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病因、治療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治療!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是什么樣的一種病?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樣治療?求具體科普一下,用藥禁忌是什么呢,還有注意事項?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等疾病的嚴重并發癥,發病與多種因素相關,如腸道細菌易位、機體免疫功能低下、腹水蛋白含量降低、腸道黏膜屏障受損、細菌感染等。治療方法多樣,包括抗生素治療、支持治療等,同時也有一些用藥禁忌和注意事項。 1.病因: 腸道細菌易位:肝硬化時腸道運動減弱,細菌過度繁殖并易位至腹腔。 免疫功能低下:肝硬化患者免疫細胞功能減弱,難以抵抗細菌感染。 腹水蛋白降低:蛋白含量低,抗菌能力下降。 腸道黏膜屏障受損:腸道黏膜通透性增加,細菌易進入腹腔。 細菌感染:如大腸桿菌等常見致病菌侵入腹腔引發炎癥。 2.治療: 抗生素治療:常用頭孢噻肟、頭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 支持治療:補充白蛋白、糾正電解質紊亂。 腹腔穿刺引流:減輕腹水壓力。 3.用藥禁忌:對所用抗生素過敏者禁用;肝腎功能嚴重損害時需謹慎用藥。 4.注意事項: 臥床休息,減少體力消耗。 密切觀察病情,如體溫、腹痛等。 飲食清淡,避免油膩、辛辣食物。 嚴格按照醫囑用藥,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 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病情較重,患者需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和護理,以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2025-02-07 18:4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系腸道細菌種植至腹腔所致的機會性感染,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目前普遍認為與腸壁淤血水腫,粘膜屏障作用削弱,腸腔內細菌增殖紊亂和細菌易位,以及單核一巨噬細胞系統作用削弱等導致機體抗感染免疫防御功能下降關系密切。
2016-03-03 11:5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