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皮膚病反復,用多種藥無效怎么辦
患者性別:患者年齡:問題描述:本人腳底出現皮膚病,開始時皮膚下面有小小的水泡,用針把水泡弄穿后會流出水來,再后來皮膚就會脫掉,總是出現白色的干硬皮,那層皮弄掉后又會出現在層,好像下面還有密密麻麻的小水泡,只是沒當初那么明顯,現已用過達克林,珊瑚癬凈兩種藥物,無效,今天上網來求各位醫生給我看一下,出個主意用什么藥物治療一下,偶爾還有點癢,不過機率很少.附圖片:http://hi.baidu.com/xuanlo/album/item/378c89fbfb6752356c22ebc5.htmlhttp://hi.baidu.com/xuanlo/album/item/378c89fbfb6752356c22ebc5.html#IMG=aba57134d81ea394d1a2d3c5本人在些萬分感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腳底出現皮膚病,表現為水泡、脫皮、瘙癢,使用達克林、珊瑚癬凈無效。可能是真菌感染、濕疹、汗皰疹、接觸性皮炎、掌跖膿皰病等。 1.真菌感染:由皮膚癬菌等感染引起。可外用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聯苯芐唑乳膏等。 2.濕疹:多種內外因素導致。可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鹵米松乳膏,必要時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 3.汗皰疹:病因不明,可能與過敏、精神因素等有關。外用爐甘石洗劑,嚴重時口服潑尼松。 4.接觸性皮炎:接觸過敏原所致。需避免接觸過敏原,外用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乳膏。 5.掌跖膿皰病:病因尚不明確。可外用卡泊三醇軟膏,口服阿維 A 膠囊。 出現腳底皮膚病應注意保持局部清潔干燥,避免搔抓。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明確診斷后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2-05 18:5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蔡明瑞 醫師
北京小湯山醫院
一級
皮膚科
-
您好: 水皰型腳癬治療方法同體癬,可外搽復方苯甲酸酊、十一烯酸軟膏,或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或應用1%特比萘芬霜劑、咪康唑霜劑,外用涂擦,每日1~2次,連續2~4周;對間擦型腳癬應盡量保持干燥,注意保護創面,避免水洗或使用肥皂,不要搔抓,可先用0.1%乳酸依沙吖啶(利凡諾)液或3%硼酸液浸泡后涂1%龍膽紫液,或用含有5%水楊酸或5%~10%硫黃粉劑,無明顯糜爛時,可應用足癬粉、足光粉、枯礬粉,或局部涂擦復方水楊酸酊或復方土槿皮酊,每日3~4次,連續15日,在滲出不明顯時,可用10%水楊酸軟膏按常規包扎,每2日換藥1次,連續3~4次;對鱗屑型和角化型,可用復方苯甲酸軟膏、3%克霉唑軟膏、2%咪康唑霜劑、10%水楊酸軟膏或1%特比萘芬霜劑,外用涂擦,1日1~2次,連續2~4周,或應用包扎治療,每2日換藥1次,連續3~4次。對有化膿性感染的腳癬者,先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再治療腳癬。
2016-02-28 00: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您好,一般的類別如下,請進行參考:(1)丘疹鱗屑型 腳底皮膚不斷有細小鱗屑脫落。皮損活躍時可見到紅斑、丘疹,界線清楚,此時可伴有瘙癢。 (2)水皰型 表現為發生于腳底面的群集的小水皰,瘙癢明顯。水皰位置較深,不易破裂,數天后干涸而出現脫皮。皮損向四周逐漸擴大,水皰成批或反復發生。 (3)趾間糜爛型 主要發生于趾間,尤其是第四趾與小趾之間,局部皮膚浸漬發白,潮濕多汗,瘙癢明顯。浸軟的白皮易脫落而暴露基底紅色糜爛面,嚴重者發生裂隙而伴有疼痛。此型常因細菌感染化膿而有惡臭,中醫稱之為“臭田螺”。 (4)角化過度型 或稱肥厚型,主要表現為腳底面皮膚增厚,粗糙無汗,每于寒冷季節發生皸裂,長時間不能愈合。此型多位于腳后跟、腳掌及側緣。 (5)體癬型 實際上是發生于足背上的體癬。腳癬主要發生于腳底面及側緣,若發展蔓延至足背,皮損多表現出弧狀或環狀的邊緣,與體癬形態相似。但常與腳底或側緣的皮損相連,也可完全融合為一環狀,故又與真正的體癬不同。
2016-02-27 19:2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我的癬是在足背上的。腳趾間和腳底都沒有,那這到底是不是腳癬呢?還是別的什么皮膚病?
2016-02-27 15:3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請不要重復發帖!已經回復!!
2016-02-27 12: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