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慶榮 主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首先,根據你提供的情況,現在頸椎有間盤突出,雙上肢皮膚麻木這應該是頸椎病是神經根類型的。主要是由于間盤突出,造成神經根受壓,出現相對應的階段的皮膚,出現麻木的情況,建議應該給予頸部牽引,按摩,熏療等理療,并且給予舒筋活血營養神經的藥物對癥治療。避免頸部長期低頭,頸部著涼,注意病情變化。
2018-11-26 11:31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椎間盤突(膨)出是椎間盤發生退變后,由于外力或積累性勞損的作用,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鄰近的神經而出現它所支配的部位和肢體出現一系列癥狀。急性期突出髓核的水腫、纖維環及后縱韌帶的損傷引起的滲出、粘連等無菌性炎癥使神經根受到機械性的壓迫和化學性的刺激,而出現腰腿痛、酸、沉、脹、麻、涼、無力甚至肌肉萎縮等癥狀.解除突出組織對神經根的機械性壓迫和無菌性炎癥的化學性刺激是根治此癥的關鍵.建議您可以考慮采用目前來說國際最先進的治療方法,也就是我國著名骨科專家馮天有教授所創立的治療頸椎、腰椎疾病的特效方法---新醫正骨坐姿旋轉復位法,理論依據為“脊椎內外平衡”觀點,以手法治療為其主要特色,但又不同于傳統的按摩,其以“穩、準、輕、巧”的獨特手法,促使患者的頸椎和腰椎的病變部位恢復正常,使急診患者數分鐘得以緩解.這種療法見效快、痛苦小、無須手術、費用低,據統計已治愈數十萬患者,在國內外醫學學術大會上多次獲獎。建議您與正骨專家進一步聯系.
2016-03-13 08:4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對整個脊柱而言,頸椎的活動范圍最大,同時還承受著頭顱的重力和活動。因為頸椎病是以頸部不適,雙臂麻木,乏力等癥狀,牽涉及手抓不穩,發抖。治療建議可以先考慮采用保守治療的。建議用用百年老貼.有需要可以聯系我,望采納!中醫講求穴位,此膏藥可透入皮膚產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等。貼于體表的膏藥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現在這樣藥店還沒有銷售,這是民間的中藥熬制而成,很多患者用了此藥效果非常明顯.
2016-03-13 03:3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人們都知道有一個病叫做“腰椎間盤突出癥”,在頸椎,也存在頸椎間盤突出的問題,但它不叫“頸椎間盤突出癥”,而是頸椎病的一種表現形式。頸椎病是由椎間盤退化開始的,其退化后環狀纖維將不斷地被撕裂,髓核也失去水分并沿著此裂隙向外移動,進而形成頸椎間盤突出。在此同時,椎間隙也發生相應變小,其高度較前明顯降低,甚至出現椎體間滑移椎間不穩的現象。頸椎間盤突出在CT片及核磁共振成像上都能明確觀察到。可確診其是中央型的,還是側后方型的,是否伴有骨質增生及椎體間不穩。中央型椎間盤突出及骨質增生對脊髓有較嚴重的威脅,可導致雙下肢無力、麻木,甚至小便功能障礙,此即稱為“脊髓型頸椎病”。若突出位于側后方或側方,壓迫神經根時引起上肢的疼痛、麻木及上肢的運動功能障礙、肩背部疼痛等,則為“神經根型頸椎病”。若出現心慌、胸背疼痛、惡心嘔吐、視力障礙,則可能為交感型頸椎病。但椎間盤突出很少能直接影響到椎動脈。
2016-03-12 18:5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針對此癥,建議外敷:徐氏骨刺消成分:蒼耳、律草、燒酒、冰片等功能:消腫止痛、軟化疳結、活血化淤、通經活絡主治:骨刺、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疼痛、骨質增生;對網球肘、滑囊炎、膝蓋積液,因扭傷、外傷造成的肌肉、韌帶水腫、萎縮、硬結療效甚佳。因為從癥狀看,是神經根型頸椎問題所引發。祝你好運
2016-03-12 16: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頸椎間盤突出癥分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各有其適應癥。 (1)保守療法:對于神經根受壓者及脊髓受壓較輕者,首選綜合性保守療法,絕大部分病例可獲得較為滿意的療效。 ①圍領、頸托制動、休息:用于非臥床病人或治療間歇期,使頸椎維持制動; ②枕頜吊帶牽引:主要作用為制動、解除頸肌痙攣和緩解椎間盤內部壓力。可取坐位或臥位,頭前傾15度,重量2~6kg,視病人體重和病情而定,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鐘; ③推拿按摩:對改善局部血供,松弛肌肉痙攣,解除疼痛,擴大椎間隙及椎間孔,使移位的椎體復位,甚為有效; ④理療:方法很多,有利于加速炎癥性水腫的消退。
2016-03-12 13:2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