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英 副主任醫師
貴港白癜風醫院
其他
婦科
-
宮頸息肉宮頸管內息肉是常見的婦科疾病,多由慢性炎癥刺激、內分泌紊亂、病原體感染、遺傳因素及不良生活習慣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 慢性炎癥刺激:長期的宮頸炎癥可能導致息肉形成。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炎癥,可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左氧氟沙星、頭孢呋辛等。 2. 內分泌紊亂:體內激素失衡,尤其是雌激素水平過高,可能促使息肉產生。需調整內分泌,必要時遵醫囑使用孕激素類藥物,如地屈孕酮、黃體酮等。 3. 病原體感染:如細菌、病毒等感染宮頸,引發息肉。明確病原體后,針對性使用抗感染藥物,如阿奇霉素、阿昔洛韋等。 4. 遺傳因素:部分患者可能存在遺傳易感性。 5. 不良生活習慣:長期熬夜、壓力過大、飲食不均衡等。要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飲食,適度運動,減輕壓力。 6. 手術治療:對于較大、癥狀明顯或有惡變傾向的息肉,可行息肉摘除術、宮頸錐切術等。 總之,宮頸息肉宮頸管內息肉的治療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規范治療,并注意定期復查,以確保徹底治愈。
2024-12-18 04: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宮頸息肉是慢性宮頸炎表現的一種。來源于宮頸粘膜的息肉,表面有一層柱狀上皮覆蓋,有豐富的微血管,因而顏色鮮紅、柔軟、脆弱。輕輕觸動就會出血,以至于經常發生感染而形成潰瘍。另有一種來自宮頸陰道部分的息肉,表面由復層鱗形上皮所覆蓋,由于間質內主要為纖維結締組織,所以顏色淺紅,質較韌,基底較寬,病位表淺。 極小的宮頸息肉常無自覺癥狀,大多在婦科檢查時才被發現。息肉較大的,則容易出現血性白帶或接觸出血的癥狀,特別在性生活或排便用力后,可以發生少量出血。這些癥狀與早期的宮頸癌很相似,應該及早檢查及時治療。 對于宮頸息肉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但若伴發有炎癥時,先要控制感染;出血時,則以止血為主。炎癥控制后再行手術,息肉雖然少有癌變的,但癌變率亦在0.2%~0.4%,對于年齡超過45歲,尤其是更年期前后患有宮頸息肉的,手術切除后應將息肉送作病理檢查,如有惡變征象,就要盡早采取治療措施。此外,本病容易復發,手術后應定期復查,每三個月復查一次。
2011-07-25 13:1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成林 副主任醫師
常州市金壇區中醫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宮頸息肉是慢性宮頸炎表現的一種.來源于宮頸粘膜的息肉,表面有一層柱狀上皮覆蓋,有豐富的微血管,因而顏色鮮紅,柔軟,脆弱.輕輕觸動就會出血,以至于經常發生感染而形成潰瘍.另有一種來自宮頸陰道部分的息肉,表面由復層鱗形上皮所覆蓋,由于間質內主要為纖維結締組織,所以顏色淺紅,質較韌,基底較寬,病位表淺.極小的宮頸息肉常無自覺癥狀,大多在婦科檢查時才被發現.息肉較大的,則容易出現血性白帶或接觸出血的癥狀,特別在性生活或排便用力后,可以發生少量出血.這些癥狀與早期的宮頸癌很相似,應該及早檢查及時治療.對于宮頸息肉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但若伴發有炎癥時,先要控制感染;出血時,則以止血為主.炎癥控制后再行手術,息肉雖然少有癌變的,但癌變率亦在0.2%~0.4%,對于年齡超過45歲,尤其是更年期前后患有宮頸息肉的,手術切除后應將息肉送作病理檢查,如有惡變征象,就要盡早采取治療措施.此外,本病容易復發,手術后應定期復查,每三個月復查一次.
2011-07-24 06:5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