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脫臼
我媽媽于2013年3月30日摔至肩膀脫臼加骨裂。醫院31日做了復位,沒有開刀。吊了3周的手臂。休養至今快3個月仍然無法活動。手臂只能前平舉,側平舉也痛,抬高就痛。也無法往后伸。每天睡覺到早上就整個手臂都酸痛。包括手指。到醫院拍片都表示已恢復完好。讓她多鍛煉。可她這樣痛也不敢亂動,怕再次拉傷脫臼。請問醫生,這樣子該怎么辦?請您百忙之中幫忙答復,萬分感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復位后固定三周.口服舒筋活血片.
2016-03-17 11:1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對於先天性的習慣性脫位的治療,由於沒有明顯病灶,問題出在組織結構松弛,所以原則上以保守(非手術)復健治療為主,訓練肩關節周圍的肌肉,以加強肌力來幫助穩定關節。成效約為80%,除非得已,才以手術方式縮緊關節囊膜,減少關節活動的范圍以維持穩定。至於,創傷性肩關節脫位的治療則分兩方面來說:在急性期,也就是第一次脫臼發生時,以往都是使用保守關節復位術后就"靜觀其變″,但是對於年輕人及愛好運動患者的高復發率(80%求95%),也讓我們開始思考更好的治療方式以降低"明明知道,必然會發生″的不良預后。近年來,由於關節鏡手術的發展,以微創傷口的手術技術,針對年輕人,運動員,愛好運動的患者,或特殊職業的軍人、警察等在其第一次肩關節脫臼后,適時予以修補剝離的肩盂唇韌帶,以減少日后復發的機會及所帶來的困擾,與復發后再治療的復雜性。關節鏡手術的結果可以將這些高復發率患者復發的機會降至10%求20%以下。另一方面,保守復健治療對於創傷后習慣性脫位的效果并不好,成功率不到20%。但這些病灶如果以手術的方式矯正,縫合撕離的韌帶并收緊松弛的關節囊膜,術后以肩吊帶保護二至四周,并開始被動關節活動,八周開始肌力訓練,十二周恢復日常生活活動,四至六個月恢復運動。我們統計過去10年間手術成功率可達95%。近年來,我們更開始使用關節鏡手術的方式來治療,除了前述急性期第一次肩關節脫位的患者,更對於某些習慣性脫位而其病灶受傷并不是太嚴重的患者進行修補。關節鏡手術的好處是傷口小(三個小洞),術后較不痛,較容易復健,關節不易僵硬,容易恢復正常活動范圍及功能。短期的治療效果和開放式手術的結果差不多。建議不要輕忽習慣性肩關節脫位的重要性,診斷要先確定(病史詢問、理學檢查及磁振造影),才決定治療方向。非因受傷引起的習慣性脫臼最好以復健的方式治療。由受傷造成的脫臼則最好已手術的方式治療。唯有將不穩定的關節轉為穩定的關節,才有機會享受無拘無束的活動,并減少關節炎發生的機會。
2016-03-17 05: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肩部的脫臼可以注意了,以前有沒有經常的扭傷或肩關節有無過多鍛煉活動,肩關節導致脫臼與平時韌帶過度拉傷松馳相關,如果早期得不到及時徹底的治療,以后就有可能會導致經常脫臼,早期的治療恢復是比較好的,用藥治療20天到30天左右可以恢復,為什么肩關節容易脫臼,因平時過多的活動肩關節和肩關節的構造很特殊,關節臼淺,關節周圍的韌帶也比較薄弱,尤其是靠前方的關節韌帶。這兩個構造上的特點,使得肩關節特別容易脫臼在沒有治療韌帶前禁吃姜和牛肉,吃了會影響治療的時間和恢復,
2016-03-17 04: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這位朋友!你是自己估計是肩關節脫位,肩關節脫位的體征是搭肩試驗陽性,就是說患側手搭在對側肩上的時候,患側肘關節不能貼在前胸部!或是患側肘關節可以貼在胸部,但手不能搭在對側的肩上.當時復位,正規處置,患側肢體應曲肘固定一周,以利關節囊損傷的修復,如果修復不好!肩關節囊松弛,就很容易經常脫臼.建議你不要做甩胳膊的動作,這樣做更容易使關節囊松弛,有咔咔響聲,說明你肩部關節囊周圍軟組織,有增生肥厚,不是經常脫臼,也沒有什么特殊治療,口服藥物也無效.只要自己注意一下就好,如果經常脫臼,唯有手術做關節囊的緊縮手術,因為不能面診病人,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希望你采納我的建議!祝你好運!
2016-03-17 01: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現在不需要特殊的治療,只要加強鍛煉,使肩關節周圍的肌肉組織和韌帶恢復好就沒事了.
2016-03-17 00: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