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便秘帶血,近期飲酒后加重,是何病?
歲4年前,有一次便秘時帶有少量血,且感覺肛門口內處有疼痛感,三天后便秘及帶血癥狀消失。從此,每過一到二月都有此情況。二年前,每次有便秘情況時帶血量比以前多一些,鮮紅色,無疼痛感了。也是間隔二月左右的時間。今年,上半年有一次,這次三天前跟朋友喝酒連續幾天中午,晚上都有少許過量,且晚上沒怎么休息,大便出現帶血癥狀,大便不干燥且顏色正常,無痛感,帶血成少量滴狀。已有二天了,請問醫生我是什么病?該怎樣檢查及治療?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長期便秘帶血,飲酒后癥狀加重,可能是痔瘡、肛裂、直腸息肉、腸道炎癥、腸道腫瘤等原因所致。 1.痔瘡:是最常見的原因。由于直腸下段黏膜和肛管皮膚下的靜脈叢淤血、擴張和屈曲形成。長期便秘、飲酒等可使痔核充血、破裂而出血。 2.肛裂:肛管皮膚破裂形成的小潰瘍。排便時過度用力,損傷肛管皮膚,引起疼痛和出血。 3.直腸息肉:直腸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變。息肉較大或表面破潰時,可出現便血。 4.腸道炎癥: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炎癥刺激腸道黏膜,導致黏膜損傷出血。 5.腸道腫瘤:腸道內的惡性腫瘤生長,侵犯血管時會引起出血。 出現長期便秘帶血的情況,應及時到正規醫院肛腸科就診,進行肛門指診、腸鏡等檢查,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要注意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避免便秘和飲酒等不良刺激。
2025-02-07 15:2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肛腸病種類繁多,主要包括:痔瘡、便血、腹瀉、便秘、肛瘺、肛裂等疾病。肛腸疾病常見癥狀有:肛門和腹部疼痛,便血,便秘,肛門部有物脫出,肛門部流粘液或血水,肛門部腫塊突起,肛門直腸異物感,腹瀉,粘液血便,排便困難,大便外形改變,惡寒發熱,腹滿,惡心嘔吐,腹部包塊,貧血等。
2016-03-01 06: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引起便血的原因很多,痔瘡、肛裂、消化道疾病、直腸疾病都有可能,根據你的描述,是便秘引起的肛裂出血的可能性很大,不過還是建議到正規的肛腸醫院檢查一下吧,畢竟只有確診了才能有效治療。
2016-03-01 01:5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您好,很多人在上廁所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大便出血,顯得非常害怕和慌亂,其實從醫學的角度上來看,大便出血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疾病預防和發現疾病方法。大便出血一般情況有兩種情況,大便出血有可能是來源于排便時肛管直腸本身的即時出血,也有可能是由于其他部位的陳舊性出血經肛門排出。下面有幾種大便出血的原因:①肛裂:便時疼痛劇烈,便后鮮血滴瀝。 ②肛乳頭炎及其肥大:在齒線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見出血。 ③各種腸炎:因炎癥作用,破壞了腸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現便中混雜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類腸炎所特有的癥狀。 ④直腸腺瘤或絨毛乳頭狀瘤:該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時,糞便上帶有血絲,偶爾也有大量出血。 ⑤直腸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誤診、漏診。手診時,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狀不一、表面粗糙不平、邊緣不齊的堅硬病灶,需作病理組織活檢,才能確診。如果出現了大便出血的癥狀,最好是去醫院檢查一下,不要盲目去買一些藥膏來搽,這樣只會導致病情加重,所以一定正確對待自己的病情。如您還有任何的疑問,可以點擊咨詢,謝謝。
2016-02-29 21:4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此種情況通常是為痔瘡引起的痔瘡是指直腸末端粘膜下合肛管皮膚下靜脈叢淤血擴張屈曲所形成的柔軟性靜脈團痔瘡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便血脫出疼痛腫脹異物感粘液外溢瘙癢便秘等內痔的早期表現為便時拖出便后能自行還納痔瘡初期一般是無癥狀期只需要主要攝入纖維素食物如有痣核拖出可以用中藥補中益氣湯來調理
2016-02-29 16:0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干燥綜合征? 干燥綜合征又稱干燥綜合征(sicca syndrome),是一種以外分泌腺高度淋巴細胞浸潤為特征的自身免疾病。由于其免疫性炎癥反應主要表現在外分泌腺體的上皮細胞,故又稱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體上皮細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臨床癥狀除有唾液腺和淚腺受損、功能下降而出現口干、服于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體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現多系統損害的表現。其血清中存在多種自身抗體和高免疫球蛋白。在我國人群的患病率用不同的診斷標準為0.29%~0.7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為3%一4%。本病女性多見,男女比為1:9~1:20°發病年齡多在40~50歲,也見于兒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