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典型的瘧疾多呈周期性發作,表現為間歇性寒熱發作。一般在發作時先有明顯的寒戰,全身發抖,面色蒼白,口唇發紺,寒戰持續約10分鐘至2小時,接著體溫迅速上升,常達40℃或更高,面色潮紅,皮膚干熱,煩躁不安,高熱持續約2~6小時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體溫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經過一段間歇期后,又開始重復上述間歇性定時寒戰、高熱發作。針刺療法于發作前兩小時治療可控制發作,系調動了體內免疫反應力。穴位有大椎、陶道、間使、后溪,前兩穴要使針感向肩及尾骨方向放散,間歇提插捻轉半小時。瘧門穴,承山穴單獨針刺有同樣效果。 中醫藥祖國醫學認為病因是外感暑溫瘧邪。分為正瘧、瘴瘧、久瘧。正瘧相當于慢性復發瘧疾。正瘧主張和解少陽,祛邪上瘧,應用小柴胡湯加減(柴胡、黃苓、黨參、陳皮、半夏、甘草)。瘴瘧認為需清熱、保津、截瘧,主張給生石膏、知母、玄參、麥冬、柴胡、常山,隨癥加減。久瘧者需滋陰清熱,扶養正氣以化痰破淤、軟堅散結,常用青蒿別甲煎;何人飲;別甲煎丸等。民間常用單方驗方,如馬鞭草1-2兩濃煎服;獨頭大蒜搗爛敷內關;酒炒常山、檳榔、草果仁煎服等。均為發作前2~3小時應用。 惡性瘧原蟲的抗藥性 凡氯喹2.5g(基質1.5g)總量分3日服,未能消除無性生殖原蟲,或1月內再燃者,稱為抗性。對有抗性者應選用甲氯喹、青蒿素或聯合用藥。
2016-03-15 19: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正規治療可以治愈。并且治愈后不復發。①發作期及退熱后24小時應臥床休息;②要注意水份的補給,對食欲不佳者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至恢復期給高蛋白飲食;吐瀉不能進食者,則適當補液;有貧血者可輔以鐵劑;③寒戰時注意保暖;大汗應及時用干毛巾或溫濕毛巾擦干,并隨時更換汗濕的衣被,以免受涼;高熱時采用物理降溫,過高熱患者因高熱難忍可藥物降溫;兇險發熱者應嚴密觀察病情,及時發現生命體征的變化,詳細記錄出入量,做好基礎護理;④按蟲媒傳染病做好隔離。患者所用的注射器要洗凈消毒。
2016-03-15 17:4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典型的瘧疾多呈周期性發作,表現為間歇性寒熱發作。一般在發作時先有明顯的寒戰,全身發抖,面色蒼白,口唇發紺,寒戰持續約10分鐘至2小時,接著體溫迅速上升,常達40℃或更高,面色潮紅,皮膚干熱,煩躁不安,高熱持續約2~6小時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體溫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經過一段間歇期后,又開始重復上述間歇性定時寒戰、高熱發作。針刺療法于發作前兩小時治療可控制發作,系調動了體內免疫反應力。穴位有大椎、陶道、間使、后溪,前兩穴要使針感向肩及尾骨方向放散,間歇提插捻轉半小時。瘧門穴,承山穴單獨針刺有同樣效果。
2016-03-15 03: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