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腦背部手部抽動感伴頭暈等如何治療
后腦及背部、手部有抽動感,有時覺得頭暈,胸部有時感悶、慌,易發怒,發怒時腦部、胸部感到特別不舒服,整個人感覺很不精神,服用谷維素及B6服舒了一點,這兩樣藥可不可以長期服用。(做了三次心電圖都正常,但大腦后動脈供血不足,頸椎有輕度增生、不穩定)還有什么好方法醫治,真的非常若惱,求教了!!!還有是易驚,怕冷,有時打噴嚏也會暈倒的感覺,頭脹、重,偶有頭痛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后腦及背部、手部有抽動感,有時頭暈、胸悶心慌、易發怒、易驚、怕冷等,可能與腦供血不足、頸椎問題、神經調節異常、心理因素、內分泌失調等有關。 1.腦供血不足:大腦后動脈供血不足可影響腦部功能,導致頭暈等癥狀。治療常包括改善循環的藥物如銀杏葉提取物片、尼莫地平片、倍他司汀片等。 2.頸椎問題:輕度增生及不穩定可能壓迫神經血管,引發相關癥狀。可通過牽引、按摩、熱敷等物理治療,必要時服用頸復康顆粒。 3.神經調節異常:情緒波動大,易發怒、易驚,可能存在神經調節紊亂。可補充維生素 B 族,如維生素 B1 片,也可用調節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片。 4.心理因素:長期精神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會加重身體不適。需要心理調節,必要時尋求心理醫生幫助。 5.內分泌失調:怕冷等癥狀可能與內分泌失調有關,需檢查甲狀腺功能等,如有異常,針對性治療。 出現這些癥狀需要綜合考慮和治療,同時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5-02-11 05:4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根據你的癥狀考慮是頸椎的問題,建議可以應用頸復康顆粒和伸筋丹膠囊治療,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2016-03-04 00: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1至少具備下面四組癥狀中的三項,方可診斷為神經衰弱興奮癥狀:工作學習、用腦均可引起興奮,回憶及聯想增多,自己控制不住,可對聲光敏感,并且語言增多。情緒癥狀:緊張、易激動、煩惱。神經衰弱的診斷標準衰弱癥狀:精神疲乏、腦力遲鈍、注意力難集中、記憶困難、工作學習不能持.心理癥狀:緊張性疼痛(頭痛、腰背或肢體痛),睡眠障礙(如入睡困難、多夢、易醒、醒后乏力),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如心悸、多汗)。2延至少3個月以上,病情常有波動。休息后減輕,工作學習緊張則加重。3如伴有焦慮情緒往往是短暫的、輕微的,在整個病程中不占主導地位。4、排除其他疾病:應排除疲勞綜合征、應激綜合征、軀體疼痛、藥物中毒、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另外,我建議你采用中醫中藥辨證施治,調理氣血,調整機體的臟腑功能,選用鎮驚安神,滋陰補腎,健脾瀉肝,活血化瘀等方法,同時配合專家為您量身制作的情趣調理的方法,還有就是如果你要在我們這里治療,會根據你的情況給予心理疏導,我需要了解你的詳細病情,如果需要我的幫助可以與我聯系
2016-03-03 19: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根據你提供的情況,考慮有輕度的心理疾病,建議你做以下治療:在心理治療的基礎上配合中藥治療,并合理安排生活。一、心理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對疾病的好轉與康復十分重要。首先要解除不必要的思想負擔,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其次要傾吐內心的苦悶,要正確分析自己的認識和客觀現實之間的差距,要認識到說話做事要有充分的依據,對所有事情都要冷靜分析,切勿感情用事。并注意勞逸結合,適當增加文體活動,學會自我放松,使生活豐富、充實。二、中藥治療精神類疾病單靠藥物,只能緩解癥狀,很難達到痊愈.必須通過辨證施治,對癥選用中藥治療,調理機體的陰陽平衡,充分改善臟腑功能,使其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三、應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其中包括:應養成起居有定時,生活有規律,工作學習有計劃,保持勞逸結合,有張有弛的生活習慣,改變過去的不良習慣。如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學習書畫以陶冶情操,戒煙、酒,參加輕微的體力勞動等等。保持正常的適度緊張,對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是必要的,是有利于早日恢復健康的。長期休息,生活缺乏目標,對健康是不利的。希望你能及時對癥治療,以免影響治療效果。需要幫助的話,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隨時歡迎你的咨詢,祝你早日康復。
2016-03-03 18: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神經衰弱的癥狀不典型,考慮有些焦慮癥的癥狀,您的病史敘述的不是很完整,我很難給您明確診斷,請您詳細的說明您的癥狀,或在當地神經內科就診。
2016-03-03 17:3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