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每年秋天嘴唇易生口瘡,可能與氣候干燥、維生素缺乏、免疫力下降、口腔衛生不佳、精神壓力大等有關。 1. 氣候干燥:秋季氣候干燥,易導致嘴唇水分流失,引發口瘡。應多喝水,使用保濕唇膏。 2. 維生素缺乏:如缺乏維生素 B 族、維生素 C 等,可多吃新鮮蔬果,如橙子、獼猴桃、菠菜等。 3. 免疫力下降:身體免疫力降低時易受病原體侵襲。適當運動,增強體質,保證充足睡眠。 4. 口腔衛生不佳:飯后不及時清潔口腔,細菌滋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習慣。 5. 精神壓力大:長期精神緊張會影響內分泌。學會放松,可通過聽音樂、散步等方式緩解。 總之,要根除秋天嘴唇易生口瘡的問題,需要從多方面入手,注意生活中的細節,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果口瘡頻繁發作或癥狀嚴重,建議及時就醫。
2025-02-11 01:5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每年秋天嘴唇易生口瘡,可能與氣候干燥、維生素缺乏、免疫力下降、口腔衛生不佳、精神壓力大等有關。 1. 氣候干燥:秋季氣候干燥,易導致嘴唇水分流失,引發口瘡。應多喝水,使用保濕唇膏。 2. 維生素缺乏:如缺乏維生素 B 族、維生素 C 等,可多吃新鮮蔬果,如橙子、獼猴桃、菠菜等。 3. 免疫力下降:身體免疫力降低時易受病原體侵襲。適當運動,增強體質,保證充足睡眠。 4. 口腔衛生不佳:飯后不及時清潔口腔,細菌滋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習慣。 5. 精神壓力大:長期精神緊張會影響內分泌。學會放松,可通過聽音樂、散步等方式緩解。 總之,要根除秋天嘴唇易生口瘡的問題,需要從多方面入手,注意生活中的細節,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果口瘡頻繁發作或癥狀嚴重,建議及時就醫。
2025-02-10 17:3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如果發生有口腔潰瘍考慮是缺乏維生素B缺乏引起的,治療上針對原因治療才是正確的建議立即口服維生素B2或復合維生素B,葡萄糖酸鋅片。三五天就會好轉的。
2016-03-04 10: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一般是可以考慮為上火,或者是缺鋅有關系的!注意飲食,禁忌辛辣食物和生冷有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做口服,西瓜霜噴劑做對癥治療!在就是可以做口服,銀黃顆粒和頭孢克洛顆粒做對癥治療!愿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2016-03-04 05:5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口瘡的發病年齡多在10至30歲之間。大多數人有復發的可能,像兩三個月發作一次。從中醫角度講,口瘡的成因多半是由于心脾經有熱,胃部上火或是由感冒引起的外感邪毒。現在進入春季,人體內陽氣上升,冬季和長時間蟄伏的火氣和辛辣食物的刺激慢慢發散出來,就可能出現口瘡。用蓮心泡茶有預防作用口瘡也可分為實虛兩類。前者多與心火上升,胃腸積熱,肝郁化火有關。后者則多因陰虛火旺,脾虛濕困,脾腎陽虛。通常年輕人或體質較強的人所患的口瘡屬于實,而年老的人或體質較弱的人則屬于虛。在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少吃辛辣、油煎的食物,還有吃干果也很容易引起口瘡。用蓮心沏茶和喝苦丁茶都有滋陰清熱的作用,對預防口瘡效果不錯。喝足夠的水,多吃蔬菜,保持大便通暢。尤其是像西紅柿這樣富含維生素C的,另外補充維生素B族元素,可以促進黏膜再生。醫生推薦把白糖涂在口瘡表面治口瘡的藥物不少,像牛黃上清丸、牛黃解毒丸等常用的去火藥物雖然可以清火,但是藥性苦寒,不能長時間服用。陽虛、嗓子干的患者可以試著用一些知柏地黃丸,或用麥冬五味子合服來治療。劉大夫還開出兩個“偏方”,第一劑是把白糖涂在口瘡的表面,開始會很“殺”得慌,但有殺菌、促進肌肉愈合的作用。第二劑是把烏梅肉焙干,然后磨成細面,加上等份的冰片,用棉棍兒蘸著涂傷口。另外,含服梅花點舌丹會比較麻,但是要忍著點,盡量保持較長的含服時間,才會有效果。六神丸也是同樣的用法。有人愛用防口瘡的外用貼膜,但是外用的膜狀物基本都是水溶性的,需要多貼幾次,延長在創面上的停留時間,不要很快咽下去,影響療效。發燒后最容易出現口瘡,這時更要注意口腔衛生,除了不能偷懶,按時刷牙之外,更要多漱口,尤其是用茶水漱,可以去污殺菌。復發性口瘡又稱阿弗它口腔炎,系口腔黏膜發生小而疼痛的潰瘍,具有復發性。本病多與精神緊張、內分泌失調、營養缺乏、感染、遺傳、免疫功能異常、消化系統疾病等因素有關。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外因以熱毒為主;[被屏蔽廣告]內因多為情志內傷,飲食不節,房室勞倦所致。本病多見于中年婦女,潰瘍多數是散在性分布在容易活動的黏膜區域,常常疼痛難忍令患者寢食難安。我們在臨證中常辨證分為六型治療。外感時毒型口瘡多發于外感后1~2天,伴有外感癥狀。初起口腔黏膜局部充血、紅腫,微痛,舌尖或唇內出現栗粒樣小紅點或小皰疹,12小時內皰疹潰破,呈表淺潰瘍,邊界清楚。治宜清熱解毒,健脾化濕。方藥:銀花18克,連翹15克,藿香12克,木香10克,佩蘭10克,茯苓12克,神曲12克,枳殼10克,葛根15克,白術10克,代赭石20克,旋覆花(包煎)10克,水煎服,每日1劑。脾胃積熱型癥見口舌多處糜爛生瘡,瘡面紅腫,灼熱疼痛,甚則口臭牙齦腫痛,伴口渴多飲,尿黃便秘,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熱瀉火,蕩滌胃熱。方藥:山梔12克,黃芩12克,連翹12克,大黃10克,芒硝3克,薄荷8克,黃連10克,竹葉10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劑。脾腎陽虛型癥見口舌生瘡,潰瘍面色白,周圍不紅,數量少,久治不愈,伴四肢不溫,口干喜熱飲,腰背酸痛,尿頻清長,大便溏,舌淡苔白膩,脈沉弱。治宜溫補脾腎,引火歸源。方藥:制附片15克(先煎30分鐘),肉桂3克,熟地20克,山茱萸12克,山藥30克,丹皮10克,茯苓12克,澤瀉10克,蒼術10克,水煎服,每日1劑。脾胃虛弱型癥見口舌生瘡反復發作,瘡面色淡凹陷,伴神疲氣短,不思飲食,四肢不溫,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脈細弱。治宜補中益氣,健脾化濕。方藥:黃芪15~30克,黨參15克,當歸10克,陳皮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藿香15克,茯苓10克,白術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心腎陰虛型癥見潰瘍顏色鮮紅,數量多,形狀不一,大小不等,疼痛晝輕夜重,伴心悸心煩,失眠多夢,健忘,眩暈耳鳴,腰膝酸痛,咽干口燥,小便短黃,舌紅苔薄,脈細數。治宜滋陰清火,養心安神。方藥:生地30克,地骨皮15克,山藥5克,澤瀉10克,山茱萸10克,野菊花15克,連翹12克,升麻6克,砂仁3克,桑寄生30克,水煎服,每日1劑。血虛陰虧型癥見口舌潰爛多發生于月經前后,伴月經先期量多,五心煩熱,口干喜飲,舌淡苔薄白,脈細數無力。治宜養血益陰,潛降虛火。方藥:當歸20克,白芍20克,生地15克,淡竹葉10克,茯苓12克,丹皮10克,山梔10克,柴胡10克,麥冬10克,五味子10克,玄參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另外,復發性口瘡患者應避免精神緊張,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多吃蔬菜,少食生冷、辛辣、醇酒厚味之品;還可配合錫類散或珠黃散、養陰生肌散外吹患處,既可減輕疼痛,緩解癥狀,又可促使口腔潰瘍早日康復。
2016-03-04 04:5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口瘡? 口瘡是口腔黏膜、舌局部出現淺表、單個或多個大小不等的黃白色潰爛點,以灼熱疼痛反復發作為特征的口腔黏膜病。口瘡又名口瘍、口疳等。該病名首見于《素問·氣交變大論》“歲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瘡”。本病好發于唇、舌、頰、牙齦、硬腭等部位,可單發或多發,局部有劇烈的燒灼樣疼痛,一般10天左右可痊愈,是一種發病率最高、比較頑固的口腔黏膜病。任何年齡均可發生,每于進食不慎,營養不良,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等情況時發作。多見于青壯年,女性略多于男性。臨床上可分為實證與虛證兩類。虛證常易復發,有的病史長達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西醫學所稱的復發性口瘡、特發性阿弗他性口炎、復發阿弗他性潰瘍,或復發性口腔潰瘍,與本病相似,故可參考本病辨證論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