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業生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脾胃寒濕者進行拔火罐,可選擇中脘穴、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關元穴等位置,以幫助去除寒濕。 1.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 4 寸。此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作用。 2.足三里穴:在小腿外側,犢鼻下 3 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有燥化脾濕、生發胃氣的功效。 3.脾俞穴:在背部,當第 11 胸椎棘突下,旁開 1.5 寸。可利濕升清、健脾和胃。 4.胃俞穴:位于背部,當第 12 胸椎棘突下,旁開 1.5 寸。能和胃健脾、理中降逆。 5.關元穴:其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 3 寸。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 需要注意的是,拔火罐應在專業人士操作下進行,且并非適用于所有人。若脾胃寒濕癥狀嚴重,還需結合飲食調理、運動以及藥物治療等綜合方法。同時,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2024-12-17 18: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病情分析:首先您確定自己屬于脾胃寒濕.指導意見:一般是在背部的膀胱經脾腧,胃腧 大腸腧 小腸腧,和腹部的上脘,下脘,中脘以及胃經的足三里和脾經的陰陵泉,有驅寒除濕的作用,配合艾灸效更佳.生活護理:注意保暖,預防感冒.
2013-12-25 15:3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笑書 醫師
邢臺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一般是在背部的膀胱經脾腧,胃腧 大腸腧 小腸腧,和腹部的上脘,下脘,中脘以及胃經的足三里和脾經的陰陵泉,有驅寒除濕的作用,配合艾灸效更佳.
2013-12-14 15: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