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傷寒敗血癥伴缺鐵性貧血治療中仍低熱拉稀原因?
反復發燒近十天,7月9日到福建省漳州市市醫院就診,7月13日第一次血常規確診鼠傷寒敗血癥和缺鐵性貧血,在醫院輸液抗生素至今,還會出現每天拉稀3-5次,下午四點左右開始出現低熱(37°-38.5°),第二次血常規淋巴細胞比例升到84.6,嗜中性粒細胞百分51,這是什么原因?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鼠傷寒敗血癥伴缺鐵性貧血患者在治療中仍出現低熱、拉稀,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感染未完全控制、腸道菌群失調、藥物副作用、貧血未改善、合并其他感染。 1.感染未完全控制:鼠傷寒沙門菌可能對當前使用的抗生素不敏感,導致病菌未被徹底清除,仍有炎癥反應,引起低熱和腹瀉。 2.腸道菌群失調:長時間使用抗生素可能破壞腸道正常菌群平衡,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出現拉稀。 3.藥物副作用:部分抗生素可能引起胃腸道不良反應,如腹瀉,也可能影響體溫調節中樞,導致低熱。 4.貧血未改善:缺鐵性貧血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影響疾病恢復,可能導致發熱和腸道功能不佳。 5.合并其他感染:在治療過程中,可能合并其他病原體感染,如病毒、真菌等,引起持續的低熱和腹瀉。 總之,對于這種情況,需要綜合分析,進一步完善檢查,如病原學檢查、藥敏試驗等,調整治療方案,加強支持治療,以促進患者康復。
2025-02-07 12:1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你可以根據所培養出的鼠傷寒沙門氏菌株藥敏測定結果,選用敏感的抗菌藥物,或選用患者病后從未使用過的抗菌藥物.慶大霉素,氨芐青霉素,羧芐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磺胺甲基異惡唑對本病均有一定療效建議你可根據病情選擇2~3種聯合治療.第三代頭孢菌素對鼠傷寒沙門氏菌有強大殺滅作用,且抗菌活性10倍于第一,二代頭孢菌素,是氨芐青霉素的400倍.其藥物有:頭孢噻甲羧肟(復達欣),頭孢三嗪(菌必治),頭孢氧哌唑(先鋒必),頭孢氨噻肟等
2016-03-01 04: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