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相隔半年做了兩次血檢,兩次都是血小...
我是在相隔半年做了兩次血檢,兩次都是血小板分布偏低,分布寬度14.7,中間細胞百分比11.9,中性粒細胞百分比48.3,: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血小板數低時,常見與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脾功能亢進等。所以血小板長期低于正常,應仔細檢查血小板減低的原因,如同時化驗紅細胞、白細胞,或進一步化驗骨髓以確定原因,查清原因后再進行相應的治療。另外應注意,血小板在血液中分布不均,離開人體后又容易被破壞,所以一次檢驗很難獲得準確的結果,發現血小板減低后應多次測試才能確定是否真的減低
2016-03-09 04:2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您的檢查結果并沒有太大的異常,血小板分布寬度變低證明血小板的形態均一性比較好,而且14.7還屬于正常范圍內。中性粒細胞百分比48.3偏離正常值并不是太多,沒有太大的意義。中間細胞是指除了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以外的白細胞成分,因其包含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及單核細胞等成分,而且不同成分的增高又代表了不同的意義,所以要做具體的分類計數才可明確。建議您去較大的醫院再做一次血常規化驗,以明確診斷。
2016-03-08 23:5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中性粒細胞增多? 中性粒細胞增多定又為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增加,比正常人群平均值多2個標準差以上,年齡大于1個月的兒童和各年齡組成人中性桿狀核和分葉核粒細胞計數大于7.5×10^9/L ,小于1個月的嬰兒大于26×10^9/L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