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閔寶權 副主任醫師
北京宣武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植物神經紊亂和神經官能癥并非完全相同,二者在病因、癥狀、診斷、治療和預后等方面存在差異。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8-08-27 16:35
1.病因:植物神經紊亂多由心理社會因素誘發,神經官能癥病因更復雜。
2.癥狀:植物神經紊亂癥狀多樣,如心慌等;神經官能癥常有焦慮等表現。
3.診斷:植物神經紊亂依靠癥狀及相關檢查;神經官能癥診斷較綜合。
4.治療:前者常需心理調節和藥物治療,如谷維素;后者治療方法類似。
5.預后:兩者預后都與個體情況和治療依從性有關。
總之,植物神經紊亂和神經官能癥有區別也有相似之處,確診后應積極治療。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存在這樣的情況考慮需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平時需要有意識自我調理,這樣的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神經修復治理可以慢慢恢復正常的,只是平時注意保持放松的心態即可
2016-03-17 20:4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風濕病的情況常見的情況是有游走性大關節的疼痛腫脹的情況的,另外可以有心臟炎、舞蹈病、紅斑、結節等。類風濕疾病的癥狀是有小關節的疼痛腫脹的情況常見的。你的這種情況可以是有膝關節炎、缺鈣等情況的。
2016-03-17 10: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1.類風濕和風濕有某些相似之處,如都有風、寒、濕外因及關節疼痛,但兩者有本質的不同.一、病因不同:風濕病多數應稱風寒濕性關節痛,寒冷地區絕大部分是這類風濕病,不累及心臟、不破壞骨質、絕大多數可治愈,從中醫角度看風濕病屬寒痹癥,而類風濕和強直性脊柱炎屬熱痹癥,即使有畏寒癥狀也是真熱假寒或里熱外寒.有少數風濕熱病人系鏈球菌感染所致,而類風濕屬自身免疫病.2、病理和癥狀不同:風濕病是脈道內血液循環不暢陰寒而痛.類風濕是脈道外有異物壓迫脈道不通而痛.從外觀看風濕病初期不腫,后期關節也不變形.類風濕初期手指、足趾小關節呈現對稱性腫脹,后期關節變形,風濕病脈象常見沉遲,類風濕脈象常見細數.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熱的一種表現.風濕熱是由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全身變態反應性疾病,病初起時常有咽峽炎、丹毒等感染病史.風濕熱起病較急,且多見于青少年.風濕性關節炎可侵犯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并有發熱、皮下結節和皮疹等表現.風濕性關節炎有兩個特點:一是關節紅、腫、熱、痛明顯,不能活動,發病的部位常常是膝、髖、踝等下肢大關節,其次是肩、肘、腕關節,手足的小關節少見;2是疼痛游走不定,一段時間是這個關節發作,一段時間是那個關節不適,但疼痛持續時間不長,幾天就可消退.血化驗血沉加快,抗“O”滴度升高,類風濕因子陰性.治愈后很少復發,關節不遺留畸形,有的病人可遺留心臟病變.類風濕性關節炎則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雖不屬于遺傳性疾病,但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多發生于20~40歲女性.早期癥狀多為關節疼痛、腫脹、發僵、活動不便,時輕時重,反復發作,遷延不愈,常遺留骨關節強直畸形.雖然少數病人可有心血管疾病,但絕大多數病人無心臟癥狀,類風濕因子陽性.
2016-03-17 08: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肖依
黑龍江省農墾齊齊哈爾管理局中心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風濕病是一組與自身免疫關系密切,以骨、關節、肌肉、韌帶、滑囊、筋膜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同時可侵犯全身各組織器官系統的疾病的總稱。類風濕的特點如下1、好發于20-60歲,以生育期女性多見;2、慢性病程;3、腕、掌指、近端指間關節等多關節對稱性腫痛;4、晨僵每天持續至少一小時以上;5、皮下結節;6、類風濕因子陽性;7、手X線攝片改變(骨質疏松和關節間破壞隙狹窄)
2016-03-17 05:3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