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細胞減少,三系低,身體上有多處出血點...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全血細胞減少,三系低,身體上有多處出血點和紫癜,蒼白無力2010年6月,原因不明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有一定進展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治療再障的中醫中藥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再生障礙性貧血;由多種病因所引起的骨髓造血組織減少.導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綜合征;再生障礙性貧血分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很難處理.死亡率達90%以上.西醫說是不治之癥.建議看中醫.扎針灸的效果不錯.建議試試。
2016-03-05 12: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病情分析:治宜補腎為本,兼益氣活血。常用中藥為鹿角膠、仙茅、仙靈脾、黃芪、生熟地、首烏、當歸、蓯蓉、巴戟、補骨脂、菟絲子、枸杞子、阿膠等。
2016-03-05 10:2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先天性再障的中醫辯證治療】1.氣血兩虛:治以益氣益血(補腎填精),方用人參養營湯加減,藥用人參、當歸、白芍、炙山草、熟地黃、肉桂、大棗、黃芪、白術、茯苓、遠志、桔皮、生姜、雞血藤、仙鶴草、枸杞子、紫河車粉、鹿角膠等。2.脾腎陽虛:治以益腎健脾。方用十四味健中湯和大菟絲子丸加減,藥用菟絲子、肉蓯蓉、特蠣、附子、五味子、鹿茸、雞內金、桑螵蛸、益智仁、淮山藥、肉桂、石龍芮、澤瀉、熟地、牛膝、山茱萸、杜仲、茯苓、續斷、石斛、防風、補骨脂、蓽茇、巴戟天、茴香、川芎、覆盆子、沉香、或蓽澄茄、黨參、白術、玄參、黃精、女貞下、旱蓮草、阿膠。3.肝腎陰虛:治以滋養肝腎、補益精血。方選左歸丸加減,枸杞子、山萸肉、龜板、女貞子、旱蓮草、熟地、當歸、制首烏、赤白芍、生地、丹皮、麥冬等。出血者加仙鶴草、白茅根、大小薊、藕節、側柏葉、茜草等;白細胞過低,選加雞血藤、補骨脂、鹿角膠、紫河車、黃芪、人參、黨參、石韋、穿山甲等;血小板過低,選加紫草、土大黃、卷柏、柿樹葉、人參、黨參、水牛角、廣角、三七、紫河車或龍眼肉;易感冒者加黃芪。【先天性再障療效標準】一:基本治愈:貧血、出血癥狀消失,2.6歲以下血紅蛋白>110g/L,3.6歲以上血紅蛋白>120g/L;白細胞4×109/L;血小板80×109/L以上,隨訪1年以上無復發。二:緩解:除白細胞、血小板未達到以上標準外,其余同上,隨訪3個月病情穩定。三:明顯進步:貧血、出血癥狀明顯好轉且穩定,不輸血血紅蛋白較治療前1個月的內常見值增長30g/L以上,并維持3個月不變,四:無效:經充分治療后癥狀、血象不能達到明顯進步標準者。石家莊燕趙醫院血液病專家針對再障的發病機制,利用“激發骨髓造血法”分三步對再障進行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1)調節免疫:再障患者常有免疫功能紊亂,抑制造血的負調控因子增加,止血機制異常,治療上給予標本兼治,滋陰清熱,瀉火解毒,涼血止血,調整機體的免疫功能,減少造血負調控因子的產生,解除對骨髓造血的抑制;(2)改善造血微環境:骨髓中的造血細胞以非造血組織為基質而生成、發育,造血細胞作為“種子”,造血微環境好比“土壤”,我們以益氣補血,活血化瘀,溫腎鍵脾之法,提高患者骨髓集落刺激因子及骨髓間質細胞,改善造血微環境,促進造血細胞的生成發育。土壤豐沃,種子才能生長發育。(3)修復造血干細胞。多年臨床及實驗證實,補益脾腎,添精益髓中藥可促進造血干細胞的增殖,提高機體細胞的活性,通過調節機體的免疫系統,改善造血微環境,最終修復造血干細胞。經過以上三步治療,一般患者能完全康復。“激發骨髓造血法”在治療再障中充分運用分段分層論治,緊扣病機、病理,形成了以西醫病因中醫理論為依據,中西醫結合全面系統標本兼治為目標的全新的治療方法,在再障的治療方法中,贏得了頗佳的患者口碑,一躍為首!
2016-03-05 08:5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不良(低下)性貧血,又稱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d hypoplastic anemia)是一組由于化學、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細胞損傷,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為特征的疾病。臨床上將無原因可查者稱為原發性再障,有病因可查者稱為繼發性再障。據國內統計前者占再障病例的70%~80%,后者約占12%~30%。國外報道各占50%左右。另有一些再障(如Fanconi綜合征和暫時性骨髓抑制)的病程和預后均不同于慢性繼發性再障。再生障礙性貧血在我國發病不多,每年0.74/10萬人口,其中每年有0.14/10萬人口為重型再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