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潰瘍是皮膚或黏膜表面組織的限局性缺損,潰爛,其表面常覆蓋有膿液,壞死組織或痂皮,愈后遺有瘢痕,可由感染,外傷,結節或腫瘤的破潰等所致,其大小,形態,深淺,發展過程等也不一致.雞蛋:雞蛋打入碗內拌成糊狀,綠豆適量放陶罐內冷水浸泡十多分鐘,放火上煮沸約1.5分鐘(不宜久煮),這時綠豆未熟,取綠豆水沖雞蛋花飲用,每日早晚各一次,治療口腔潰瘍效果好. 六神丸:取六神丸1支(30粒)碾碎成粉,加2毫升涼開水浸透成稀糊液備用.用前先清潔患者口腔,然后用細長棉簽蘸上六神丸液涂于潰瘍面,以餐前1~15分鐘用藥為佳,每天3次,睡前加用1次.一般用藥5分鐘即可起到止痛效果.小潰瘍1.2天可痊愈,潰瘍面較大者5天痊愈. 云南白藥:用云南白藥外敷口腔潰瘍創面,一日2次,一般2~3天痊愈. 全脂奶粉:選用全脂奶粉,每日2至3次,每次一湯匙,加少許白糖,開水沖服,晚間休息前沖服效果更佳.一般2天潰瘍癥狀即可消失. 西瓜:西瓜半個,挖出西瓜瓤,擠取汁液,瓜汁含于口中,約2~3分鐘后咽下,再含新瓜汁,反復數次. 維生素C:將維生素C藥片1~2片壓碎,澈于潰瘍面上,閉口片刻,每日2次. 甲氰咪胍:將甲氰咪胍1~2片研成細末,用棉簽蘸藥粉涂于潰瘍面上,10分鐘內不要飲水,每日2次. 六味地黃丸:口服六味地黃丸每日2~3次,每次6~8克. 濃茶:我國明代藥典《本草綱目》稱:“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降則上清矣,”據研究,茶含單寧,具有收斂作用,濃茶漱口可促使口腔潰瘍愈合. 慶大霉素:用消毒棉簽蘸取慶大霉素4萬單位2毫升注射液輕涂口腔內潰瘍面,數分鐘后再涂一次,每日4次,即三餐后和睡前,漱口后涂上藥液,一般2~3日即愈合. 西紅柿:西紅柿汁含口中,每次含數分鐘,一日多次. 柿霜:從柿餅上取柿霜,用開水沖服或加入粥中服用. 芭蕉葉:采鮮芭蕉葉適量,將其用火烤熱貼敷于口腔潰瘍處,每日2~3次. 95%乙醇:用棉簽沾上95%乙醇,輕壓口腔潰瘍點,并輕輕轉動棉簽除去潰瘍面上的腐敗組織,每天2~3次,每次20~30秒.治療口腔潰瘍,絕大多數在2—3天愈合
2016-03-07 03:3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引起口瘡的原因,目前還沒有肯定,可能和以下一些情況有關: 1,消化不良;2,在口腔里受到擦傷(如刷牙),咬傷及有尖銳的牙尖和邊緣的刺激;3,內分泌的紊亂.例如婦女在月經期常有復發的情形;4,食物或藥物的過敏;5,特殊的細菌因素等等. 除了以上幾種情況外,還可能和患者的精神因素及免疫狀況有關.口瘡的治療在目前尚缺少根治的辦法,往往經過多種治療后,仍然可能復發,但多數病員可以得到癥狀改善,減輕痛苦.輕度的口瘡一般經過一個星期就會痊愈.目前臨床上治療的方法很多,不外乎全身和局部處理.只要是對癥下藥,消除可能發病的因素,仍可以取得滿意的療效.治療良方: 用細辛外敷治口瘡是古代醫家的一個經驗,記載于《衛生家寶》一書,又被李時珍收錄到《本草綱目》中,從此被廣泛采用. 方法:將細辛(可在中藥店購買)10克研細末,加適量溫開水調成糊狀,填入肚臍(神闕穴),上覆塑料薄膜,外用紗布蓋上,膠布固定12小時取下,6小時后再敷.用藥期間不宜熬夜,忌食辛辣,油炸,肥膩食品及酒類,適當多吃蔬果,注意口腔衛生,保持大便通暢. 口瘡與中醫: 口瘡,又名口瘍,口疳,系指口舌表面潰爛,形若黃豆的一種病證.《內經》中已有記載,如《素問·氣交變大論》說:“歲金不及,炎水乃行……民病口瘡”. 關于本病的病因病機多由心脾積熱,外感邪熱,或陰虛陽亢,或虛陽浮越等,致邪熱上蒸,或虛火上浮,致發口瘡. 針灸治療口瘡,自宋代以后的針灸著作中多見,如《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針灸資生經》,《類經圖翼》,《針灸集成》等均有記載.早期強調取局部穴,至明代以后主張遠道取穴和局部取穴結合.關重視用瀉法和刺血. 本病證與現代西醫學之復發性口瘡相當. 【辨證分型】 一,脾胃伏火 口舌潰瘍形狀多不規則,大小不等,色黃,灼熱疼痛,面紅口熱,口渴口臭,唇紅舌燥,大便干結,小便短黃,脈實有力,舌偏紅,苔黃或厚膩. 二,陰虛火旺 口舌潰瘍大小不等,反復發作,色灰黃,輕度灼熱,口燥咽干不欲飲,五心煩熱,面熱唇紅,腰膝酸軟,脈細弦. 治療: 一,脾胃伏火 1,治則:清熱瀉火. 2,處方:足三里,曲池,合谷,金津,玉液. 3,方義:足三里,曲池,合谷均屬陽明經脈,針之能奏清熱瀉火之效,金津,玉液為局部奇穴,刺之可涼血止痛. 4,治法:足三里,曲池,合谷用瀉法,刺激宜強,金津,玉液以消毒三棱針點出血.以上是對“什么是口瘡”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3-07 00: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口瘡是較為常見的口腔粘膜潰瘍病,很容易復發,發病者以成年人為多.潰瘍易發的部位,通常在嘴唇內側,舌的邊緣以及口底和頰部的粘膜.癥狀多半是突然發作,先出現圓形或橢圓形的潰瘍,有火灼樣的疼痛.每當唇部或舌頭運動時就能發生疼痛,特別是在吃飯,說話時更痛.唾液的分泌量有時也會增多,病人常顯得很痛苦.口瘡常為1~2個孤立的潰瘍,但嚴重的時候也可能出現很多.將細辛(可在中藥店購買)10克研細末,加適量溫開水調成糊狀,填入肚臍(神闕穴),上覆塑料薄膜,外用紗布蓋上,膠布固定12小時取下,6小時后再敷.用藥期間不宜熬夜,忌食辛辣,油炸,肥膩食品及酒類,適當多吃蔬果,注意口腔衛生,保持大便通暢.
2016-03-07 00:0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考慮單純皰疹,口服阿昔洛韋,外用阿昔洛韋軟膏治療.
2016-03-06 18:4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說的口瘡其實就是復發性口腔潰瘍,本病與感染有關,引起口瘡的主要有細菌,病毒及真菌,因受傷感染或抵抗力下降而誘發.可用藥有,錫類散.2,5%金霉素甘油,口腔潰瘍膜,華素片等
2016-03-06 14:0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