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慶榮 主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你好,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在醫學上,頸椎病分為:頸型頸椎病、神經根性頸椎病、脊髓性頸椎病、椎動脈性頸椎病、交感神經性頸椎病等等,病因也不一樣,具體治療方法還需就醫進行斷定。祝您健康。
2019-01-26 09:34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根據您所敘述癥狀來看,首先需要做一下進一步檢查后才能明確臨床診斷及治療方案。首先了解一下是否有風濕、類風濕及強直性脊柱炎家族史。您現在的臨床表現,建議您做一下“抗O、類風濕因子、C蛋白反映、B27”化驗檢查及骶髂關節CT檢查明確是否有強直性脊柱炎導致的臨床癥狀。祝您健康快樂!首先謝謝你的回答!已確認不是遺傳的,也沒有風濕的癥壯,我的這些病是一年多前突然得的,原因不確定,一年多前有一次中午坐著睡覺,醒后發現脖子向左側貼著肩都成90度了,醒后很難受,不過當時也沒這些病,不知過的多長時間開始難受,有可能是這個原因,剛開始難受的時候怎么躺都不行,連喉結都痛,不過當時沒注意,我發現我的病每個時期出現的癥狀都不一樣。哎!去醫院也查不出個原因!
2014-01-07 10:4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分4類。
2014-01-04 10:4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根據受損組織和結構的不同,頸椎病分為如下五類.如果兩種以上類型同時存在,稱為“混合型”. 1,頸肌型病變:頸肩肌群軟組織損傷,氣血郁滯;高發年齡段:30~40 歲主要癥狀: 頸部強直,疼痛,或有整個肩背疼痛發僵;點頭,仰頭及轉頭活動受限;也可出現頭暈的癥狀. 2,神經根型病變:椎間孔變窄致頸脊神經受壓,多見于4~7 頸椎;高發年齡段:30~50 歲主要癥狀: 早期癥狀為頸痛和頸部發僵;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此疼痛和麻木沿著受壓神經根的走向和支配區放射,有時癥狀的出現與緩解和患者頸部的位置和姿勢有明顯關系;患側上肢感覺沉重,握力減退,有時出現持物墜落. 3,椎動脈型病變:由于骨刺,血管變異或病變導致供血不足;高發年齡段:30~40 歲主要癥狀: 發作性眩暈,復視伴有眼震.有時伴隨惡心,嘔吐,耳鳴或聽力下降.這些癥狀與頸部位置改變有關;下肢突然無力猝倒,但是意識清醒,多在頭頸處于某一位置時發生;偶有肢體麻木,感覺異常. 4,交感神經型病變:各種頸部病變激惹了神經根,關節囊或項韌帶上的交感神經末梢;高發年齡段:30~45 歲主要癥狀: 頭暈,頭痛,睡眠差,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眼脹,視物不清;耳鳴,耳堵,聽力下降;鼻塞,“過敏性鼻炎”,咽部異物感,口干,聲帶疲勞等;惡心甚至嘔吐,腹脹,腹瀉,消化不良,噯氣等;心悸,胸悶,心率變化,心律失常,血壓變化等;面部或某一肢體多汗,無汗,畏寒或發熱. 5,脊髓型病變:頸部病變導致脊髓受壓,炎癥,水腫等;高發年齡段:40~60 歲主要癥狀: 下肢麻木,沉重,行走困難,雙腳有踩棉感;上肢麻木,疼痛,雙手無力,不靈活,寫字,系扣,持筷等精細動作難以完成,持物易落;軀干部出現感覺異常,患者常感覺在胸部,腹部,或雙下肢有如皮帶樣的捆綁感. 6,混合型以上兩種或兩種以類型同時存在.
2014-01-03 10:4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董濤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目前頸椎病治療的常規方法,首選牽引,其次是中醫的理療和按摩,另外就是藥物的止痛與活血化淤的作用。對于特別嚴重的臨床上一般建議手術治療。牽引建議選擇康星頸椎病治療儀。這個儀器可以讓他每天晚上在睡覺的時候起到牽引治療的作用。
2013-12-31 20: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頸椎病引起的,建議可以針灸按摩治療,藥物調理伸筋丹膠囊,全天麻膠囊,骨仙片,氯唑沙宗片,頸復康顆粒調理。保持心情舒暢注意休息,做保健操有好處。
2013-12-27 11:0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