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結腸有哪些癥狀
早產兒,腹脹,有臍疝,三個月前大便一日4-6次,顏色都正常,但是每次大便都是噗的一聲噴出,進第三個月開始出現大便五天才解一次,用開塞露后兩天可以大便,大便正常,化驗也正常,但是從第三天又四天末大便,醫生用手指進行肛診說是有先天性巨結腸可能,請問醫生這是巨結腸癥狀嗎補充問題1:(2010-07-2417:16:02)腹脹時,寶寶扭動著用力掙放屁后腹脹就消失,而且臍疝也有變小,就是用力拉便便拉不出或只擠出一點點就很痛苦的樣子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k先天性巨結腸是小兒常見的先天性腸道畸形。胎便排出延遲,頑固性便秘腹脹,養不良發育遲緩長期腹脹便秘先天性巨結腸的治療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一旦確診,遲早均需進行巨結腸根治術才能解除癥狀。
2016-03-03 19: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臨床表現 1.胎便排出延遲,頑固性便秘腹脹患兒因病變腸管長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痙攣段越長,出現便秘癥狀越早越嚴重。多于生后48小時內無胎便排出或僅排出少量胎便,可于2~3日內出現低位部分甚至完全性腸梗阻癥狀,嘔吐腹脹不排便。痙攣段不太長者,經直腸指檢或溫鹽水灌腸后可排出大量胎糞及氣體而癥狀緩解。痙攣段不太長者,梗阻癥狀多不易緩解,有時需急癥手術治療。腸梗阻癥狀緩解后仍有便秘和腹脹,須經常擴肛灌腸方能排便,嚴重者發展為不灌腸不排便,腹脹逐漸加重。 2.營養不良發育遲緩長期腹脹便秘,可使患兒食欲下降,影響了營養的吸收。糞便淤積使結腸肥厚擴張,腹部可出現寬大腸型,有時可觸及充滿糞便的腸袢及糞石。 3.巨結腸伴發小腸結腸炎是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癥,尤其是新生兒時期。其病因尚不明確,一般認為長期遠前幾天梗阻,近端結腸繼發肥厚擴張,腸壁循環不良是基本原因,在此基礎上一些患兒機體免疫功能異常或過敏性變態反應體質而產生了小腸結腸炎。也有人認為是細菌和病毒感染引起,但大便培養多無致病菌生長。結腸為主要受累部位,粘膜水腫、潰瘍、局限性壞死,炎癥侵犯肌層后可表現漿膜充血水腫增厚腹腔內有滲出,形成滲出性腹膜炎。患兒全身發問突然惡化,腹脹嚴重、嘔吐有時腹瀉,由于腹瀉及擴大腸管內大量腸液積存,產生脫水酸中毒高燒、肪快、血壓下降,若不及時治療,可引起較高的死亡率。
2016-03-03 04:5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先天性巨結腸一般排除胎便后就可以出現便秘,通過刺激肛門可以排除大量稀便。確診需要腹部拍片檢查
2016-03-03 02: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先天性巨結腸? 先天性巨結腸癥(congenital megacolon)又稱腸管無神經節細胞癥(aganglionosis).因Hirschsprun首先對本病做詳盡的描述,故也稱為Hirschsprung病(簡稱HD)。是一種神經峭細胞源性疾病和多基因遺傳病,是新生兒期低位腸梗阻的常見原因之一。其發病率在1/2000~1/5000,男女為4:1。本病有家族性發生傾向,有報道為4%。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