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連續打針可能會引起局部組織損傷、感染、藥物不良反應、耐藥性以及影響自身免疫功能等。 1.局部組織損傷:頻繁打針可能導致注射部位出現紅腫、疼痛、硬結等。比如長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島素,就容易引發脂肪增生或萎縮。 2.感染風險增加:針頭反復穿刺皮膚,若消毒不嚴格,易引發局部甚至全身性感染,如蜂窩織炎、敗血癥等。 3.藥物不良反應:連續使用某些藥物,如抗生素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可能導致胃腸道不適、過敏反應等。 4.耐藥性產生:長期使用抗生素等藥物,病原體可能產生耐藥性,使后續治療效果不佳。 5.影響自身免疫:過度依賴打針治療,可能會干擾自身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降低身體的抵抗力。 總之,是否需要連續打針應根據病情由醫生綜合判斷,患者不可自行決定,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2025-02-07 00:2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患者性別女牛臨床表現為患有口蹄疫表現明顯金阿姨根據你的描述建議立即通知當地畜牧部門防止疫情擴散
2016-02-27 13: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