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 40 天小孩胎傳梅毒,情況如何及咋治
患者性別:檢查出得了梅毒,現在小孩剛出生40天,檢查出小孩胎傳得了梅毒.到醫院檢查肝膽脾都沒有問題,這種情況小孩情況嚴重不,有沒有什么很大的影響,要怎么治療,要治療好久才治得好,治好了要不要根蹤治療,須不須要每年都去檢查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剛出生 40 天的小孩胎傳梅毒,情況是否嚴重取決于多種因素,如感染程度、癥狀表現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等,治愈時間因人而異,且需要跟蹤治療和定期檢查。 1. 疾病介紹: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性傳播疾病。胎傳梅毒是孕婦通過胎盤將梅毒螺旋體傳給胎兒。 2. 嚴重程度:取決于感染時間、母體病情等。若早期發現且癥狀較輕,積極治療預后較好;若病情較重,可能影響孩子多個系統發育。 3. 治療方法:常用藥物有青霉素、頭孢曲松鈉、紅霉素等。治療方案需根據具體情況制定。 4. 治愈時間:通常需要數周至數月,具體取決于病情和治療效果。 5. 跟蹤治療:治愈后仍需跟蹤治療,定期復查梅毒血清學指標,以確保病情不復發。 6. 定期檢查:建議每年進行檢查,監測孩子的健康狀況。 總之,對于胎傳梅毒的小孩,要盡早在正規醫院接受規范治療,并嚴格遵循醫囑進行跟蹤和復查,以保障孩子的健康。
2025-02-09 19: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先天梅毒就是人們常說的胎傳梅毒(即母體梅毒),其癥狀反應與后天梅毒相近.兒年齡在2歲以下,屬于早期先天梅毒,有傳染性.超過2歲的屬于晚期先天梅毒.胎傳梅毒在母親妊娠期間影響胎兒營養生長發育,故分筋的梅毒嬰兒,發育營養差,體重輕,消瘦,皮下脂肪少,皮膚松弛起皺,貌似小老頭.患兒易受刺激,多哭,少睡,聲音嘮啞.由于梅毒鼻炎,鼻黏膜紅腫,分泌物多,堵塞以致呼吸受阻,吸奶困難,導致饑餓,營養不良.的皮膚癥狀為大片紅斑,伴有脫屑,重者有大皰.糜爛,多發生在臀部,口腔及掌拓部位,紅銅或青紅色后變暗紅色.這些皮疹在出生時已發生或分娩幾個月后才發生.在口周,肛周皮膚浸潤肥厚,皸裂,愈后留下放射狀疤痕.先天梅毒兒在2--3歲時可發生復發性梅毒疹,常為膿皰.在肛門.陰埠,外陰.腋窩,臀等部位出現濕丘疹及扁平濕疣,此種損害含大量梅毒螺旋體,傳染性很大.指甲與毛發亦累及,常有一或數個指甲發生亞急性炎癥,混濁不透明,可萎縮脫落,并發生甲周炎,甲床炎,甚至甲下膿腫.毛發在出生時濃密,以后變稀,最后脫落.頭發,眉毛均可累及.骨損害則常見為軟骨炎及骨膜炎,由于毒肉芽腫破壞到骨骺而引起疼痛及肌肉痙攣而不敢動,稱為假性癱瘓.此外,肝.脾及全身淋巴結均腫大.1:早期先天梅毒患兒一般到出生后三周時才發生臨床癥狀.嬰兒消瘦,形似小老頭.梅毒性鼻炎為最常見的早期癥狀,因流涕,鼻塞以致呼吸與哺乳困難.鼻炎對癥治療無效.鼻分泌物既可呈膿性,也可呈血性,可有很多梅毒螺旋體,抗梅治療后很快好轉,12小時后不再有傳染性.喉炎造成聲音嘶啞,表現為失音性啼哭.口腔內有粘膜斑.貧血,肺炎,淋巴結,肝,脾和睪丸腫大.皮膚癥狀可以在出生時出現,或在出生后數月時發生,可以有各種損害.梅毒性先天皰疹(后天梅毒無此型表現)具有特征性,常為疾病嚴重的表現,但少見,可見甲周炎與甲床炎,指甲失去光澤,脆弱易脫.毛發彌漫或成片脫落,骨骼可見骨骼炎與骨膜炎.2.晚期先天梅毒臨床表現大致與后天三期梅毒的表現相同.多發生于2歲之后,3歲以后發生者少,主要表現有:實質性角膜炎,一側或雙側眼角膜周圍發炎,以后漫彌混濁,視力減退,常引起失明.上顎門齒發育不良,呈“螺絲刀”樣,稱郝秦森(Hutchinson)氏齒,到青春期由于第8腦神經障礙,引起神經性耳聾.亦常常并發前庭器官障礙.若在鼻中膈和上顎骨髓發生樹膠腫,穿孔,愈合后形成馬鞍鼻,成為永久性標記.治療早期先天梅毒:普魯卡因青霉素G,每日每千克體重5萬單位,肌注,連續10日為一療程.對青霉素過敏者,可用紅霉素,每日每千克體重12.5mg,分4次口服,共30日.晚期先天梅毒:普魯卡因青霉素G,每日80萬單位,肌注,連續15日為一療程,也可考慮給第二療程,療程間休息2周;或芐星青霉素C240萬單位,每周1次,注,共3次{芐星青霉素G,5萬單位/公斤體重,一次肌注.有神經梅毒損害者不用(效差)}對青霉素過敏者,可用虹霉素或四環素500mg,每日4次,連服30日.較大兒童青霉素的用量,不應超過成人同期治療量,青霉素過敏者改用紅霉素,8歲以下兒童禁用四環素.
2016-03-02 09: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若不進行正規治療,兩歲以后,癥狀就很明顯了,表現為楔狀齒,鞍鼻,間質性角膜炎,骨膜炎,神經性耳聾等,其病死率,致殘率均明顯增高
2016-03-01 16: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