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治療 因本病發展緩慢,癥狀較輕,且對功能大多無明顯影響,因此勿需治療;但應注意保護,避免或減緩病變的發展。 本病最為重要而又最基本的治療方法是減少關節的負重和過度的大幅度活動,對患病關節要愛惜,以延緩病變的進程。肥胖患者應減輕體重,以減少關節的負荷,延緩病變的發展。下肢關節有病變時,可用拐杖或手杖,以求減輕關節的負擔。可以行理療及適當的鍛煉以保持關節的活動范圍,必要時可使用夾板、支具及手杖等,對控制急性期癥狀有所幫助。 消炎鎮痛藥物可減輕或控制癥狀,但不能改變病變的進展,只是在急性疼痛發作期間起治標作用。關節內注入潑尼松龍(醋酸潑尼松龍)或醋酸氫化可的松可控制癥狀,每間隔2周注射一次。 對晚期病例,在全身情況能耐受手術的條件下,可酌情行人工關節置換術、關節神經切斷術或截骨術等,以求改善關節功能。 (二)預后 一般早期經休息、治療,癥狀能夠緩解,晚期病例則可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或截骨術改善關節功能。
2016-03-15 15:2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視病程不同,癥狀差別較大,但大多數患者的表現并不典型,尤其是早期病例,僅有5%的人有癥狀。患者多為50歲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本病起病緩慢無全身癥狀。通常為多關節發病,也有單關節發病者。受累關節可有持續性隱痛,活動增加時加重,休息后好轉。疼痛常不嚴重,氣壓降低時加重,故與氣候變化有關。
2016-03-15 10:1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1.急性風濕熱①發病急,全身癥狀重,持續時間短。②關節表面皮膚呈紅熱。③受累關節疼痛、壓痛,嚴重為游走性,無關節功能障礙。④多伴發心臟病變。⑤X線檢查無變化。2.類風濕關節炎①多發在20~50歲。②嚴急性發作,全身癥狀較輕,持續時間長。③受累關節多對稱或多發,不侵犯遠端指間關節。④關節早期腫脹呈梭形,晚期功能障礙及強直畸形。⑤X線檢查局部或全身骨質疏松,關節面吸收骨性愈合強直畸形。⑥實驗室檢查血沉快,類風濕因子陽性。3.強直性脊柱炎①多發于15~30歲男性青壯年。②發病緩慢,間歇疼痛,多關節受累。③脊柱活動受限,關節畸形,有晨僵。④X線檢查骶髂關節間隙狹窄模糊,脊柱韌帶鈣化,呈竹節狀改變。⑤實驗室檢查血沉快或正常,HLA-B27為陽性。類風濕因子多屬陰性。
2016-03-15 05: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臨床上多見的增生性骨關節病可有多個名稱,包括退化性關節炎、骨關節炎及肥大性關節炎等。本病是由于關節退行性變,以致關節軟骨被破壞而引起的慢性關節病。
2016-03-15 04: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骨質增生性關節炎又稱退行性骨關節病.由于老年人內分泌紊亂使骨關節發生退行性變,關節軟骨退變,斷裂,甚至脫落,軟骨下骨質增生,骨刺形成,引起關節疼痛,活動不利,功能障礙等.本病的發展緩慢,呈隱襲性,多在40歲以后出現癥狀.50歲以上的人口中,體格檢查如X線拍片多數可發現骨關節增生性改變,但出現臨床癥狀者只占5%左右,60歲以上的人口中,約有25%的女性和15%的男性出現明顯臨床癥狀.
2016-03-15 04:3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