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定期檢查:凡某些感染性炎癥久治不愈,并伴有疲乏表現時,應及時檢查白細胞計數.一旦白細胞低于5000/立方毫米時,應定期檢查白細胞. 二,慎用藥物:凡能引起白細胞減少的藥物如氯霉素,消炎痛,水楊酸類,保泰松,磺胺類,抗腫瘤類,抗甲亢類藥物均應盡量避免使用.如必須使用時,應遵醫囑,定期檢查白細胞,隨時調節藥物劑量或立即停服,或同時服用能升高白細胞的藥物. 三,避免感染:病人因抗病力較差,極易引起繼發感染.居室要求陽光充足,空氣流通,每天可打開門窗2至3次,每次10至15分鐘.對粒細胞缺乏癥病人居室,每天可用50%食醋蒸汽消毒1次,有條件者可用紫外線消毒.應及時診治好口腔粘膜,肛門及皮膚癤腫等感染灶,防止病情惡化.飯后宜漱口,勤擦洗,勤換內衣,勤理發刮須,保持皮膚清潔.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必須外出時應注意防寒保暖. 可選食禽蛋類,瘦肉,奶類,豆類及新鮮綠葉蔬菜.宜清淡,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忌高脂及辛辣刺激之品.可選用人參粥,黃芪粥等食療.
2016-03-16 15:5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查骨髓象
2016-03-16 13:5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白細胞減少癥概述粒細胞在骨髓中生長,來自粒-單細胞祖細胞(CFU-GM).原始粒細胞,早幼粒細胞及中幼粒細胞都具有分裂能力,屬骨髓分裂池.晚幼粒細胞不再分裂,發育成熟至分葉核后,積存于骨髓貯備池,等待釋放.病因粒細胞減少可有遺傳性,家族性,獲得性等,其中獲得性占多數.藥物,放射線,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細胞減少,藥物引起者最常見.癥狀病人可無癥狀或有非特異性癥狀,如乏力,納差,體力減退,并有易感染傾向.是否合并感染視粒細胞減少程度.感染部位以肺,尿路,皮膚等多見.檢查一,血象:白細胞計數多在2-4×109/L,中性粒細胞絕對值減低.血紅蛋白和血小板正常.二,骨髓象:一般正常,典型患者呈粒系增生不良或成熟障礙.三,粒細胞邊緣池的檢查.四,粒細胞儲備的檢查.五,白細胞凝集試驗和血溶菌霉及溶菌酶指數是檢測是否有粒細胞破壞過多的方法,但有假陽性出現.治療首先應仔細查找引起粒細胞減少的原因,根據病因選擇相應的治療措施.如因藥物引起者,應立即停藥.促白細胞生成藥物臨床應用種類較多,但療效均難以確定.如維生素B6,利血生可用于各種粒細胞減少癥.維生素B4,鯊肝醇,肌苷,脫氧核苷酸,康力龍等對抗癌藥,放療或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細胞減少有較好療效.在病因治療同時,對上述藥物可選擇其中1-2種,服用4-6周,觀察是否有使白細胞回升效果,切勿認為藥物越多越好,而同時使用數種藥物.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促進骨髓釋放細胞進入外周血循環,當粒細胞減少是因為免疫因素引起,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時,有較好且持久的療效.白細胞減少癥宜食食物凡白細胞減少的病人,宜食用以下食物,有升高白細胞的作用.蜂王漿具有滋補,強壯,健脾的功效,尤其適宜癌癥病人治療后白細胞減少者食用.有報道說:一位70多歲的老婦胡某,因乳房癌,后又發生肺癌,年高體弱,白細胞僅1000/毫升,既不能手術,又不能化療,老人只得試服鮮蜂王漿,10多天后,白細胞升至5000/毫升.靈芝《神農本草經》中載:靈芝“益精氣,堅筋骨”.《本草綱目》認為靈芝能“療虛勞”.據福建三明地區第二醫院1972年的《醫藥學資料》中介紹:采用人工培養的靈芝,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52人,結果顯效(白細胞總數增加2000/毫升以上)的有11人,進步(白細胞總數增加1000~2000/毫升)的有12人,好轉(白細胞總數增加500~1000/毫升)者21人,近期有效率為84.6%,白細胞平均提高1028/毫升.紫河車有很好的補益強壯作用,能補氣,養血,益精.《本草蒙筌》說它“療諸虛百損.”《本草再新》認為紫河車“大補元氣.”白細胞減少癥是屬傳統醫學中的“虛損”癥范疇,常食紫河車,對提高白細胞數,頗有效益.可用新鮮紫河車1個,去膜洗凈,慢火烘干,研末后裝入空心膠囊,早晚飯前空腹吃3~5粒.羊骨髓羊的脊髓或骨髓,能補陰補髓,對虛勞羸弱之人可以起到食療食養的作用.現代還有用以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者.中國藥科大學葉橘泉教授治療再生不良性貧血的方法是:生羊脛骨(即羊四肢的長骨)1~2根,敲碎,加紅棗10~20個,糯米適量,同煮稀粥,1日2~3次分服,15天為1療程.用同樣的食法,也適宜白細胞減少癥者眼食.大棗有補脾,益氣,養血的功效,凡血虛,貧血,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者,均宜食用.對腫瘤病人經放療或化療后引起白細胞減少者,民間習慣用紅棗同赤小豆,糯米煮粥服食.香菇據報道,從人工栽培的鮮香菇中提取的多糖類,對白細胞減少癥有明顯療效.民間對白細胞減少癥,可用鮮香菇適量煮食或作菜常食.香菇還有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用來增強惡性腫瘤病人的化療放療效果,預防和治療化療,放療所致的白細胞下降等免疫功能低下癥.黃芪有補中益氣,治虛弱病癥的作用.歷代醫家認為,黃芪為補氣諸藥之最,是以有耆之稱.《本經逢原》載:“黃芪能補五臟諸虛”.《日華子本草》說它:“助氣壯筋骨,長肉補血”.白細胞減少癥多屬中醫氣虛癥候,近代有些醫家創立了“補氣升白湯”,即從補氣人手來達到升高白細胞的目的.黃芪為補氣之最,故白細胞減少者宜食之.參能大補元氣,強壯身體,對白細胞減少癥表現為氣虛,及陽氣不足,體虛氣短,怕冷乏力者尤為適宜.黨參有補氣,健脾胃,養氣血的作用,為氣虛之人常用之品.據藥理實驗報道,黨參給正常兔連續服用后,可使嗜中性白細胞比例增多,黨參對因放射線療法及化學治療引起的白細胞下降,能使其升高.小茄香性溫,味辛,為民間常用的五香調味品.《傷寒蘊要》中說它“暖丹田”.元代名醫李杲認為茴香“補命門不足”,這都說明它有補腎氣的作用.現代研究認為,小茴香中所含的茴香醚有升高白細胞的功效,所以,對于白細胞減少癥,包括因放射治療和抗癌藥化療而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患者,以之作為調味佐料,尤為適宜.丁香為常用的五香調味品之一.性溫,味辛,有溫中暖腎之功.《醫林纂要》中還說它能“補肝,潤命門”.現代醫學研究認為,丁香內服吸收入血后,能刺激中樞神經使之興奮,心跳加快,并能使白細胞增加.因此,對白細胞減少癥患者來說,吃些丁香等五香粉,也頗適宜.牛髓能補腎益髓.《神農本草經》中即有記載,說它“補中,填骨髓,久服增年”.白細胞減少癥多屬中醫精血虧損,虛勞之病,因此,常食頗宜,可收到補虛勞,益精血的功效.牛肉能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韓氏醫通》認為:“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醫林纂要》中還說:“牛肉味甘,專補脾土,脾胃者,后天氣血之本,補此則無不補矣.”因此,白細胞減少癥者,多屬中醫脾氣虛弱,多食牛肉則補氣健脾,故常食頗宜.羊肉為溫補性食物,能益氣補虛,有補益強壯作用.元代醫家李杲曾說:“羊肉,甘熱,能補血之虛.”尤其是白細胞減少癥兼有陽虛怕冷者,食之尤宜.狗肉能補中益氣,溫腎助陽.唐代食醫孟詵認為狗肉“補血脈,填精髓”.白細胞減少癥可屬中醫“虛勞”范疇,狗肉有補脾氣,益腎氣的作用,因此,對白細胞減少之人兼有脾腎兩虛,無力腿軟,四肢欠溫者,食之最宜.鹿肉性溫,味甘,能補五臟,調血脈,中醫常用以治療虛勞羸瘦之人.《別錄》謂:“補中,強五臟,益氣力.”《醫林纂要》亦說:“補脾胃,益氣血,補助命火,壯陽益精.”凡白細胞減少癥患者,兼有脾腎兩虧,陽氣不足之人,食之最為適宜.鹿胎為鹿的胎盤和胎獸,能益腎壯陽,補虛生精.《本經逢原》中說:“鹿性補陽益精,男子真元不足者宜之.”故凡腎精虧虛,元陽不足的白細胞減少癥患者,宜食之.鹿茸能壯元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明·李時珍認為它“治一切虛損”.現代也有報道,單用鹿茸治療白細胞減少癥5例,血象進步者3例,臨床癥狀改善者2例.也有用以治血小板,白細胞減少癥15例,結果有7例血象和癥狀均有改善.凡白細胞減少癥患者又兼陽虛怕冷之人,頗為適宜.鹿角膠也有同等功效,故也適宜服用.此外,白細胞減少癥患者還宜選食羊肚,羊奶,烏骨雞,海參,牛肚,阿膠,雞肉,雞蛋,鴿肉,鴿蛋,白鱔,甲魚,太子參,山藥,冬蟲夏草,銀耳,燕窩,猴頭菇,枸杞子,黃精,胡桃肉,花生仁等.
2016-03-16 10: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白細胞是一類有核的血細胞.正常人的血細胞數目是4000-10000/UL(微升),每日不同的時間和機體不同的功能狀態下,白細胞在血液中的數目是有較大范圍變化的.當每微升超過10000個時,稱為白細胞增多;而沒微升少于4000個時,則稱為白細胞減少.機體有炎癥(即發炎)時會出現白細胞增多;白細胞減少可有遺傳性,家族性,獲得性等.其中獲得性占多數.藥物,放射線,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細胞減少,藥物引起者最常見.避免用藥是要避免因為藥而產生的白細胞減少.一般白細胞少的原因有;病毒感染,傷寒等,也有因為藥物引起的.如系藥物等引起的粒細胞減少,應立即停藥,適當應用生白藥物,如集落刺激因子(CsF),碳酸鋰,茜草雙酯,多抗甲素等.停止接觸放射線或其他化學毒物.由脾功能亢進引起的,易發生反復,嚴重感染,可做脾切除術.以上是對“白細泡減少怎么辦”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3-16 04:5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正常人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持續低于4000/立方毫米,中性粒細胞百分數正?;蛏缘?稱為白細胞減少癥.而當粒細胞絕對值低于1500/立方毫米時,稱為粒細胞減少癥.若外周血白細胞計數低于2000/立方毫米,中性粒細胞極度減少或粒細胞絕對值低于500/立方毫米時,稱為粒細胞缺乏癥.白細胞減少癥其主要癥狀有頭暈,乏力,厭食,低熱,睡眠不佳等.粒細胞缺乏癥病情較為嚴重,??捎泻畱?高熱,多汗,極度疲乏等癥狀,粘膜部位極易繼發感染而出現壞死性潰瘍,處置不當可迅速發生敗血癥而導致死亡.以下提供有關白細胞方面的信息:養生指南: 一,定期檢查:凡某些感染性炎癥久治不愈,并伴有疲乏表現時,應及時檢查白細胞計數.一旦白細胞低于5000/立方毫米時,應定期檢查白細胞. 二,慎用藥物:凡能引起白細胞減少的藥物如氯霉素,消炎痛,水楊酸類,保泰松,磺胺類,抗腫瘤類,抗甲亢類藥物均應盡量避免使用.如必須使用時,應遵醫囑,定期檢查白細胞,隨時調節藥物劑量或立即停服,或同時服用能升高白細胞的藥物. 三,避免感染:病人因抗病力較差,極易引起繼發感染.居室要求陽光充足,空氣流通,每天可打開門窗2至3次,每次10至15分鐘.對粒細胞缺乏癥病人居室,每天可用50%食醋蒸汽消毒1次,有條件者可用紫外線消毒.應及時診治好口腔粘膜,肛門及皮膚癤腫等感染灶,防止病情惡化.飯后宜漱口,勤擦洗,勤換內衣,勤理發刮須,保持皮膚清潔.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必須外出時應注意防寒保暖. 四,加強鍛煉: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可選擇內養功,保健操,太極拳等項目.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抗病能力.五.合理飲食:飲食以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為主. 可選食禽蛋類,瘦肉,奶類,豆類及新鮮綠葉蔬菜.宜清淡,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忌高脂及辛辣刺激之品.可選用人參粥,黃芪粥等食療. 白細胞具有吞噬能力,能消滅外來的病原菌,保衛身體的健康,所以人們將它譽為身體的衛士. 正常人血液循環中的白細胞為4000~10000/立方毫米,其中具有重要防衛功能的,如中性粒細胞,約占白細胞總數的60~75%.在身體某一部位有炎癥,尤其是化膿性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的百分率,即醫務界通常簡稱為“白計分”或“白分”的,皆會升高.而如果白細胞計數持續低于4000/立方毫米,紅細胞和血小板計數都正常的,則稱為白細胞減少癥.如果中性粒細胞低于2000/立方毫米,稱為粒細胞減少癥,如低于1000/立方毫米,則稱為粒細胞缺乏癥. 白細胞為什么會減少呢? 說來不外乎是生產不足或是破壞過多兩個原因.長骨(如四肢的骨骼),扁骨(如胸骨),髂骨的骨髓是造血的場所.當骨髓造血功能發生障礙時,血細胞便減少.某些藥物如氯霉素,苯妥因鈉及抗癌藥等,能引起骨髓造血功能障礙.某些毒物如苯等能引起骨髓造血功能抑制.X線,放射性同位素亦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某些病毒的感染,能暫時性地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而癌的骨髓轉移,特殊類型的白血病,能完全損害骨髓造血功能,導致白細胞減少.盡管多數的炎癥感染,白細胞都會升高,但有些炎癥感染,白細胞卻會減少.如傷寒桿菌感染,白細胞明顯減少,被認為是傷寒桿菌的內毒素對白細胞的破壞過多所致.此外,象流感,肝炎等病毒感染時,白細胞也會減少.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等,由于產生抗白細胞抗體,使白細胞破壞增加,而造成白細胞減少.某些藥物如解熱鎮痛藥,磺胺類藥物等引起的過敏,也會使白細胞破壞增多.還有脾功能亢進,也能使白細胞破壞增多,而導致白細胞減少.另有一種被稱為“假性粒細胞減少癥”的,是因為粒細胞粘附在毛細血管壁上,而使血循環中的白細胞減少.在患瘧疾時,即有此種情況出現. 輕癥的白細胞減少者,可能有頭昏,乏力等癥狀.嚴重的可產生高熱寒顫,口腔,咽部潰瘍,甚至發生敗血癥. 為了查明白細胞減少的原因,往往需要抽取骨髓來檢查骨髓的造血功能,作白細胞凝集試驗,以檢查有無抗白細胞的抗體等等. 白細胞減少不是一個獨立的病,而是許多種疾病的一個共同的表現.故對白細胞減少,都應查明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有些藥物如鯊肝醇,利血生,輔酶A等,對白細胞減少有一定的療效.對重癥的粒細胞缺乏癥,則需應用抗生素,激素,輸血,輸白細胞等治療. 預防白細胞減少,應加強勞動保護,改進工藝流程,避免或減少對放射線,苯等的接觸.不濫用可能造成骨髓功能抑制的藥物,以及預防某些感染等. 值得一提的是,一種名叫“慢性特發性粒細胞減少癥”的,在中青年婦女中較為多見,其原因尚未明了,多伴有低熱,疲乏等癥狀,病程遷延,但對健康多無影響.服些健脾補腎,益氣養血的中藥,可能有些效果.
2016-03-15 21:5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