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臉上出現紅點 4 天,在吃辣后發生,可能是過敏、痤瘡、濕疹、毛細血管擴張、感染等原因所致。 1. 過敏:吃辣可能引起皮膚過敏反應,導致紅點出現。此時應避免接觸過敏原,可使用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緩解癥狀。 2. 痤瘡:辛辣食物可能刺激皮脂腺分泌,引發痤瘡。保持面部清潔,外用維 A 酸乳膏、過氧化苯甲酰凝膠等有助于改善。 3. 濕疹:飲食刺激可能誘發濕疹。需注意皮膚保濕,可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4. 毛細血管擴張:吃辣后血管擴張,可能表現為臉上紅點。一般無需特殊處理,避免刺激因素可逐漸恢復。 5. 感染:皮膚感染也會出現紅點。如細菌感染可用莫匹羅星軟膏,真菌感染可用酮康唑乳膏。 臉上出現紅點后,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刺激,保持皮膚清潔。如紅點持續不消退或伴有其他不適,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
2025-02-06 20:4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如果是吃辣的過敏的話要避免再次接觸可以口服抗過敏藥物如撲爾敏或者氯雷他定片,短時外用激素軟膏如地塞米松軟膏,效果不好的話可以去醫院肌注地塞米松針或者葡萄糖酸鈣針,這段時間不用洗面奶化妝品溫水洗臉即可!
2016-02-29 08: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風疹屬中醫“隱疹”“風疹”“風痧”范疇.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傳染病.感染后一般有7—14天的潛伏期,然后出現前驅癥狀.前驅癥狀出現1-4天后出現皮疹.風疹在前驅期有很強的傳染性,皮疹出現后傳染性就消失了.可以伴有輕微的咳嗽,鼻塞流涕,咽紅痛.在發熱的當天或第二天,病人全身可見細小,淡紅色的皮疹,一般2-3天就可以自然消退,也不留痕跡.此外,病人耳后,枕部淋巴結還有明顯的腫大,壓痛. 風疹對患者影響并不大,但是對孕婦的影響比較大,尤其是剛剛懷孕三個月以內的人不能患風疹,因為風疹病毒往往會影響胎兒,造成流產,死胎,或引起兔唇,上顎裂等先天性畸形,或引起先天性心臟病,白內障,智能低下等.因此,孕婦盡可能不要接觸風疹患者. 中醫認為,風疹屬于“風熱邪氣從口鼻而入,與氣血相搏,邪毒外泄,發于皮膚”,應疏風,清熱,解毒,服用板藍根,銀翹解毒丸,菊花茶等可達到治療效果,同時注意給病人多飲水,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通風,還要注意保暖,避風寒.同時禁食魚蝦辛辣等食品. 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平時多加鍛煉,保持心情舒暢很重要.同時還要根據季節的不同,合理調整飲食.特別是易感人群,在春季應多吃一些苦瓜,蒲公英,苦苣等清熱毒之品,可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中醫學認為本病是由于外感風熱時邪,由口鼻而人,郁于肺衛,蘊于肌腠,與氣直相搏,發于皮膚所致. (一)普通康復療法 加強護理,室內空氣保持新鮮,加強營養,隔離至出疹后5天. (二)中醫分型與中藥治法 1,邪郁在表 發熱惡風,噴嚏,流涕,伴有微咳,精神倦怠,胃納欠佳,疹色淺紅,先起于頭面,軀干,髓后遍及四肢分布均勻,稀疏細小,2—3天消退,有癢感,耳后及枕部痰核腫大,苔薄白,舌質偏紅. [治法]疏風清熱 [方藥]銀翹散加減:金銀花12克,連翹45克,竹葉45克,牛蒡子12克,桔梗12克,荊芥12克,薄荷45克,豆豉12克,辛夷花12克,白前13克,甘草4克. 2,邪毒內盛 高熱,口渴,心煩不寧,疹色鮮紅或紫暗,疹點較密,便黃少,舌質紅,苔黃糙.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 [方藥]透疹涼解湯加減:桑葉45克,菊花45克,薄荷45克,牛蒡子12克,蟬衣7克,連翹12克,黃連7克,紫花地丁12克,赤芍12克,紅花7克,甘草4克.口渴甚者加天花粉,鮮蘆根,大便干結加全瓜萎,郁李仁等. (三)中成藥洽療: (1)犀角化毒丸,每次1丸,每日2次,用于邪毒內盛. (2)板藍根沖劑,每次1包,每日3次,用于邪郁在表. (3)銀翹解毒片,每次1片,每日3次. 預防與護理: 1,發現風疹病人,應立即隔離,隔離至出疹后5天. 2,風疹流行期間,不帶易感兒童去公共場所,避免與風疹患者接觸.保護孕婦,尤其妊娠初期2-3個月內,避免接觸風疹患者. 3,患者應臥床休息,避免直接吹風,防止受涼后復感新邪,加重病情.發熱期間,多飲水.飲食宜清淡和容易消化,不吃煎炸與油膩之物. 4,防止搔破皮膚,引起感染.
2016-02-29 03: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由風疹病毒(RNA病毒)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侵入人體,在呼吸道粘膜增殖后進入血液循環引起原發性病毒血癥,可通過白細胞到網狀內皮系統.受染的網狀內皮細胞壞死,病毒釋放再次入血,引起繼發性病毒血癥,出現發熱,呼吸道癥狀及淋巴結腫大. 1.邪郁在表 發熱惡風,噴嚏,流涕,伴有微咳,精神倦怠,胃納欠佳,疹色淺紅,先起于頭面,軀干,隨后遍及四肢分布均勻,稀疏細小,2—3天消退,有癢感,耳后及枕部痰核腫大,苔薄白,舌質偏紅. [治法]疏風清熱 [方藥]銀翹散加減:金銀花12克,連翹45克,竹葉45克,牛蒡子12克,桔梗12克,荊芥12克,薄荷45克,豆豉12克,辛夷花12克,白前13克,甘草4克. 2.邪毒內盛 高熱,口渴,心煩不寧,疹色鮮紅或紫暗,疹點較密,便黃少,舌質紅,苔黃糙.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 [方藥]透疹涼解湯加減:桑葉45克,菊花45克,薄荷45克,牛蒡子12克,蟬衣7克,連翹12克,黃連7克,紫花地丁12克,赤芍12克,紅花7克,甘草4克.口渴甚者加天花粉,鮮蘆根,大便干結加全瓜蔞,郁李仁等. 三)現代西醫西藥治療方法 主要是支持療法,對癥治療.可酌情給予退熱劑,止咳劑及鎮痛劑.喉痛用復方硼砂液漱口,皮膚瘙癢可用爐甘石洗劑或生油涂拭,結膜炎用o.25%氧霉素滴眼液或10%醋酸磺胺液滴眼數日. (四)單味藥與經驗方治法 (1)芫荽(香菜)35克或西河柳1把,煎水服. (2)浮萍,苦參各7克,麻黃,蟬蛻,甘草各3克,白蒺藜,地膚子,生苡仁各45克,僵蠶6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治小兒風疹. (3)花生油50克,煮沸后稍冷加入薄荷葉30克,完全冷卻后過濾去渣,外涂皮膚癢處,有止癢作用. (五)中成藥治療: (1)犀角化毒丸:每次1丸,每日2次,用于邪毒內盛. (2)板藍根沖劑,每次1包,每日3次:用于邪郁在表. (3)維C銀翹片:每次2片,每日3次. (4)了歌王片:每次3片,每日3次.
2016-02-29 00:1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風疹(rubella,Germanmeasles)又稱“風痧”,痧子等.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由于風疹的疹子來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陣風似的,“風疹”也因此得名.風疹由風疹病毒引起,病毒存在于出疹前5~7天病兒唾液及血液中,但出疹2天后就不易找到.風疹病毒在體外生活力很弱,但傳染性與麻疹一樣強.一般通過咳嗽,談話或噴嚏等傳播.本病多見于1~5歲兒童,6個月以內嬰兒因有來自母體的抗體獲得抵抗力,很少發病.一次得病,可終身免疫,很少再次患病. 風疹從接觸感染到癥狀出現,要經過14~21天.病初1~2天癥狀很輕,可有低熱或中度發熱,輕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發紅等輕度上呼吸道癥狀.病人口腔粘膜光滑,無充血及粘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結腫大,伴輕度壓痛.通常于發熱1~2天后出現皮疹,皮疹先從面頸部開始,在24小時蔓延到全身.皮疹初為稀疏的紅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類似麻疹.出疹第二天開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變成針尖樣紅點,如猩紅熱樣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內迅速消退,留下較淺色素沉著.在出疹期體溫不再上升,病兒常無疾病感覺,飲食嬉戲如常.風疹與麻疹不同,風疹全身癥狀輕,無麻疹粘膜斑,伴有耳后,頸部淋巴結腫大. (一)普通康復療法 加強護理,室內空氣保持新鮮,加強營養.隔離至出疹后5天.患者 二)中醫分型與中藥治法 1.邪郁在表 發熱惡風,噴嚏,流涕,伴有微咳,精神倦怠,胃納欠佳,疹色淺紅,先起于頭面,軀干,隨后遍及四肢分布均勻,稀疏細小,2—3天消退,有癢感,耳后及枕部痰核腫大,苔薄白,舌質偏紅. [治法]疏風清熱 [方藥]銀翹散加減:金銀花12克,連翹45克,竹葉45克,牛蒡子12克,桔梗12克,荊芥12克,薄荷45克,豆豉12克,辛夷花12克,白前13克,甘草4克. 2.邪毒內盛 高熱,口渴,心煩不寧,疹色鮮紅或紫暗,疹點較密,便黃少,舌質紅,苔黃糙.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 [方藥]透疹涼解湯加減:桑葉45克,菊花45克,薄荷45克,牛蒡子12克,蟬衣7克,連翹12克,黃連7克,紫花地丁12克,赤芍12克,紅花7克,甘草4克.口渴甚者加天花粉,鮮蘆根,大便干結加全瓜蔞,郁李仁等. 三)現代西醫西藥治療方法 主要是支持療法,對癥治療.可酌情給予退熱劑,止咳劑及鎮痛劑.喉痛用復方硼砂液漱口,皮膚瘙癢可用爐甘石洗劑或生油涂拭,結膜炎用o.25%氧霉素滴眼液或10%醋酸磺胺液滴眼數日.
2016-02-28 19: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