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個半月寶寶出生后多睡少笑會智力低下嗎?
少量出血保胎,后來胎心監護未過剖出,出生平分10分。可是從出生后一直睡覺,比其他小朋友睡的都要多,肚子餓了知道哭醒,吃完后又睡。醒著的時候喜歡哭,要人抱。每次抱出去就睡覺,按腳底也不肯醒。平時每天喝600ML左右奶,喝完很容易吐奶,而且大口大口的。現在2個半月,睡覺時候偶爾會無意識笑,可是醒著怎么逗她都不笑。就看著你。頭可以稍微抬起。個人感覺現在和出生沒有多大的進步,還是這樣只會吃睡哭。請問這樣的小朋友會是智力低下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寶寶出生后的表現可能讓家長擔憂其智力發展,但不能僅憑這些就判斷智力低下,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如睡眠規律、神經發育、飲食情況、情緒反應和環境影響等。 1. 睡眠規律:2 個半月的寶寶睡眠時間較長是正常的,但如果過度嗜睡,可能與身體不適或神經系統發育有關。 2. 神經發育:這個階段寶寶的神經發育還在逐步完善中,頭能稍微抬起是正常進展。無意識笑也是常見表現,醒著不笑不一定意味著智力問題。 3. 飲食情況:每天 600ML 左右奶量正常,大口吐奶可能是喂養方式不當或消化問題,而非直接關聯智力。 4. 情緒反應:醒著時哭要人抱,可能是尋求安全感,不一定是異常。 5. 環境影響:寶寶所處環境的刺激和互動對其發展有影響,缺乏豐富的環境刺激可能影響其反應。 綜合來看,僅根據目前描述不能確定寶寶智力低下。建議家長繼續觀察寶寶的發育情況,如有明顯異常,及時到正規醫院兒童保健科就診。
2025-02-10 23:1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寶寶出生后的表現可能讓家長擔憂其智力發展,但不能僅憑這些就判斷智力低下,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如睡眠規律、神經發育、飲食情況、情緒反應和環境影響等。 1. 睡眠規律:2 個半月的寶寶睡眠時間較長是正常的,但如果過度嗜睡,可能與身體不適或神經系統發育有關。 2. 神經發育:這個階段寶寶的神經發育還在逐步完善中,頭能稍微抬起是正常進展。無意識笑也是常見表現,醒著不笑不一定意味著智力問題。 3. 飲食情況:每天 600ML 左右奶量正常,大口吐奶可能是喂養方式不當或消化問題,而非直接關聯智力。 4. 情緒反應:醒著時哭要人抱,可能是尋求安全感,不一定是異常。 5. 環境影響:寶寶所處環境的刺激和互動對其發展有影響,缺乏豐富的環境刺激可能影響其反應。 綜合來看,僅根據目前描述不能確定寶寶智力低下。建議家長繼續觀察寶寶的發育情況,如有明顯異常,及時到正規醫院兒童保健科就診。
2025-02-10 20: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建議查一下腦電圖、磁共振和運動評估吧。不建議觀察,像腦損傷的話,還是早診斷早治療,因為孩子孕時異常,是腦損傷的高危因素。如果你想觀察也可以,不過有點你要知道,如果將來發育跟不上其他孩子,也就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當然這孩子也可能是正常。現在很多病人都覺得醫生在嚇唬患者,不過其中的厲害關系你要知道。建議去三甲的兒童醫院。找專家去看看。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2016-03-05 07:2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不必過于擔心,現在才6個月還看出來。等孩子再大一點去醫院看看。
2016-03-05 03:1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吃奶困難出現在嬰兒時期。智力低下的嬰兒最早表現出來的癥狀往往吃奶困難,不會吸吮,特別容易吐奶,表示神經系統有損傷,日后智力會受影響。 二、面容、體態異常有些先天性智力低下兒童在面容體態上就有異常表現。比如先天愚型患兒就有眼距過寬、雙眼斜吊、塌鼻梁、舌頭常拖在嘴外邊、流口水等表現,就是人們常說的“國際臉”。患腦積水的孩子頭圍特別大,小頭畸形兒頭顱又特別小。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兒童身材特別矮小,苯丙酮尿癥的孩子皮膚異常白,毛發顏色特別淺等。 三、運動發育遲緩智力低下的兒童比正常兒童明顯運動發育遲緩。俯臥抬頭、坐、站、走等動作的起始年齡都比正常同齡兒童要晚。尤其走路更明顯,往往要到3—4歲或4—5歲才會自己走,而且走不穩。 四、語言發育落后正常嬰兒在7—8個月時就會模仿聲音,一歲左右會叫爸爸媽媽,一歲半會說十來個字,能聽懂簡單的指令,2歲左右會問簡單問題,3歲左右能基本表達自己的思想。凡是落后四五個月甚至落后l—2年才有這些表現,都應看作是智力落后的信號。 五、對環境的反應性差正常嬰兒出生后不久,就對環境中的人、事開始感興趣,只要醒著,他總要東張西望。可是智力落后兒童卻對環境漠不關心。生后1—2個月時還不會與成人用眼睛對視,逗他時也不笑。孩子整天非常安靜,很少哭鬧。這類兒童往往因為其過分安靜而受到表揚,一般很容易被忽視他的智力問題。 六、多動和過于安靜的兒童相反,多動也是某些智力落后兒童的一個特點。許多智力落后兒童不能安靜地呆一會兒,無時無刻不在活動,特別明顯地表現在4—5歲的兒童身上。這種多動與正常兒童的活潑、淘氣不同,他并沒有什么目的,只是一種不可抑制的興奮而已,碰到什么就摸什么,碰倒椅子和凳子,也不知扶起來。 七、注意力不集中智力落后兒童的注意力很不集中。他們比正常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明顯縮短。甚至到5—6歲時,集中注意某個東西的時間也不超過5—6分鐘。他們對外界也很少關注。 八、視力和聽力缺陷嚴重視聽缺陷,如深度近視、遠視、散光、全聾、弱聽等,對智力也有很大影響。因為視和聽是人與外界的交流,就會使智力發育落后。 九、尿味異常有些智力落后兒童的尿有特殊氣味,如苯丙酮尿癥患兒就有明顯的尿味異常,應立即就醫。
2016-03-05 01:1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智能障礙? 人的智能有高低之分,這是因為個體的遺傳素質和后天的教育環境與社會實踐不同的結果。遺傳賦予個體智能發展的潛在可能性,但智能的實際發展和有效地發揮則依賴于個體的教育與學習,依賴于個體的主觀努力與實踐。由于先天稟賦的差異,所以有些個體從小就表現出優異的智慧,的些被稱為“神童”。如果個體有健全的遺傳素質,但沒有學習和訓練,或者處于環境剝奪的情況之下,那么,智能就不能得到實際的發展。有些即使幼年被視為“神童”后來卻未見預期的發展,或許就是這個緣故。智能障礙(Intellectual functioning disorder)是指在智力能力功能和適應行為方面發生存在實質性限制的一種障礙。主要表現在概念、社交和應用的適應能力方面(美國AAMR2002年智能障礙定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