有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炎痛喜康等。因此,患胃病而又必須服該藥時,要在飯后半小時或與胃黏膜保護劑同服,如有胃部不適應及時停藥和對癥處理。 4、不許自行服用抗癌藥及抗生素 某些抗生素如紅霉素、復方新諾朋片及抗癌藥環(huán)磷酰胺、5-氟尿嘧啶等,均可導致胃黏膜損傷,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正確使用,以防不測。 食療胃潰瘍 共同進餐機會的增多,增加了幽門螺桿菌交叉感染的機會; 工作壓力大精神和情緒經(jīng)常處于緊張和壓力中;過度或濫用藥物等等。 胃潰瘍說到底是胃部的部分組織失去了保護或者屏障,進而出現(xiàn)了胃的損傷或孔洞,治療的目的是要把胃的功能調整好,把胃的“損害區(qū)”修復好,這需要很多活性酶和蛋白質的參與。 花粉無疑是理想的物質,特別是金相伴花粉采用蛋白質含量高的荷花花粉,并經(jīng)酶解技術提純,使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狀態(tài),在進入人體后可不經(jīng)消化,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其低溫生產方法,使各種活性酶保留完好,從而使胃潰瘍的修復有了確定的物質保證,并成為可能。 研究還發(fā)現(xiàn),金相伴花粉可顯著提高藥物的功效建議在,嚴重胃潰瘍的治療早期將金相伴花粉與藥物一同服用,待病情穩(wěn)定后,單服金相伴花粉。畢竟是藥三分毒,能少則少。 飲食療法是預防和治療潰瘍病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患者在飲食上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加強營養(yǎng)應選用易消化、含足夠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稀飯、細面條、軟米飯、豆?jié){、雞蛋、瘦肉、豆腐和豆制品;富含維生素A、B、C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限制多渣食物應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纖維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臘肉、魚干及各種粗糧。這些食物不僅粗糙不易消化,而且還會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負擔。但經(jīng)過加工制成菜泥等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食用。 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禁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肉湯、生蔥、生蒜、濃縮果汁、咖啡、酒、濃茶等,以及過甜、過酸、過咸、過熱、生、冷、硬等食物。甜食可增加胃酸分泌,刺激潰瘍面加重病情;過熱食物刺激潰瘍面,引起疼痛,層至使?jié)兠嫜軘U張而引起出血;辛辣食物刺激漬瘍面,使胃酸分泌增加;過冷、過硬食物不易消化,可加重病情。另外,潰瘍病人還應戒煙,煙草中的尼古丁能改變胃液的酸堿度,擾亂胃幽門正常活動,誘發(fā)或加重潰瘍病。 烹調要恰當以蒸、燒、炒、燉等法為佳。煎、炸、煙熏等烹制的菜不易消化,在胃內停留時間較長,影響潰瘍面的愈合。 制訂合理的飲食制度吃飯定時定量,細嚼慢咽,少說話,不看書報,不看電視;保持思想松弛,精神愉快。在潰瘍活動期,以進食流質或半流質、易消化、富有營養(yǎng)的食物為好。以前有學者為潰瘍病人制定了少吃多餐制,以避免過飽或過饑。近年來研究認為,盡管進食可暫時緩解疼痛,但少食多餐不斷地刺激胃酸分泌,使胃酸分泌整日處在活躍狀態(tài),顯然不利于潰瘍病愈合。因此,除急性發(fā)作期并發(fā)出血、嘔血時短期少食多餐外,平時應堅持一曰三餐規(guī)律進食。 開水沖雞蛋療方:雞蛋1個,打入碗中,用筷子攪勻,用滾燙的開水;中熟后即可食用。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開水沖雞蛋質地柔軟.容易被胃消化吸收,可大大減輕胃的負擔,有利于潰瘍病灶愈合。雞蛋黃中含有卵磷脂,可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層薄的疏水層,對胃粘膜有很強的保護作用和抵抗有害因子入侵的防御作用。 為避免病人大便干燥,還需常吃些瓊脂、香蕉、蜂蜜等能潤腸的食物,這對潰瘍病人很重要。
2013-06-01 10:0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旭紅 主治醫(yī)師
天津市津南區(qū)婦女兒童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二級
內分泌科
-
主要是暴飲暴食所致,暴飲暴食能引起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加,而很容易誘發(fā)胃穿孔。無腹膜炎發(fā)生的小穿孔,可采用保守治療方法,禁食,放置鼻胃管抽吸胃內容物,輸液補充水與電解質,應用抗菌藥物預防腹腔繼發(fā)感染。飽餐后穿孔,常有彌漫性腹膜炎,需在6~12小時內進行急診手術。慢性穿孔,進展較緩慢,穿孔至毗鄰臟器可引起粘連和瘺管,亦常需外科手術治療。
2013-05-25 17:46
-
其他網(wǎng)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你可能對下面的內容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