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側肢體漸進性無力多年,如何有效治療?
病情描述(主要癥狀、發病時間):從1999年開始發病,出現右側肢體自指尖發軟、無力,逐漸發展到腕部(手腕、腳腕),進而向上發展膝、骻、腰、背至肩,有時軟弱無力,有時困、乏、酸、沉,呈漸進型。而且一天內有多次變化,夜里入睡困難,頭亂。現走路前傾、腰膝酸軟、提不起步、走不動路,排大便困難。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頭三年,醫生診斷為腦腔梗,按腦梗塞用藥。(中藥、西藥、針灸、洗血)治療均無效果,而且逐漸加重。2003年下半年診斷為帕金森,用美多芭、安坦、金剛脘胺治療,逐漸好轉,雖然仍變化多端時輕時重,但總體感覺較好。到2007年又開始走下坡路,呈逐漸下降加重趨勢。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求助最好的有效治療方法,可否通過手術進行治療?如進行手術治療大概費用為多少?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右側肢體無力多年,病情復雜且逐漸加重,涉及多種可能病因,如神經系統病變、血管問題、代謝異常、免疫因素、心理因素等。 1.神經系統病變:可能是帕金森病進展,也可能存在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是由于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死亡,導致多巴胺分泌減少。治療藥物有左旋多巴、普拉克索、羅匹尼羅等。 2.血管問題:腦腔梗等腦血管疾病可影響肢體功能。需改善血液循環,如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類藥物。 3.代謝異常:如糖尿病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要控制血糖,可選用二甲雙胍、胰島素等。 4.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神經系統,可能需使用免疫調節劑。 5.心理因素:長期患病可能導致焦慮、抑郁,影響癥狀感知,必要時進行心理干預。 總之,對于這種復雜且長期的病情,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可能因素,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評估,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同時,患者要保持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和康復訓練。
2025-02-10 01:5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手術治療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很大,不到必要的時候不建議采取手術治療。患者可以考慮修復神經組織,修復神經組織是在血液內提取相應神經組織,經體外分離、純化后經靜點或介入等方式輸入到患者體內,分化為神經元,替代受損的神經功能,并促進受損神經組織的再生、修復,從而達到功能重建的目的。
2016-03-02 06: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