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賴克方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內科
-
咽干且晨起有黃濃痰,可能是上火、咽炎、呼吸道感染、環境干燥、不良生活習慣等所致。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8-10-14 13:32
1.上火:體內火氣過旺,影響咽喉和呼吸道,導致分泌物異常。
2.咽炎:咽部炎癥刺激,使分泌物增多且變濃稠。
3.呼吸道感染:細菌或病毒侵襲,引發炎癥,產生黃濃痰。
4.環境干燥:空氣濕度低,咽喉黏膜水分流失,易出現咽干。
5.不良生活習慣:如長期吸煙、酗酒、熬夜等,降低免疫力,影響咽喉健康。
出現這種情況,應注意飲食清淡,多喝水,保持室內適宜濕度,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若癥狀持續不緩解,及時到正規醫院呼吸內科就診。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上火”是中醫學專用名詞,當人們出現咽喉干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干舌痛以及爛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癥狀時,即是中醫所說的“上火”。那么“火”又是如何產生的呢?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干等;實火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口干、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肺火:主要表現為干咳無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干口苦、大便干硬。肝火:表現為頭痛、面紅目赤、口干咽疼、脅肋疼痛、尿黃便秘、甚至吐血。腎火: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腰腿酸痛等。火可分實火和虛火,實火指陽熱亢盛實熱證。以肝膽、胃腸實火為多見。癥見高熱,頭痛,目赤,渴喜冷飲,煩躁,腹脹痛,大便秘結,小便黃,舌紅苔黃干或起芒刺,脈數實,甚或吐血、鼻出血等。治療上宜采用苦寒制火、清熱解毒、瀉實敗火的原則和方法。虛火多因內傷勞損所致,如久病精氣耗損、勞傷過度,可導致臟腑失調、虛弱而生內熱、內熱進而化虛火。根據病機不同,一般將虛火進一步分為陰虛火旺和氣虛火旺兩種病狀。陰虛火旺都多表現為全身潮熱、夜晚盜汗、形體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煩熱、躁動不安、舌紅無苔、脈搏細數。治療時應以生津養血、滋陰降火為原則。氣虛火旺者表現全身燥熱、午前為甚、畏寒怕風、喜熱怕冷、身倦無力、氣短懶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脈大無力、舌淡苔薄。治療時應以補中益氣、強腎興陽、甘溫除熱為原則。分析上火虛實,針對用藥非常重要。另外,有些去火的食品也可嘗試,但也需對癥。比如吃蓮子湯去心火,吃豬肝可去肺火,喝綠豆粥去胃火,喝梨水去肝火,吃豬腰去腎火。去火”:選藥有講究常見上火癥狀有“吃不進”、“受不了”、“拉不出”等多種,因此,降火選藥也當對癥。“吃不進”是指上焦(心肺部位)有火,表現為口干、舌爛、唇裂、目赤、耳鳴及微咳。成人可選服牛黃清心丸(片),小兒可選服珠黃散等。“受不了”是指中焦(脾胃部位)有火,表現為時而胃火亢盛,食不知飽,時而呃氣上逆,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宜選用梔子金花丸、牛黃清胃丸、清胃黃連丸、清胃散,小兒宜服七珍丹等。“拉不出”是指下焦(肝、腎、膀胱、大小腸等部位)有火,表現為大便干結,小便短少,尿色黃赤、渾濁有味,陰部時癢,婦女白帶增多,甚至帶黃。常用中藥可選三黃片、當歸龍薈丸、梔子金花丸、龍膽瀉肝軟膠囊等。另外還有“虛火”,也就是陰虛而熱,主要表現為形體消瘦,腰膝酸軟,咽干舌燥,眩暈耳鳴,健忘失眠,或干咳氣短,或痰中帶血,口干咽燥,聲音嘶啞,潮熱易怒,舌紅少津,脈細數,此時,可對癥選服知柏地黃丸等藥。
2016-03-18 04: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其實我覺得你應該去大醫院看下醫生的,你這樣在這里問來問去,不能對癥下藥啊!這種情況考慮是支氣管感染引起,建議積極抗生素對癥治療。
2016-03-17 15: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