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高血壓伴腦萎縮患者進行保健按摩,可從頭部、頸部、肩部、手部和足部等部位入手,通過按摩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癥狀。具體包括按摩頭部穴位、舒緩頸部肌肉、放松肩部關節、刺激手部經絡和按壓足部反射區等。 1.頭部按摩:用手指輕輕按摩頭部的百會、風池等穴位,每個穴位按摩 1 至 2 分鐘,可改善腦部血液循環。 2.頸部按摩:緩慢轉動頸部,用手揉捏頸部肌肉,緩解頸部緊張,減輕對腦部血管的壓迫。 3.肩部按摩:以揉捏和按壓的方式按摩肩部肌肉,促進肩部的氣血流通。 4.手部按摩:按摩手部的合谷、內關等穴位,刺激手部經絡,有助于調節身體機能。 5.足部按摩:按壓足底的涌泉等穴位,增強身體的代謝和免疫功能。 保健按摩對于高血壓伴腦萎縮患者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不能替代正規治療。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遵醫囑服藥,定期復查。
2025-02-09 20:0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頸椎病是引起腦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中醫所講的頸項強痛,露肩風,頭暈,頭痛,偏頭痛,瘰枕,有時伴有嘔吐,聽力降低,耳鳴,視力模糊,咽部異物感,記憶力減退,失眠,上肢麻木疼痛甚至劇痛等癥.中醫是指經絡不通,氣血不足,風痹,寒痹,濕痹等表現,西醫基本應該考慮頸椎病所引起,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突出,頸椎間盤膨出,頸椎骨質增生,頸肩綜合癥等導致生理曲度變直甚至反向壓迫硬膜囊,神經根刺激頸部肌肉處于高度痙攣狀態,使頸部肌肉壓迫頸動脈引起頸動脈供血不足.正常心臟每次射血量1/4供頭部由于頸部血管受壓引起頭部供血不足可能使1/5或1/6腦供血不足病人出現頸項強痛,頭暈,頭痛,失眠,精神不佳,白天繁困,嘔吐,面頰失去紅潤.隨著年齡的增長,長期供血不足到55歲以后逐漸使腦萎縮,腦萎縮為不可逆性永遠不能復原,隨著年齡增長到了一定程度就是老年性癡呆癥.根據當前情況看可能年齡還要提前,因為扶案工作,操作電腦或中午不正當休息,如趴在寫字臺,頸部躺在長沙發扶手上,晚上睡覺枕頭使用過高或不用,枕的部位不當都是頸椎損傷的主要原因.中醫治療頸項強痛,頭暈,頭痛,嘔吐,失眠,耳鳴等主要本著通經絡,活血,消腫,祛風散寒,止痛的原理利用內服湯藥,針灸,外用中藥,復位的方法通經絡,活血,消腫,祛風散寒,止痛,達到治愈的目的使病情不易復發.中醫治療頸椎病對病情有益無害,而且對治病,防病起到重要作用.中醫治療頸椎間盤突出,頸椎間盤膨出是兩種不同的方法,雖然癥狀相同但頸椎間盤膨出不能復位,按摩.認為椎間盤膨出是椎間盤腫了,壓迫硬膜囊,神經根.椎間盤膨出沒有移位的位置如果刺激大了可更引起水腫,充血使病癥加重.對于癥狀嚴重的可內服中藥,針灸和外用中藥.如果癥狀輕者可針灸,外用中藥主要目的通經絡,活血化淤,消腫,祛風散寒,止痛.頸椎間盤突出的可以根據輕重緩急參照治療頸椎間盤膨出病癥可以復位,牽引.另外對于病情時間久長肢體萎縮的必須結合康復鍛煉使肢體恢復功能.
2016-03-03 16:2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按摩對腦萎縮沒有太大的作用,建議您一,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二,禁食酒類,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鮮類食物如:活魚,蝦,鮮蛋,蔬菜,水果等,不宜食干菜和腌制品. 三,避免做過重的體力勞動和過度緊張的腦力勞動. 四,如癱瘓在床患者應加強護理,注意衛生,定期翻身. 五,患者要有戰勝疾病信心,遵醫囑按療程,按時間堅持用藥. 六,必要時定期檢查了解病情發展趨向.
2016-03-03 12: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腦萎縮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腦組織本身發生器質性病變而產生萎縮的一類神經精神性疾病.腦萎縮包括小兒腦萎縮,成人腦萎縮.以老年人多見.萎縮在臨床最主要的癥狀是癡呆,尤其是老年人易引起老年癡呆癥.腦萎縮屬中醫“癡呆”,“健忘”,“眩暈”,“痿證”,“震顫”等范疇.①加強營養,改善營養狀況,保持膳食平衡和心理健康; ②多讀書,多看報,經常參加集體活動,適度參加鍛煉; ③增進認知活動,努力恢復以前的生活經驗和能力; ④增強病人的定向力,若定向力障礙嚴重時,應避免單獨外出; ⑤促進語言溝通,協助病人增加人際交往,如參加娛樂活動,戶外活動; ⑥妥善保管危險物品,減少室內物品的變動,保障病人安全; ⑦注意清潔衛生,維持病人皮膚的完整性.
2016-03-03 12:1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腦萎縮是一種腦組織細胞相應減少而引起腦神經功能失調的疾病,腦萎縮在臨床最主要的癥狀是癡呆,尤其是老年人易引起老年癡呆癥.腦萎縮是由多種原因引起腦組織體積縮小的一種精神衰退性疾病,多由遺傳,腦外傷,腦梗塞,腦炎,腦缺血,缺氧,腦動脈硬化,煤氣中毒,酒精中毒等引起腦實質破壞和神經細胞的萎縮,變形,消失,其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腦血管長期慢性缺血而造成的.腦萎縮的治療原則是:1.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容易取得較好的療效.?2.促進正常發育,抑制和改善異常運動和姿勢.?3.綜合治療:利用各種有效的手段對患者進行全面,多樣化的綜合治療,除針對運動障礙進行治療外,對合并的語言障礙,智力低下,行為異常,癲癇也要進行治療.?4.家庭訓練和醫生指導相結合.?5.針對病因,辨證辨病,標本同治,調節五臟六腑,營養腦細胞,促進腦組織發育.推拿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對肢體或穴位和按摩,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從而使腦萎縮的肢體功能和其他功能的障礙得以恢復.對于腦萎縮的患者來說,如果沒有肢體功能障礙,推拿部位則以頭面部為主.頭面部采用的推拿施治手法主要有:開天門,推坎宮,分推額陰陽,揉運太陽,雙揪鈴鐺,分推面頰,掐人中,點揉神庭,百會,前頂,后頂,腦空,腦戶,風池等穴,五指拿頭頂,三指拿頸項,掃散法,干洗頭等.若患者伴有肢體功能障礙,則同時要求做肢體推拿,上肢的推拿手法主要有拿上肢,滾上肢內外側面,點揉曲池,手三里,內關,外關等穴,搖上肢肩,肘,腕,指關節,捻指,拔伸手指,搓上肢,抖上肢等;下肢的推拿手法主要有滾下肢內外側面,拿下肢,點揉血海,足三里,陽陵泉,三陰交,太沖等穴,拔伸下肢,搖下肢髖,膝,踝關節,抖下肢等.腰背部可選用滾法,擦法,拍法,點揉背俞穴,華佗夾脊穴等手法.另外,對于小兒患者還可采用捏脊,推上三關,退下六腑,根據癥候的虛實,選用脾經,腎經,心經,肝經,肺經的補瀉手法進行對證施治.推拿手法每天治療1次,每次30分鐘,每周治療6次,休息1天,由推拿醫師直接給患者操作.注意有骨質關節結核,骨髓炎癥,按摩部位局部皮膚破損,妊娠期,出血性疾病,急性傳染病及膿毒血癥等推拿禁忌癥者禁用推拿手法.
2016-03-03 11:5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