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固醇性肌病是什么?有何功效、不良反應等?
類固醇性肌病是什么樣的一種藥物?主要功效是什么呢?用藥的不良反應有哪些?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有哪些?請醫生介紹下,謝謝。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類固醇性肌病是一種因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引起的肌肉疾病。其涉及藥物功效、不良反應、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方面。類固醇藥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多種不良反應。 1. 藥物功效:能減輕炎癥反應,如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緩解過敏癥狀;抑制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應。常見藥物有潑尼松、地塞米松、氫化可的松等。 2. 不良反應:包括肌肉無力、萎縮;水鈉潴留,引起水腫、高血壓;血糖升高,誘發糖尿病;骨質疏松,增加骨折風險;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等。 3.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治療炎癥性疾病、自身免疫病、過敏性疾病等。 4. 用法用量:用法多樣,有口服、注射等。用量因病情、患者個體差異而異,需嚴格遵循醫囑。 5. 診斷方法:通過癥狀、體征、血液檢查(如肌酶水平)、肌肉活檢等進行診斷。 總之,類固醇性肌病是使用類固醇藥物的一種潛在并發癥。使用此類藥物時,務必在醫生指導下,權衡利弊,密切監測身體狀況。
2025-02-11 06: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類固醇肌病是指由皮質類固醇激素導致的肌肉萎縮和肌無力,也稱為皮質類固醇性多發性肌病。本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類型。慢性類固醇肌病較急性常見,起病隱匿,主要表現為盆帶肌無力,并逐漸進展,波及肩胛帶肌和四肢近端肌群。主觀的肌無力癥狀往往較客觀的肌力檢查重。常見肌痛,類固醇減量后,肌痛消失,表明肌痛是類固醇肌病的癥狀之一。臨床上類固醇激素被廣泛使用,本病并不少見。
2016-03-05 00:3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關鍵的問題是需要詳細的確診導致的病因看看較好的
2016-03-04 21:4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