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中性粒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的正常值對于評估身體健康狀況具有重要意義。中性粒細胞絕對值為(1.8~6.3)×10?/L,白細胞計數為(3.5~9.5)×10?/L,成年男性血紅蛋白值為 120~160g/L,成年女性為 110~150g/L,血小板計數為(125~350)×10?/L。 1.中性粒細胞:其在白細胞中占比較大,具有抗感染等作用。如果中性粒細胞值異常,可能提示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白細胞:是身體防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白細胞增多常見于感染、炎癥等,減少可能與病毒感染、藥物副作用等有關。 3.血紅蛋白:反映身體的攜氧能力。血紅蛋白降低可能提示貧血,如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等。 4.血小板:參與止血和凝血過程。血小板減少可能導致出血傾向,增多可能與感染、骨髓增殖性疾病等有關。 5.影響因素:這些指標的正常值可能會因檢測方法、年齡、性別、生理狀態等因素而有所差異。 了解這些指標的正常值有助于早期發現疾病,一旦出現異常,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2025-02-11 04: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這是根據檢查的方法不同和各個醫院的情況來確定,需要根據個人的情況和單子后面的正常值來比較,看是不是正常的。
2016-03-05 11:3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中性粒細胞絕對數偏低見于傷寒、副傷寒、病毒性感染、瘧疾、粒細胞缺乏癥、化學藥物中毒、X線和放射線照射、抗癌藥物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進等。
2016-03-05 05:5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中性粒細胞增多? 中性粒細胞增多定又為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增加,比正常人群平均值多2個標準差以上,年齡大于1個月的兒童和各年齡組成人中性桿狀核和分葉核粒細胞計數大于7.5×10^9/L ,小于1個月的嬰兒大于26×10^9/L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