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月經期間右腹部下邊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痛經、闌尾炎、右側附件炎、右側輸尿管結石、子宮內膜異位癥等。 1.痛經:月經期間前列腺素合成與釋放異常,導致子宮平滑肌過強收縮,血管痙攣,造成子宮缺血、缺氧狀態而出現疼痛。癥狀多為下腹痙攣性疼痛。治療可使用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萘普生等藥物緩解。 2.闌尾炎:闌尾管腔堵塞或細菌感染引發炎癥。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伴有發熱、惡心等。通常需抗生素治療,如頭孢呋辛酯、甲硝唑等,嚴重時需手術。 3.右側附件炎:多因病原體感染。常有下腹疼痛、陰道分泌物增多。治療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 4.右側輸尿管結石:結石在輸尿管內移動刺激管壁。疼痛劇烈,可伴血尿。較小結石可多喝水自行排出,大結石可能需體外沖擊波碎石或手術。 5.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體以外的部位。疼痛呈進行性加重。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如達那唑、孕三烯酮等,或手術治療。 月經期間右腹部下邊痛的原因多樣,如果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以便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
2025-02-06 11:2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婦女最常見的是原發性痛經,它在初潮后即開始,多為功能性,以未婚未育年輕女性多見,緣由很多,如精神因素,劇烈活動,不注意冷暖以及內分泌紊亂等,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子宮內膜產生的前列腺素F2a過多所致。繼發性痛經則在行經一段時間后方出現,多為器質性,常見原因有子宮內膜異位,盆腔炎,或戴節育環引起的。
2016-03-01 16:2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