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顧建軍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
三級甲等
角膜病科
-
眼睛充血可能由疲勞、感染、炎癥、外傷、過敏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休息、用藥、冷敷、避免刺激、治療原發病等。若身體出現不適癥狀,請趕快就醫,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8-08-28 10:17
1.休息:保證充足睡眠,減少用眼時間,讓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2.用藥:如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阿昔洛韋滴眼液等,需遵醫囑使用。
3.冷敷: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眼部,每次15分鐘左右,緩解充血。
4.避免刺激:避免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避免煙霧、粉塵等刺激。
5.治療原發病:若是高血壓、糖尿病等引起,要積極治療這些疾病。
眼睛充血應引起重視,采取適當的治療方法。如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你說的情況這個產品對男性生育也是有影響的,一般停藥是會逐漸恢復的.
2016-03-16 13:3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您好,雷公藤制劑對口腔潰瘍,皮下結節,關節病,眼炎有肯定療效.對腸道癥狀療效較差.雷公藤制劑的副作用為:雷公藤的主要毒副作用為胃腸道反應,月經紊亂,骨髓抑制,皮疹,肝功能異常等.一般情況下,這些反應的發生率很低.毒副作用還與制作丁藝,藥品的純度有關系.由于雷公藤適應證范圍廣,療效較高.從臨床應用來看,多數病人對雷公藤均能耐受.有的服用數年仍能耐受,但雷公藤毒性大,應用時仍應時刻注意以下幾點:①掌握好劑量.由小劑量開始逐漸增量;②對年老體弱或兒童要慎用或減量使用;③對心,肝,腎器質性病變,功能不良者,白細胞低,孕婦及哺乳婦女忌用;④飯后服用或合用保胃藥,以及維生素B.等可以減輕消化道反應;⑤用藥過程中定期查血象;⑥因藥用部位與毒性大小有關,為減少不良反應,須嚴格去凈二層根皮,用其木質部分;⑦煎藥以文火久煎可減少毒性,一般要煎2—3小時以上.中毒癥狀主要表現為劇吐,腹絞痛,腹瀉,心音弱快,心電圖改變,血壓下降,體溫降低,休克,尿少,浮腫,尿液異常.后期發生骨髓抑制,粘膜糜爛,脫發等,個別可有抽搐.主要死因是循環衰竭及腎功能衰竭.死亡可在24小時內,一般不超過4天.副作用與中毒表現僅為程度上的差別.抗生育作用表現為精于活力降低,數量減少.在一定的總劑量下,為可逆性.所以,用雷公藤制劑治療牛皮癬應在有經驗的醫生觀察指導下使用,定期做一些必要的化驗,及時調整劑量,達到最安全,最好的療效.
2016-03-16 01: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雷公藤制劑對口腔潰瘍,皮下結節,關節病,眼炎有肯定療效.對腸道癥狀療效較差.雷公藤制劑的副作用為:雷公藤的主要毒副作用為胃腸道反應,月經紊亂,骨髓抑制,皮疹,肝功能異常等.一般情況下,這些反應的發生率很低.毒副作用還與制作丁藝,藥品的純度有關系.由于雷公藤適應證范圍廣,療效較高.從臨床應用來看,多數病人對雷公藤均能耐受.有的服用數年仍能耐受,但雷公藤毒性大,應用時仍應時刻注意以下幾點:①掌握好劑量.由小劑量開始逐漸增量;②對年老體弱或兒童要慎用或減量使用;③對心,肝,腎器質性病變,功能不良者,白細胞低,孕婦及哺乳婦女忌用;④飯后服用或合用保胃藥,以及維生素B.等可以減輕消化道反應;⑤用藥過程中定期查血象;⑥因藥用部位與毒性大小有關,為減少不良反應,須嚴格去凈二層根皮,用其木質部分;⑦煎藥以文火久煎可減少毒性,一般要煎2—3小時以上.中毒癥狀主要表現為劇吐,腹絞痛,腹瀉,心音弱快,心電圖改變,血壓下降,體溫降低,休克,尿少,浮腫,尿液異常.后期發生骨髓抑制,粘膜糜爛,脫發等,個別可有抽搐.主要死因是循環衰竭及腎功能衰竭.死亡可在24小時內,一般不超過4天.副作用與中毒表現僅為程度上的差別.抗生育作用表現為精于活力降低,數量減少.在一定的總劑量下,為可逆性.所以,用雷公藤制劑治療牛皮癬應在有經驗的醫生觀察指導下使用,定期做一些必要的化驗,及時調整劑量,達到最安全,最好的療效.
2016-03-15 19: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白塞病? 白塞病(Behcet'sdisease),又稱白塞綜合征(S-S)、貝赫切特綜合征、口一眼一生殖器三聯征等。是一種以血管炎為病理基礎的多系統疾病??谇?、眼、生殖器、皮膚為本病的好發部位,可累及多個系統,病情呈反復發作和緩解交替,部分患者遺留視力障礙,少數因內臟受損可危及生命,大多數患者預后良好。因土耳其眼科醫生Hulusi Behcet于1937年首先報道而命名之。以口腔潰瘍為最基本的病損,發生率達100%。皮膚病損、生殖器潰瘍、眼疾發生率分別為90%、80%、40%左右。此外,關節以及心血管、神經、消化、呼吸、泌尿等多系統的病變,雖發生概率較小,但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其發病原因與免疫、遺傳、微循環障礙等有關,現代西醫學尚無理想控制病情的藥物。BD在地中海沿岸、中東及遠東地區(中國、日本、朝鮮)發病率較高,20~40歲男性多見,在英美等國女性患者比例較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