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抽動怎么治療?
時,突然發燒感冒,引起急性化膿性腦膜炎,經安慶市立醫院治療好了后,大概在半歲以后就開始有點抽,現在,隨著孩子張大,抽的次數也越來越多,有時孩子抽了后渾身發軟.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你孩子的癥狀很可能是癲癇.引起癲癇的原因有腦部疾病如腦血管疾病,腦部腫瘤,腦外傷,并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你的孩子可能是由于化膿性腦膜炎引起的.治療癲癇一般用抗癲癇藥物治療如苯妥英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等.也可用中藥以提高身體抵抗力.平素注意情緒穩定,忌暴怒,避免誘發因素.
2016-03-18 23:4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你說的孩子這種情況考慮孩子是癲癇引起的.建議你最好先帶孩子到醫院兒科給孩子做一個腦電圖檢查一下是比較好的,如果檢查孩子是癲癇引起的話,建議你最好在給孩子用藥物治療是比較好的.治療期間建議你最好多注意觀察孩子一段時間效果是比較好的.
2016-03-18 21: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應該是化膿性腦膜炎的癲癇的后遺癥導致的癥狀的啊.多數情況不能根治,只能控制的啊.應該是堅持用藥,不要隨便停藥或是減量.多數情況需要長期用藥的.規范治療可以減少發作次數.常用藥物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和癲健安片等.不同的發作類型選擇不同的藥物啊.注意防止勞累和感冒和避免受涼發燒等誘發因素.以上是對“小兒抽動怎么治療?”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3-18 19:5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您好考慮孩子繼發癲癇的可能性大建議去大醫院檢查看看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不要耽誤啦會影響孩子神經系統發育如果是癲癇吃點藥物治療控制癥狀減少發作平時注意預防感染及感冒多喝水喝白開水
2016-03-18 18:1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兒童抽動癥是多發于兒童期的運動性或發聲性肌肉痙攣,主要表現為不自主的,刻板的動作,例如頻繁地眨眼,做怪臉,搖頭,聳肩,做出咳嗽聲,清嗓聲等.現在多主張把病程在1個月到1年者稱為暫時性抽動障礙;病程在1年以上的稱為慢性抽動障礙,在慢性抽動障礙中,運動性抽動和發聲性抽動應不同時出現.該病發病率約為1%~7%,有報告達4%~23%者,多見于學齡前及學齡早期兒童,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約為3~4:1.一般可短時間內自愈或經治療而愈,頑固者可延數年,甚至延續到成人您好!單純的眨眼要帶孩子去眼科,排除相關疾病.然后帶小孩去兒童精神衛生中心確診,不用過度擔心,因為這種病還是比較常見的,關鍵是正確的治療.一,兒童抽動癥的病因及表現兒童抽動癥是多發于兒童期的運動性或發聲性肌肉痙攣,主要表現為不自主的,刻板的動作,例如頻繁地眨眼,做怪臉,搖頭,聳肩,做出咳嗽聲,清嗓聲等.現在多主張把病程在1個月到1年者稱為暫時性抽動障礙;病程在1年以上的稱為慢性抽動障礙,在慢性抽動障礙中,運動性抽動和發聲性抽動應不同時出現.該病發病率約為1%~7%,有報告達4%~23%者,多見于學齡前及學齡早期兒童,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約為3~4:1.一般可短時間內自愈或經治療而愈,頑固者可延數年,甚至延續到成人.病因:可能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1.體質因素某些神經精神類型的兒童易發生本病,比如神經質,膽怯,多動,情緒不穩定,對人對事敏感及有固執傾向者.而且本癥常伴有不明原因的頭痛,腹痛及便秘,遺尿等,因此推測兒童抽動癥與兒童本身的體質因素有關.2.精神因素某些精神刺激可誘發本病,例如對學習要求過度,責備過多,家庭不和,感情上受到忽視或環境中某些緊張氣氛等,這些因素均可使小兒產生矛盾心理,抽動行為即是心理上的矛盾沖突的外在表現.另外,過分限制兒童的活動也可成為本病的誘因.3.習慣及模仿兒童開始的抽動表現可能是由于條件性的逃避反應,比如眼中有異物而眨眼,或模仿他人的抽動癥狀,日久形成了習慣.4.其他某些突發的疾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及腦部的輕微損傷也可成為誘因之一.有人認為該癥是兒童發育過程中的一過性不良習慣.主要表現為不自主動作,影響部位及持續時間因人而異,最多見的是一種突然,短暫,重復,刻板的一群肌肉或數群肌肉的小抽動,表現為眨眼,擠眉,呲牙,做怪相,聳肩,轉頸,點頭,轉動軀體,甩動手臂等運動性抽動,也可為類似咳嗽聲,清嗓聲等發聲性抽動.一般情緒緊張時加劇,精神集中時減少,睡眠時消失.在某一個時期內常以同一個癥狀為主,有時可轉換為另一群肌肉的抽動,即癥狀的變化性.患兒常伴有多動,注意力集中困難,睡眠差等心理問題.二,小兒抽動癥的預防及治療預防:避免對任何不良習慣的模仿,避免各種精神刺激,防治不良情緒的產生.治療:包括心理行為療法和藥物治療1.心理行為治療應對兒童父母說明此病性質,不要焦慮緊張,這樣可以清除由于父母緊張和過分關注造成的強化作用.對兒童的抽動表現可采取不理睬的態度,使癥狀逐步減弱消退.不要反復不斷地提醒或責備孩子,否則會更加強化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使抽動更加頻繁.應努力分散兒童的注意力,引導孩子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活動.用肌肉松弛療法,操作性處理法等行為治療方法對清除抽動癥狀有良好的效果.患兒在接受治療時要取得其家長及他本人的合作,并給家長以指導,以便協助治療.對患兒病前的心理因素應詳細分析,找出可能的誘因,然后予以解決,例如家庭矛盾的調整等.父母對小兒的過度要求所造成的心理沖突和緊張情緒必須予以克服.若有學校因素,應與老師聯系協同解決.對屬于無法解決的因素,則應給予支持性心理療法,幫助小兒找正確的對待方法.2.藥物治療首先要治療誘因,例如扁桃體炎,結膜炎,鼻炎,咽炎等.對抽動癥狀一般無需藥物治療,癥狀嚴重者可試用氟哌啶醇,對有嚴重焦慮情緒的患兒可服用安定等鎮靜劑.幫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不可過度勞累,要保持足夠的睡眠; 2,在家庭環境里,應避免直接用敏感語言明示患兒癥狀; 3,在患兒抽動時應給予忽視,視而不見狀;朋友你好建議到正規的兒童專科醫院因為抽動癥或多動癥是一種兒童慢性病,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需嚴格按照專家的治療方案堅持治療方可見效.對于輕度患兒,發病時間短(一般不超過一年),癥狀較輕者,在用藥1-2個月左右療效顯著,癥狀基本控制或消失.可根據專家臨床診斷建議,進行鞏固,避免復發;而對于重癥者,一般為多部位抽動,病程較長者(一年或以上者),依專家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一般治療1-2個月方可有效,治療期會因病情嚴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一,需要患兒及家長配合治療使癥狀得到控制或消失,并做好鞏固. 在專家治療過程中,患兒家長應積極配合專家,不可對孩子打罵;不可將注意力集中在患兒身上,尤其是不要在患兒抽動的時候注視患兒,這樣會對患兒造成一種心理壓力,不利于患兒康復.合理的做法應該是: 1,幫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不可過度勞累,要保持足夠的睡眠; 2,在家庭環境里,應避免直接用敏感語言明示患兒癥狀; 3,在患兒抽動時應給予忽視,視而不見狀;
2016-03-18 13: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