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弓足
問題描述:經常感覺左腳疼痛,拍X片醫生說骨頭沒有問題,后來找赤峰市醫院的骨科醫生診斷說是高弓足,建議手術治療,我想問的是手術矯正有后遺癥嗎,風險大嗎,說是將足底部的筋割斷,對以后的腳有影響嗎?一般治療費用是多少?在哪個醫院作這樣的手術比較有經驗?謝謝專家!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只有手術.30000左右.半年.
2016-03-13 12:4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高弓足是常見的足部畸形,常見的類型有高弓仰趾足,高弓爪狀足、高弓內翻足、高翻足和高弓跟行足五類。高弓仰趾足和高弓跟行足主要是由于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癱瘓,而足的部分背伸肌有力,同時跖腱膜攣縮二者常合并存在;高弓爪形足乃足內在肌或足外在肌一組或幾組肌力不平衡所致,兼跖睫膜攣縮;若足的內外肌力不平衡,也常伴有足內、外翻畸形。骨與關節隨生長發育逐漸產生結構性改變。高弓仰趾足治療的關鍵是加強屈趾肌力,后期有固定性畸形者,需配合手術(治療)矯正畸形,高弓跟行足需加強小腿三頭肌力量。??導平治療:???阿是(-)??雙三陰交(+)???T:相應的萎縮肌群(-)??雙涌泉(+)
2016-03-13 11:4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早期輕型高弓足可采取被動牽拉足底攣縮的跖筋膜,短縮的足底內在肌.為緩解跖骨頭受壓,使體重呈均勻性分布,在鞋內相當跖骨頭處加一厚1cm氈墊,并在鞋底后外側加厚0.3~0.5cm,以減輕走路時后足出現的內翻傾向.但是,這些措施只能減輕癥狀,既不能矯正高弓足畸形,也不能防止畸形加重. 當高弓足已妨礙負重行走,穿鞋,或進行性加重時,則應手術治療.手術方法可分為軟組織松解和骨性手術.一般根據病人年齡,畸形類型及嚴重程度,原發性疾病所處的狀態等因素,選擇手術方法.原則上先作軟組織手術,如足跖側軟組織松解,脛前脛后肌腱移位及趾長伸肌后移等.若軟組織手術仍未能矯正畸形,抑或年長兒童有固定性高弓足畸形,可選擇骨性矯形手術. 足跖側軟組織松解是一個傳統的方法,經足內緣的后側縱行切口顯露跖側軟組織,先切斷跖筋膜,跖長韌帶,繼之把<短屈肌,趾短屈肌和小趾屈肌一并從跟骨起點處剝離,并推向遠端.如需徹底松解,可切斷分歧韌帶,切開第一~三跖跗關節囊的跖側部分,同時切斷脛后肌腱擴張部分即止于跖骨及楔骨的纖維.術后用系列矯形石膏固定8周. 骨性矯形手術包括第一楔骨開放性截骨,跗骨背側楔形,V形截骨,以及跟骨后移截骨.足背側跗骨V形截骨具有較多的優點,它不損傷跗骨骨骺,故適用于6歲以上的兒童.它不使足縮短,并可矯正前足內收,內旋畸形.其手術要點是:①采取足背橫切口或縱切口,于骨膜外顯露足跗骨;②在足弓頂點設計V形截骨線,一般位于舟骨中央,內側支從舟骨斜向第一楔骨內側皮質,③完成截骨操作后,術者向遠端牽拉前足,并將前足抬高,同時下壓截骨遠側斷端.如有內旋,內收畸形,可將前足外旋,外展,預以矯正.然后用一枚克氏針從第一跖骨內側穿入,通過截骨線止于跟骨的外側部分.術后用小腿石膏固定六周.解除石膏固定后,拔除克氏針,并攝X線片觀察截骨愈合情況.若已愈合,可逐漸開始負重行走.
2016-03-13 10: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兩腿長短不一,不會影響高弓足手術;不過現在14歲就做手術?是否可以等骨骺閉合以后再做。最好找好一點的矯形外科專家咨詢。
2016-03-13 10:1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高弓足是兒童頗為常見足畸形,多為神經肌肉性疾病引起的前足固定性跖屈,從而使足縱弓增高.有時合并后足內翻畸形.偶見原因明者,可稱為特發性高弓足.【治療措施】早期輕型高弓足可采取被動牽拉足底攣縮的跖筋膜,短縮的足底內在肌.為緩解跖骨頭受壓,使體重呈均勻性分布,在鞋內相當跖骨頭處加一厚1cm氈墊,并在鞋底后外側加厚0.3~0.5cm,以減輕走路時后足出現的內翻傾向.但是,這些措施只能減輕癥狀,既不能矯正高弓足畸形,也不能防止畸形加重.當高弓足已妨礙負重行走,穿鞋,或進行性加重時,則應手術治療.手術方法可分為軟組織松解和骨性手術.一般根據病人年齡,畸形類型及嚴重程度,原發性疾病所處的狀態等因素,選擇手術方法.原則上先作軟組織手術,如足跖側軟組織松解,脛前脛后肌腱移位及趾長伸肌后移等.若軟組織手術仍未能矯正畸形,抑或年長兒童有固定性高弓足畸形,可選擇骨性矯形手術.足跖側軟組織松解是一個傳統的方法,經足內緣的后側縱行切口顯露跖側軟組織,先切斷跖筋膜,跖長韌帶,繼之把<短屈肌,趾短屈肌和小趾屈肌一并從跟骨起點處剝離,并推向遠端.如需徹底松解,可切斷分岐韌帶,切開第一~三跖跗關節囊的跖側部分,同時切斷脛后肌腱擴張部分即止于跖骨及楔骨的纖維.術后用系列矯形石膏固定8周.骨性矯形手術包括第一楔骨開放性截骨,跗骨背側楔形,V形截骨,以及跟骨后移截骨.足背側跗骨V形截骨具有較多的優點,它不損傷跗骨骨骺,故適用于6歲以上的兒童.它不使足縮短,并可矯正前足內收,內旋畸形.其手術要點是:①采取足背橫切口或縱切口,于骨膜外顯露足跗骨;②在足弓頂點設計V形截骨線,一般位于舟骨中央,內側支從舟骨斜向第一楔骨內側皮質,③完成截骨操作后,術者向遠端牽拉前足,并將前足抬高,同時下壓截骨遠側斷端.如有內旋,內收畸形,可將前足外旋,外展,預以矯正.然后用一枚克氏針從第一跖骨內側穿入,通過截骨線止于跟骨的外側部分.術后用小腿石膏固定六周.解除石膏固定后,拔除克氏針,并攝X線片觀察截骨愈合情況.若已愈合,可逐漸開始負重行走.【病因學】發病原因非常復雜,其中約80%病例是神經肌肉性疾病,致使足弓降低的動力性因素如脛前肌或/和小腿三頭肌肌力減弱,以及足跖側內在肌攣縮,從而造成足縱弓增高.這些神經肌肉性疾病可發生在大腦錐體系,脊髓皮質束,脊髓前角細胞,周圍神經和肌肉等不同水平.常見的疾病包括脊髓皮質炎,大腦性癱瘓,腦脊髓脊膜膨出,神經管閉合不全.另一些疾病則比較少見,如脊髓縱裂,脊髓栓系綜合癥,Charcot-Marie-Tooth病等.某些病例有明確的家庭史,又無神經肌肉病變的證據,可能是先天性病變,或稱為特發性高弓足.【臨床表現】根據足弓增高的程度,是否伴發足的其它畸形,通常將高弓足分成四個類型.1.單純性高弓足主要是前足有固定性跖屈畸形,第一和第五跖骨均勻負重.足內外側縱弓呈一致性增高,足跟仍保持中立位,或者有輕度的外翻.2.內翻型高弓足此型只有前足內側列即第一,二跖骨的跖屈畸形,使足內縱弓增高.而外縱弓仍正常.在不負重時第五跖骨很容易被抬高至中立位,而第一跖骨因固定性跖屈,則不能被動背伸至中立位,并有20~30°的內旋畸形.初期后足多正常.站立和行走時,第一跖骨頭所承受的壓力明顯增加.為減輕第一跖骨頭的壓力,病人往往采取足內翻姿勢負重,晚期出現后足固定性內翻畸形.病人多有爪形趾,第一跖骨頭向足底突出,足底負重區軟組織增厚,胼胝體形成和疼痛.3.跟行型高弓足常見于脊髓灰質炎,脊膜脊髓膨出.主要是小腿三頭肌麻痹所致,其特點是跟骨處于背伸狀態,前足固定在跖屈位(圖1).圖1跟行型高弓足4.跖屈型高弓足多繼發于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手術治療之后.此型除前足呈固定性跖屈畸形外,其后足,踝關節也有明顯的跖屈畸形(圖2).各型高弓足的臨床表現不盡一致,但前足均有固定性跖屈畸形.足趾早期多正常,隨著病程的發展,則逐漸出現足趾向后退縮,趾間關節跖屈,跖趾關節過度背伸,呈爪狀趾畸形,嚴重者足趾不能觸及地面.由于跖趾關節背伸畸形引起跖趾關節半脫位,使近節趾骨基底壓在跖骨頭的背側,將加重跖骨的跖屈畸形,導致負重處皮膚增厚,胼胝體形成,甚則形成潰瘍.圖2跖屈型高弓足X線檢查,應攝負重條件下的足正側位X線片.正常足第一楔骨遠,近端關節面相互平行,而高弓足者因前足有跖屈畸形,多發生在第一楔跖關節,使遠近端關節面的平等線在跖側會聚.M′eary測量距骨中軸線與第一跖骨中軸線的夾角,足弓正常時兩條線相連續.若可測量出角度,表明足弓增高(圖3).圖3M′eary角增大示前足跖屈畸形Hibbs測量跟骨中軸線與第一跖骨中軸線所形成的夾角,正常值為150~175°.而高弓足畸形此角度減小(圖4).此外,正位片測量跟距角,若<20°表明有后足內翻畸形.圖4Hibbs角增大示跟骨背伸畸形【鑒別診斷】根據患兒步態異常,足縱弓增高伴爪形趾畸形,以及X線檢查M′eary角增大,Hibbs角減小,可做出高弓足的診斷.但是,高弓足多系神經肌肉性疾病所引起的畸形,應該進一步檢查,尋找原發性疾病或潛在的發病因素,如做肌電圖,頭顱或脊髓CT或MRI檢查.明確病因對判斷預后有著重要意義.
2016-03-12 19: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