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歲男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與食補
<p> 患者性別:男<br />患者年齡:20<br />主要癥狀:血小板減少<br />發病時間:3個月<br />化驗檢查結果:再生障礙性貧血<br />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吃了好多藥都不見效,有時候會升到四十幾,還會下降到三十幾,除了骨髓移植,注射激素外還有其他方法治療嗎?吃什么可以補呢! </p>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慶艷 主治醫師
湖北省地質職工醫院
其他
麻醉科
-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癥,治療方法多樣,包括免疫抑制治療、促造血治療等,飲食方面也有一定講究。常見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免疫治療、中醫治療等。食補方面,要注重營養均衡。 1. 藥物治療:可使用環孢素軟膠囊、雄激素類藥物如司坦唑醇片、造血生長因子如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等。這些藥物能調節免疫、刺激造血。但使用時需遵醫囑,注意可能的不良反應。 2. 免疫治療:如抗胸腺細胞球蛋白、抗淋巴細胞球蛋白等,通過抑制異常免疫反應,促進造血功能恢復。 3. 中醫治療: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用中藥調理,幫助改善身體機能,增強免疫力。 4. 飲食調理: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魚類、蛋類;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果,如橙子、菠菜等;適量補充鐵元素,如動物肝臟。 5. 生活注意:避免勞累,保證充足睡眠,預防感染。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要保持積極的心態,配合醫生治療,定期復查血常規等指標,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2024-12-17 19:5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英 副主任醫師
貴港白癜風醫院
其他
婦科
-
人體血液里的“血小板”,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約含有10~30萬個血小板,它的壽命平均為8~12天,由于多種原因導致血小板計數結果低于參考值下限,就是血小板減少。血小板減少如果嚴重了,可以引起一系列癥狀,如如鼻出血,牙齦出血,口腔粘膜出血,胃腸道也可出血、還可出現月經血量多、血尿等。皮膚上可出現大小不等的出血點或淤斑,多見于四肢,以下肢最常見,稱為“紫癜”。醫學上把這種病叫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建議你到醫院檢查清楚,以對癥治療。
2011-05-11 10:4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不良(低下)性貧血,又稱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d hypoplastic anemia)是一組由于化學、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細胞損傷,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為特征的疾病。臨床上將無原因可查者稱為原發性再障,有病因可查者稱為繼發性再障。據國內統計前者占再障病例的70%~80%,后者約占12%~30%。國外報道各占50%左右。另有一些再障(如Fanconi綜合征和暫時性骨髓抑制)的病程和預后均不同于慢性繼發性再障。再生障礙性貧血在我國發病不多,每年0.74/10萬人口,其中每年有0.14/10萬人口為重型再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