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能否治好?
左右肘部及左膝部疼痛難忍,十年來日益加重,且經過拍片發現骨質流失較嚴重。補充問題1:(2010-09-3000:07:06)應用什么藥物進行治療較好,飲食有什么禁忌,可否作針灸 理療等?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arthritis)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復發作,可導致關節內軟骨和骨的破壞,關節功能障礙,甚至殘廢.血管炎病變累及全身各個器官,故本病又稱為類風濕病. (一)一般療法發熱關節腫痛,全身癥狀者應臥床休息,至癥狀基本消失為止.待病情改善兩周后應逐漸增加活動,以免過久的臥床導致關節廢用,甚至促進關節強直.飲食中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要充足,貧血顯著者可予小量輸血,如有慢性病灶如扁桃體炎等在病人健康情況允許下,盡早摘除. (二)藥物治療1.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用于初發或輕癥病例,其作用機理主要抑制環氧化酶使前腺素生成受抑制而起作用,以達到消炎為止痛的效果.但不能阻止類風濕性關節炎病變的自然過程.本類藥物因體內代謝途徑不同,彼此間可發生相互作用不主張聯合應用,并應注意個體化. ⑴水楊酸制劑:能抗風濕,抗炎,解熱,止痛.劑量每日2~4g,如療效不理想,可酌量增加劑量,有時每日需4~6克才能有效.一般在飯后服用或與制酸劑同用,亦可用腸溶片以減輕胃腸道刺激. ⑵吲哚美辛:系一種吲哚醋酸衍生物,具有抗炎,解熱和鎮痛作用.患者如不能耐受阿斯匹林可換用本藥,常用劑量25mg每天2~3次,每日100mg以上時易產生副作用.副作用有惡心,嘔吐,腹瀉,胃潰瘍,頭痛,眩暈,精神抑郁等. ⑶丙酸衍生物:是一類可以代替阿斯匹林的藥物,包括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naoproxen)和芬布芬(fenbufne)作用與阿斯匹林相類似,療效相仿,消化道副作用小.常用劑量:布洛芬每天1.2~2.4g,分3~4次服,萘普生每次250mg,每日2次.副作用有惡心,嘔吐,腹瀉,消化性潰瘍,胃腸道出血,頭痛及中樞神經系統紊亂如易激惹等.(三)理療采用ZZ-2錦興牌紫外線治療儀照射可治愈.目的在于用熱療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環,使肌肉松弛,達到消炎,去腫和鎮痛作用,同時采用鍛煉以保持和增進關節功能.理療方法有下列數種:熱水袋,熱浴,蠟浴,紅外線等.理療后同時配已按摩,以改進局部循環,松弛肌肉痙攣. 鍛煉的目的是保存關節的活動功能,加強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在急性期癥狀緩解消退后,只要患者可以耐受,便要早期有規律地作主動或被動的關節鍛煉活動. (四)外科治療以往一直認為外科手術只適用于晚期畸形病例.目前對僅有1~2個關節受損較重,經水楊酸鹽類治療無效者可試用早期滑膜切除術.后期病變靜止,關節有明顯畸形病例可行截骨矯正術,關節強直或破壞可作關節成形術,人工關節置換術.負重關節可作關節融合術等.祝您早日康復!以上是對“類風濕性關節炎能否治好”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3-04 14:5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1)其突出的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對稱性的,多發性小關節炎,以手部指掌,腕,足趾等關節最常見. 2)早期呈現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晚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強硬和畸形,并有骨和骨骼肌萎縮,是一種致殘率較高的疾病. 3)從病理改變的角度來看,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主要累及關節滑膜(以后可波及到關節軟骨,骨組織,關節韌帶和肌腱),其次為漿膜,心,肺及眼等結締組織的廣泛性炎癥性疾病.因此病人除了有以上關節炎的表現外,還可有其他全身性表現,如發熱,疲乏無力,體重減輕,皮下結節,心包炎,胸膜炎,周圍神經病變,眼病變,動脈炎等. 4)病情和病程有個體差異,從短暫,輕微的少關節炎到急劇進行性多關節炎.受累關節以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腕,肘,肩,膝和足趾關節最為多見;頸椎,顳頜關節,胸鎖和肩鎖關節也可受累,并伴活動受限;髖關節受累少見.關節炎常表現為對稱性,持續性腫脹和壓痛,晨僵常長達1小時以上.最為常見的關節畸形是腕和肘關節強直,掌指關節的半脫位,手指向尺側偏斜和呈“天鵝頸”樣及鈕孔花樣表現.重癥患者關節呈纖維性或骨性強直,并因關節周圍肌肉萎縮,痙攣失去關節功能,致使生活不能自理.除關節癥狀外,還可出現關節外或內臟損害,如類風濕結節,心,肺,腎,周圍神經及眼等病變. 由此可知,所謂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并非只是關節發生了炎癥病變,而是全身性的廣泛性病變,對人體的危害性極大.1,非甾體類抗炎藥:是不可缺少的對癥治療藥物,只能緩解癥狀,不能控制病變進展.由于本類藥物間無明顯協同作用,且同時服用副作用大,因此不需同時服用. 2,慢作用抗風濕藥:是一類治本的藥物,可控制病情進展, 4,疾病晚期,關節畸形失去正常功能,嚴重影響患者生活時,需行外科手術治療
2016-03-04 06:0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風濕性關節炎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游走性多關節炎,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癥表現,急性炎癥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遺癥,但常反復發作.若風濕活動影響心臟則可發生心肌炎甚至遺留心臟瓣膜病變風濕性關節炎不能根治,只有控制,類風濕性關節炎至今尚無特效療法,仍停留于對炎癥及后遺癥的治療,采取綜合治療,多數患者均能得到一定的療效,現行治療的目的在于:①控制關節及其它組織的炎癥緩解癥狀;②保持關節功能和防止畸形;③修復受損關節以減輕疼痛和恢復功能.
2016-03-04 03: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arthritis)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復發作,可導致關節內軟骨和骨的破壞,關節功能障礙,甚至殘廢.血管炎病變累及全身各個器官,故本病又稱為類風濕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類風濕(RA),是一種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癥性疾病,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該病好發于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呈對稱分布.早期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晚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縮,極易致殘.從病理改變的角度來看,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主要累及關節滑膜(以后可波及到關節軟骨,骨組織,關節韌帶和肌鍵),其次為漿膜,心,肺及眼等結締組織的廣泛性炎癥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全身性表現除關節病變外,還有發熱,疲乏無力,心包炎,皮下結節,胸膜炎,動脈炎,周圍神經病變等.廣義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除關節部位的炎癥病變外,還包括全身的廣泛性病變.1.類風濕性關節炎中藥方1-熱邪迫絡 【癥狀】肢體關節疼痛,痛處掀紅灼熱,腫脹疼痛劇烈,遇暖加重,得冷則舒,痛不可觸,筋脈拘急,不能屈伸,日輕夜重,口渴煩悶,舌質紅,苔黃燥,脈數小滑.【治法】清熱通絡 【方藥】石膏30克,知母10克,粳米10克,炙甘草10克,桑枝30克,丹參15克,絡石藤20克,忍冬藤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 【用法】一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溫服.忌食辛辣之品 【按語】熱為陽邪,其性急迫,侵入人體經絡關節之后,與人體氣血相搏,導致氣血郁滯,脈筋拘急,不能通痹.石膏偏清解,知母偏清潤,二藥清涼苦寒,以剎其火焰之勢;粳米氣寒,配知母養陰液;桑枝性平,絡石藤苦寒,忍冬藤甘寒,三藥合用能通絡清熱舒筋,利關節;白花蛇舌草苦寒,清熱解毒;丹參苦,微寒,除煩涼血,補血活血;甘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全方清熱毒通經絡,熱去絡通,氣血調暢,通則不痛. 2.類風濕性關節炎中藥方2-風熱濕浸 【癥狀】關節紅腫疼痛,屈伸不利,局部有灼熱感,伴有發熱,惡風,咽喉疼痛,舌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透表清熱,化濕通絡 【方藥】麻黃5克,連翹15克,赤小豆30克,防風10克,桂枝5克,赤芍10克,忍冬藤30克,生姜3克,生甘草3克,羌活15克 【用法】一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溫服.慎起居 【按語】風熱濕邪侵入,濕熱交阻,留注關節而發病.麻黃祛風,赤小豆利濕,連翹清熱,三藥相配伍,解表清熱利濕;防風,羌活祛風發表,勝濕通痹,再配桂枝舒筋通陽和絡,忍冬藤清熱解毒,清除經絡間之風熱從而止痛.全方祛風清熱以解表,利濕和絡以通痹. 3.類風濕性關節炎中藥方3-脾腎陽虛 【癥狀】痹證日久不愈,骨節疼痛,關節僵硬變形,冷感明顯,肌肉萎縮,面色淡白無華,形寒肢冷,彎腰駝背,腰膝酸軟,尿多便痛,舌淡,脈沉弱. 【治法】溫陽益氣 【方藥】附子6克,公丁香4克,桂枝4克,干姜6克,生姜3片,羌活6克,獨活6克,陳皮6克,蒼術9克,白術9克,紅棗5枚,黨參9克,牛膝9克,蘇葉6克,蘇梗6克 【用法】一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溫服. 【按語】痹證日久不愈,導致脾腎陽虛,表衛不固,易感外邪.附子,生姜溫經散寒;黨參,白術,蒼術,干姜益氣溫中健脾;公丁香入脾胃溫中焦,入腎經溫下焦助腎陽;陳皮理氣健脾;桂枝溫經通陽;牛膝補肝腎強筋骨;蘇葉,蘇梗,羌活,獨活祛風濕,疏通開痹,全方標本兼顧,扶正法邪.
2016-03-04 01:4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對病癥的描述太過簡單,胯部疼痛的原因很多,首先要分清疼痛的方式和具體部位,神經壓迫引起的疼痛是放射性的,如果只是單獨部位疼痛,可能是外傷或肌肉組織拉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全身性表現除關節病變外,還有發熱,疲乏無力,心包炎,皮下結節,胸膜炎,動脈炎,周圍神經病變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在急性期通常是用甲氨蝶呤來治療
2016-03-03 21:5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